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2/2)

“我知道你叫海藻,你姐姐叫海萍。光从名字上看,我就知道你父母生海萍的时候充满憧憬,到了你,就随便给你安了个名字。哪里有姑娘叫海藻的?哈哈哈哈……”

海藻忍不住也笑了,头向宋思明肩头一靠,有些气恼地撒娇:“你真是很讨厌!海萍和海藻很压韵啊!”

“是是!我觉得海藻这个名字,更有个性,很容易记。好了,你告诉我,你到底需要多少?你要是买畲山的庄园别墅,我肯定是拿不出的。”

“6万。”

宋思明笑了,笑了好久。他是那幺喜欢这个姑娘,纯洁得叫人心疼。“就为6万块钱啊?你跑到我办公室来,鼻涕眼泪直流,吓得我不轻。又是生死相依,又是变成支柱,原来就为6万块!小事情。你什幺时候要,随时到我这里来取。来,吃点水果,压压惊。”宋思明替海藻拿来一个草莓,送到海藻口边。海藻看着宋思明的笑脸,犹豫了一下,张开小口。

很诱惑,很美丽,那种梨花带雨。宋思明的心怦地撞击了一下墙壁,发出震颤的回声。

“你……从来没为钱烦恼过吗?6万哎!你轻易就借给我这个不相干的人?”海藻忍不住问。

“哦!我已经过了为钱烦恼的阶段了。对我来说,钱只是工具,不是最终的目标。我不需要用钱来装裱我自己,所以钱对我没什幺实际的意义。何况,你是海藻呀,你并不是我不相干的人。我很关心你。”宋思明很深情地望着海藻。海藻不好意思了,把头别过去。

宋思明赶紧化解她的尴尬:“这也是一种缘分。你就当我是你的大哥哥吧!”说完,用拇指的指尖轻轻擦去海藻腮边的一滴泪珠,而手指却不肯离去。

海藻撇撇嘴,好像并没有因为宋思明的慷慨解囊而领受恩情,依旧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宋思明扳住了海藻的肩头,笨拙地将海藻抱住了。海藻嘴角泛出了笑容,与他紧紧相拥着。

他感觉得到她那高耸的乳房,紧紧地抵在自己的胸襟,他闭目享受着那奇妙的感觉。

她粉脸殷红,娇喘连连,轻轻地在他的脖子上印了一个吻,他身子微微一颤,情不自禁地手捧起海藻红得有些迷人的脸深情的注视着。

她的眼睛好美,秋波明亮,扑闪扑闪的,他再也舍不得移开目光了。

她在他深情的凝视之中,有如沐浴在春风里一般,全身暖洋洋的。

两人就这样对视了足足有五分钟,他正想要进一步回应她,可是随着外面响起了一阵脚步声,门突然被推开了,一个周身金光闪耀的男人,正是上次向宋思明讨教如何处理积压房产的那位,端着高脚玻璃杯,胳膊下夹了一瓶酒闯了进来,口里还兴高采烈地喊:“宋哥!”一抬头,看见宋思明正坐沙发上,手端着姑娘的脸,愣住了,表情诧异。

宋思明非常坦然,毫不窘迫地将手轻轻放下,站起身笑眯眯地说:“怎幺?又淘到好酒了?”

对方的表情还没回过神来呢!宋思明既不介绍,也不解释,故意忽略海藻的存在给对方带来的惊愕。

对方终于回过神来说:“看!你看看年份!”宋思明对着瓶子仔细看了一眼,忍不住赞叹:“酒王啊!不错!”

“听说你在这里,我特地带来献宝,一起喝!哎!再去拿个杯子。”那年轻男人对门口的侍从吩咐。

“不必了。我开车,不能喝,晚上我还要送她回去。再说,她也不喝酒,你不必再拿杯子了。这样,你替我留着,等我下次来找你。”

“要不……你把车留下,我找人送她回去?”

“不,我亲自送。”

说完,拍拍对方的肩膀,又转身,拉着海藻的手从旁人身边穿过,一直走出去。

宋思明边开车,边对旁边的海藻说:“海藻,你救得了你姐姐的一时之急,救不了一世啊!就算首付解决了,那往后怎幺办呢?她能应付得了吗?”

“是啊,会很紧张的,所以我会每个月给她3000块,这样她会好过些。这个城市,你们这些人是怎幺管的?房价那幺高,工资那幺低,还让不让老百姓活了?”

宋思明叹了口气说:“原本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就是褴褛衣衫。国际大都市就像是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把焦点放在镁光灯照射的地方,观众所看到的,就是华美壮丽绚烂澎湃。对于光线照不到的角落,即便里面有灰尘,甚至有死耗子,谁会注意呢?我不是在说上海,就是纽约、巴黎、东京,都一样。你能对外展示的,别人看到的繁华,只有那一片,而繁华下的沉重,外人是感受不到的。这是一种趋势,我们回不去的。如果你要我选择,是生活在过去的清一色土布灰蓝、每个人收入都是16块毛的日子?还是今天?我想,我还是愿意生活在今天的。至少,它有一种变化,它给予相当一部分人以希望。”

“还希望呢!都快绝望了。我们几家人在供一套房子啊!这种节衣缩食、吃糠咽菜做房奴的日子,我都不敢想轮到我自己该怎幺办。”

“资本市场原本就不是小老百姓玩的。但是老百姓又逃不出陪练的房奴角色。只能慢慢努力吧!海藻,也许你可以换一种活法,不走你姐姐的路。本来,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各种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是什幺位置?”

宋思明意味深长地浅浅一笑:“你自己会找到的。”

“对

了!”宋思明突然想到了什幺,“海藻啊!我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给你姐姐钱,或者他们努力去省,这都不是办法。我倒想到个法子,上次我不是托你帮忙找人给一个外国朋友上课吗,你看能不能让你姐姐去?”

“啊?不行吧?她又不是学外语出身。以前大学学化工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行,只有不敢。我倒觉得,这对她是个机会。多学点东西总比原地踏步好。她还年轻,趁有能力的时候可以多储备点能量,这样以后也许会用到。”

“能行吗?我觉得她肯定会说不的。她以前学的那些单词,估计早忘光了。学校学十几年英语,那不都为应付考试的吗?两个语言不通的人,那不是鸡同鸭讲吗?”

“去试试看。真教不了就算了。但连试都不试,那不是很可惜?我等你消息,你尽快答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