[三国]焚香祭酒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244(2/2)

自王允掌权以来一直在观望的各势力顿时哗然。

袁绍立时写了一封檄文,将李傕喷得灰头土脸、青筋直冒,几欲跳脚。

小皇帝见到这封檄文,明面上安抚李傕,实则期待袁绍的后续行动。

哪知,他等着等着……袁绍该干嘛干嘛,完全不见出兵的意思。

其他势力也零零碎碎地寄信前来声讨,正义慨然,然后……也没有然后了。

唯一有意愿组织兵力来救驾的孙坚与曹操,一个被袁术丢去荆州,死在乱箭之下;另一个自顾不暇,还在艰难地“筹备创业”中。

崔颂没想到,有他和郭嘉这两只蝴蝶扇动翅膀,将李傕、郭汜等人早早调离长安,王允竟还是未能躲过死局。

历史上的王允死于公元192年,而这个世界的王允死于193年,仅比历史上多活了半载。由此可见,郭嘉曾经赋予王允的忠告他并未当回事,崔颂向他提供的几个建议亦没有被他放在心上。

只苦了小皇帝,好不容易脱离董卓的魔爪,又落入西凉军手中。他今年不过13岁,纵然聪颖早熟,却颠沛流离,终日惶惶不得安。

任人拿捏的他,每日被引着玩乐,别说接受名师教导,连经史类的书籍都无从阅读——皇宫内的浩瀚书籍早在迁都之际就被董卓少了个干净,搬进长安的新宫殿后,董卓更不会体贴地给小皇帝投喂知识。

唯有王允在掌权后,为小皇帝延请名师,让底下官员抄了数量众多的珍籍送入宫中,甚至言传身教,亲自耐心地为小皇帝答疑解惑。王允死后,他为小皇帝延请的名师被李傕赶出了皇宫,与王允有关的所有——上至政策,下至文墨等死物,都被李傕推翻销毁。王允为小皇帝准备的那些书,自然也被处理得一干二净。

后世记载,王允死后,“天子感恸,百姓丧气[1]。”

小皇帝之所以哀恸,不仅是因为王允与自己的际遇,更是因为他深刻地明白:复兴汉室的最后一丝希望已然破灭。而他自己,再也没有成长的机会了。

来自现代的崔颂或许会同情皇帝刘协的遭遇,但他不具备这个时代的君臣观,比起朝堂的汹涌暗流,他更在乎自己身边的事、身边的人。

被大雪覆盖的道路好不容易畅通,崔颂往荆州那边寄了一封急信,准备赶路回去找郭嘉三人。哪知他还未打包好行礼,崔父就把他叫到跟前,强硬地要求他留在庐江崔宅,潜心学习,不要理会他事。

崔颂:???不是说好了让他随便滚的吗?怎么才几天的功夫就变卦了?

他小心地询问这个“潜心学习”是要学多久,崔父很平静地回答,也就学个三五年吧。

崔颂委婉地表示荆州还有几个朋友在等他,崔父直白地表示我是你爹我也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