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泰山日出:人生若只如初见,尔就仍非我对手(2)(2/2)

华克之犹记得鲁猪脚长老曾在金瓶似的小山提到过保卫钓鱼岛,插话道:“如果咱们也学习一些航海技术,必要时便可去钓鱼岛找倭寇的晦气。”他知道,倘若朝廷官兵不出手,光靠武林人士的话,要夺钓鱼岛几无可能,便只说去找倭寇的晦气。澄定和尚赞道:“华帮说得好,不愧是天下第一帮的帮。为国着想,为民谋福,真大侠也。”华克之忙谦虚道:“神僧过奖了,晚辈不敢当。”高含沙鼻子里哼了一声,转身出门而去。澄定和净空、净慧等和尚似乎熟知高含沙的性格,也不加理会。

<wbr></wbr>

湿儿突然问净空和尚道:“请问大师,这本《顺风相送》可曾提到钓鱼岛?”净空对净慧道:“师,这书你读过几遍,你来答小施吧。”净慧脸微红道:“当初贫僧以为此书是武功秘籍,背着两位师兄偷偷看过几遍。不曾想,还是被二师兄注意到了。书中并没有提到小施所说的钓鱼岛,倒是在其中一篇《福建往琉球》中提到一个‘钓鱼屿’,不知跟钓鱼岛是否是同一事?”

<wbr></wbr>

湿儿道:“咱们经常说‘岛屿、岛屿’,实际上岛和屿并没有明确的别。二者都是四面环水,上面长有树或草的海岛。只是一般屿比岛略小。净慧大师还记得提到‘钓鱼屿’的那一小段文字么?”

<wbr></wbr>

净慧和尚道:“原文大概是这样的:‘太武放洋,用甲寅针七更船取乌蚯。用甲寅并甲卯针正南东墙开洋。用乙辰取小琉球头。又用乙辰取木山。北风东涌开洋,用甲卯取彭家山。用甲卯及单卯取钓鱼屿。南风东涌放洋,用乙辰针取小琉球头,至彭家花瓶屿在内。正南风梅花开洋,用乙辰取小琉球。用单乙取钓鱼屿南边。用卯针取赤坎屿。用艮针取枯美山。南风用单辰四更,看好风单甲十一更取古巴山,即马齿山,是麻山赤屿。用甲卯针取琉球国为妙。’”净慧和尚当年误将此书当作武功秘籍背了下来,时至今日,仍然记得清清楚楚。

<wbr></wbr>

湿儿道:“这段文字好像全是些古代航海家习用的术语,深奥难懂。据记载,明代出使琉球,多由金门岛正式出洋。第一句的‘太武’即指金门岛,‘乌坵’则指福建湄州岛东的乌坵屿,这里是祭献天后妈祖的地方,是出洋者的必拜之地之一。‘小琉球’则指我国的台湾宝岛。这段话大致是说,从福建金门岛经台湾海峡,再经由钓鱼屿等岛屿进入琉球国境的航海方法。如此看来,钓鱼屿便是钓鱼岛无疑。”湿儿从小就习文练武。在武学方面虽想当大侠,却因为怕苦怕累,以致武功始终不入流。习文方面原本也不甚努力,但是她天资聪颖而且记性好,读过的书便都还记得。此时,在几个成天念经的大和尚面前竟也能侃侃而谈。华克之更是被她说得懵懵懂懂、似懂非懂。

<wbr></wbr>

湿儿见华克之呆呆地看着自己,忍不住偷偷掐了他一下,才又继续说道:“书中说,钓鱼岛是在进入琉球国之前经过的,清楚地表明钓鱼岛等岛屿在明朝的海疆之内。我记得另有一本明朝典籍,说是到了古米山才算进入琉球国。恐怕东瀛贼子偷走此书的目的,便在于毁去钓鱼岛属于我国领土的证据,真是狼子野心。”说完这些话,湿儿自己也觉得奇怪,我怎么还懂这些东西呢?以前我都是听哥哥的,他现在不在身边,华克大哥又没读过书,我倒是成了文化人。

<wbr></wbr>

澄定和尚等人自然把佛教经典背得滚瓜烂熟,但于佛教之外的典籍就甚少涉猎。此时听湿儿说丢失的《顺风相送》一书是钓鱼岛属于我国领土的证据,便都咒骂倭寇不止。净慧和尚道:“贫僧当初见此书既非佛经,亦非武功秘籍,便不再留意。没想到因贫僧等的疏忽,导致此书被倭寇盗了去。若因此被倭寇毁灭掉有关国土的证据,贫僧真是罪孽深重。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华克之道:“净慧大师不必自责。咱们找机会把这本书夺来。华某就不信咱中土武林斗不过倭寇!”

