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人心不如水(1/2)

仁寿宫暖阁内,丁寿躬身向太后禀告案情。

“事情就是这样,一切都是白莲教妖人作祟,案首都已签供画押,皇上的意思是将他们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慈寿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靠在躺椅上,道:“听闻你将仁和的驸马与儿子都捉到北镇抚司了,他们也有参与此事?”

“臣认为应该没有,齐家父子已是国戚,与国同休,年少无知一时糊涂或许是有,但断无造自家反的道理。”丁寿垂首答道。

慈寿太后慵懒的伸了伸腰肢,许是昨晚没有睡好,轻轻扭动了下脖颈,想要唤人来捶捶,一双修长有力的大手已按在她的颈后大椎穴上,一股暖流随之涌入,四肢百骸说不出的舒服。

舒服地轻哼了一声,太后扭转俏脸看丁寿低眉垂眼的老实样子,暗想这小子按年纪做自家儿子都足够了,也就没追究他这无礼之罪,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轻声道:“你胆子倒大,明知道那爷俩是冤枉的,还把人抓进诏狱,不怕仁和闹到太皇太后那里。”

丁寿轻笑:“这些话是臣私下对太后说的,大长公主那里臣可是把事情夸大到天上。”

“哦?”太后蛾眉轻抬,似有不解。

“臣听闻大长公主凭借太皇太后与先皇宠爱,平日里言谈多有放肆……”两手分开,按在了太后的两侧肩井穴上,太后如今才三十余岁,因保养得宜,肌肤水嫩,望去如同花信之年,丁寿倒挺享受这份手感。

一声轻哼,太后道:“姑嫂多不和,天家自也不能脱俗。”

从袖口中抽出一封信笺,丁寿呈上道:“这是那位小姑给自家皇嫂的亲笔,臣不敢僭越观看。”

展开信笺,太后看到的是自家那位往日飞扬佻脱的亲戚满纸悔恨请罪之言,句句逢迎讨巧,嘴角微微扬起,心中欢喜已是抑制不住,这些年胸中的怨气终有了发泄。

再想着数日光景便将这妖言案破获,原本和自家不甚亲近的儿子因这案子近几日也频来请安,太后看这小子越来越是顺眼,“这差事你办的不错,要什么赏赐?”

恭敬地退步躬身,丁寿道:“为太后和皇上效力乃是臣的本分,怎敢妄求,只要皇上身体康健,太后福寿绵长便是对臣最大的赏赐。”

“你这小猴儿倒是嘴甜,也罢,未及弱冠便官居四品确实招摇了些,这赏赐便先寄着,待来日一并再说,那枚金牌你便自己留着吧……”

出了仁寿宫,丁寿神清气爽,这一番几面讨好,还饶了个金枝玉叶,不免有几分得意忘形,眼角扫过宫门,却见刘瑾身穿蟒袍,抄手而立,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小子给督公问安。”丁寿恭谨地过去请安,虽说老太监这次晾着自己不闻不顾,可他此番之所以能在宫中贵人间左右逢源也是早先受了人家的点拨,丁二爷可不是小气甩脸子的,起码现在还没资格跟这老太监甩脸色。

“咱家去探望一个老朋友,既然遇上了就一同去吧。”刘瑾道。

“这个……”丁寿面露难色,“皇上那边等着回话……”

“万岁爷那的事不用你操心。”刘瑾说完抬腿就走,丁寿只得后面跟上。

东筒子夹道,南北走向,两侧红墙高耸,只有头顶阳光一线,阴气森森,这地方在后世时空旅游参观时都是灵异现象频出的地方,何况如今这空洞的甬道里只有丁寿和前面的死人妖。

“属下蒙督公点拨,详查了宫中贵人与外朝间的关系,封住了牟斌出狱之路,这次仁和大长公主牵扯进妖言案,想必也无颜再为他说情……”刘瑾信步在前,丁寿落后两个身子,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为了给自己壮胆,嘴里叨叨个不停。

“妖言案虽是白莲教阴谋,可其中仍是疑点重重,郑旺在京师以皇亲身份招摇为时不短,为何厂卫无人缉拿?”

“先皇御审郑旺,相关口供却存于刑部福建司,审案当日竟无人在场记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