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2)

时间凭借不同的人的感官,或快或慢地向前迈进。

春节过后不久,各个工作岗位又热闹了起来,紧随其后的,还有各大学校接连开展的新学期的开学仪式。

老生常谈的话题,毫无新意的宣讲,尽管现在半只脚已经踏进了春天,但不肯服输的冷空气依旧盘旋在四周,只等有人暴露在空旷的环境之中,就会无差别对待地向他们袭去。

等到仪式完毕,新学期的伊始便转瞬即过,同学们热热闹闹地走过一段时间后,总算是完全进入到了春天——阳光温煦明媚,嫩芽点缀枝头,万物欣欣向荣,一派和谐融洽。

在这个温柔的季节里,四月份的第一天,宋青到了莫子衿的短信——

“晚自习后到我这儿来。”

宋青微微一愣,平日里两人相约的时候,都是尽量避开工作和学习的时间,鲜少会在这个期间联系。

但他也没有多加思索,全当对方有事要与他说。

于是他回复:“好。”

短信显示发送完毕后,手机就没有了动静。

宋青好手机,继续认真地做题。

放学铃声按时响起,安静的教室突然像是被上了发条的玩具,许多只手不断地拧动发条,让它无法停息,热闹地跳动着。

在这样的氛围里,宋青拾好书包,与周围的同学道了再见,就徐徐地离开了教室。

一路上,他面上云淡风轻,与往日无异,可若是细细观察他的脚步,又会发现,这位平日里清冷寡言的学霸型校草,步子之间竟带着一股莫名的轻快。

直到走出校门,坐上公交车,宋青脸上的表情始终如一。

带着这样一副面孔,他掏出手机,拨打起了宋文玉的电话。

电话听筒“嘟”了几声后,那头响起了宋文玉一如既往、温和的嗓音:“喂,小青啊,怎么了?”

被唤作“小青”的少年习惯性地噎了一下,接着又若无其事地回答道:“院长,我今天有些题还没有弄明白,想去同学家里和他探讨一下,今晚就不回来了,可以吗?”

实质为“万金油”的某同学再一次持证上岗,而电话那头的宋文玉也再一次不假思索地回复道:“好。”

随后,明确知道宋青下课时间的院长刹那间反应了过来,这通电话大概还有另一个名称——叫作“先斩后奏”。

于是,她又嘱咐道:“要注意安全啊,小青。”

宋青:“院长,您能不能……”

“嗯?怎么了?”

宋青叹了一口气,完美的表情就此破了一个口。

在这个环境之中,空气毫无阻碍地往来流通,片刻后,就悄无声息地钻进了那个口子里,搅碎了他固有的面部表情。

“没事,您放心,我会小心的。”

“好,”宋文玉轻声说:“那我挂了。”

“您早点休息,再见,院长。”

“拜拜了,小青。”

宋青:“……”

电话“嘟”了一声后,两人之间的联系就被切断了。

宋青又叹了一口气,带着些许无奈,还有一丝不易被察觉的愧疚,起了手机,偏头望向窗外。

春夜里,路两旁的树叶被微风吹动,轻轻地摇曳着,仔细望过去,在树叶与树叶的空隙之中,还透露出些许光芒,那是万家灯火——

以往,孤儿院就是宋青的家。那里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作为纽带,但里面居住的众多人,都是率先被血缘给抛弃掉的。

大家也许来自天南地北,在机缘巧合之下,或者缘分的牵引之下,齐聚一堂,多年相守相伴,情谊日积月累,垒砌成了一座牢固的万丈高楼。

人类靠着血脉得以延续,可在这份血脉之前,则是一对毫无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陌生的人,凭借着感情或者其余的条件走在一起,在通过时间的考验后,最终决定要不要结合在一起,共同孕育出一个新的家庭。

因此,对于宋青来说,血缘关系向来只是一个纽带,而不是成立一个家庭的决定因素。

孤儿院里没有父母,没有那份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但是有始终担任起父母职责的院长妈妈、众多的兄弟姐妹,以及来自社会的爱心人士。

曾经,在每天放学后,宋青乘坐的,都是回家的班车,只是今天的行程忽然驶向了另一个方向,恍惚之中,竟让他觉得,这条路仿佛是奔向了未来。

在未来里,他依着人类的习惯,与另一个人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而此刻,他踏上的,正是回家的路。

十几岁的少年人不太明白这种感觉,在斑驳的灯影之中,只依稀感觉一股暖流流进了心里,瞬息之间,暖流就从心脏顺着血液流淌至全身,片刻后,他周身上下,都洋溢着一股快意。

沉浸在这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之中,宋青忽然觉得,搭乘的这辆公交车实在是开得有些慢了。

宋青现在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莫子衿,觉得只有见到她了,才能安抚一下他跳得有些快的心脏和略显急促的呼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