<wbr></wbr>

华克之和湿儿在长安待了两日,一边游玩一边暗中查找倭寇的踪迹。却哪里见到倭寇的半点影子?湿儿道:“我有种预感,那个焦山口便是日本人!”华克之奇道:“不是说日本人是畜生么?可是焦山口明明长得跟人一样。湿儿妹妹,你冤枉焦大哥了。”湿儿扑哧一笑道:“说他们是畜生,自然是骂他们。因为他们残忍变态,算得上是人面兽心。”心想,华克大哥真朴实,竟把人家骂人的话当了真。

<wbr></wbr>

湿儿又道:“华克大哥,你说金瓶似的小山上的陷阱有没有可能是倭寇布下的?”华克之一惊,随即答道:“不会吧?倭寇只是来夺书,他们的目的是妄图霸占咱们的钓鱼岛。跟金瓶似的小山有啥关系?”湿儿道:“那就不对了。为了钓鱼岛,咱中土武林和东瀛武林少不了要狠狠地打上一架。这是国际大气候和咱们自己的小气候决定的,是迟早要来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咱们武林人士是夺岛的力,如果倭寇先设毒计除掉中土武林人士,不就轻而易举把钓鱼岛霸占了吗?”

<wbr></wbr>

华克之想了想道:“湿儿妹妹说得没错,的确是这个理。那咱们打的赌怎么办?倭寇算邪道还是正道?”湿儿道:“倭寇比邪教还邪恶,当然算邪教才对。”华克之道:“如此说来,如果是倭寇布下的陷阱,那也算我赢?”湿儿道:“那是自然。”

<wbr></wbr>

忽然,湿儿又道:“不对!即使是邪教中人,却也不愿钓鱼岛落入倭寇手中。如果硬要将倭寇、邪教和正教分成两队的话,肯定是倭寇算一边,中土的邪教和正教算一边。”华克之道:“湿儿妹妹说得对。邪道上的人虽然残忍,是大坏蛋,可是邪教中的大部分人也是爱国的。如果倭寇要夺咱们的钓鱼岛,邪教多半愿意跟正教一起抗击倭寇。那湿儿妹妹赌这个阴谋是倭寇还是中土武林设的?”

<wbr></wbr>

湿儿沉吟片刻道:“这可又太不公平了。倭寇大老远来金瓶似的小山设陷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在倭寇和中土武林之间选择,赌中土武林的自有必胜的把握。依我看,邪教的可能性最大,正教的可能性次之,倭寇又次之。不如将正教和倭寇分成一队,邪教分成一队,这样双方才都有胜出的机会。”华克之道:“好,一言为定。”

<wbr></wbr>

湿儿见华克之虽时时惦记去泰山找那个小男孩,却又不忍心打搅自己的游兴,一直闭口不提去泰山之事。心想,华克大哥对我真好,除了不愿乱杀人之外,凡事都顺着我。我也应该替他分忧,不要贪玩才对。想至此,湿儿便牵着华克之去找赖毅辞行。

<wbr></wbr>

久别重逢,马上便又要分手,赖毅自然好酒好肉送行。华克之大是感动,也不推辞。湿儿知道出了长安城后又要开始讨饭生活,更是巴不得多吃一些好菜。华克之酒量欠佳,刚饮两小杯就已变成了大红脸。赖毅却又举杯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好兄,再来一杯!”华克之已感头晕,想推辞,却不知该说什么好。

<wbr></wbr>

湿儿见他为难,便接话道:“赖兄,你这话说得可不对哦。”赖毅一怔,问道:“哪里不对了?请小妹妹斧正。”湿儿道:“丐帮是天下第一大帮,你这位好兄现在是丐帮帮,他走到哪里都有朋友。你说对不对?”赖毅连连点头道:“小妹妹说得极是。”湿儿又道:“所以你刚才说‘西出阳关无故人’就不对了。那句话应该改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一杯酒,华克大哥就不喝了,到下一个朋友那里再喝。你看如何?”赖毅赶紧收起酒杯,歉意地道:“我真是小看了好兄。天下第一大帮的帮,到哪里能少了酒喝?”

<wbr></wbr>

三人吃饱喝足后又说笑一阵,赖毅才送华克之和湿儿上路。他牵来两匹好马给他们,还要硬塞一个包裹给华克之。华克之坚拒不要,赖毅却执意要送。二人推辞不下之际,只听湿儿在旁清咳一声。华克之忙道:“赖兄的盛情难却,小就收下了。”湿儿却道:“赖兄,包裹我们收下,你收一匹马儿去吧。”赖毅刚要坚持,见湿儿小脸一红,马上明白过来,人家要亲密地同骑一匹马,便高高兴兴地牵了一匹去。

<wbr></wbr>

二人挥别赖毅后,湿儿一把抢过包裹来,掂了掂。心说,嗯,够沉。可不是湿儿我爱银子,实在是前几天饿怕了。她自小娇生惯养,哪里过得惯叫花子生活?她见华克之正看着自己,赶紧做个鬼脸,“嘿嘿”讪笑两声。

<wbr></wbr>

二人一路向东而行,时快时慢。不几日便到了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