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4(2/2)

”“那么典卫大人信不信天佛降世,信不信真龙复生?”耿照仍是摇头。

“也不敢说。

”邵咸尊淡然一笑。

“若我说天佛两度降世于一地,真龙屡屡附身于同一人……大人觉得机会高是不高?”耿照摇头。

“肯定比一次低得多。

”“正是如此!”邵咸尊拈须道:“三百年前的妖刀云云,不过是传说而已,未足相信;真正祸乱东海者,三十年前是一次,如今则是第二次。

头一回妖刀现世是奇,第二回出现妖刀,肯定是计!不能找出幕后的yīn谋主使,斫断几柄锐利刀器,意义何在?”耿照听得连连点头,击掌道:“说得好!”许缁衣的话令人热血沸腾,要比萧老台丞闭门造车的态度更激励人心,但要论“务实”二字,却只有这位邵家主说到了耿照心坎里。

遍数所历,怕只有七玄外道的蚕娘足堪比肩;正道七大派余人,见识多不如邵咸尊。

这番话令耿照对此人生出些许好感:他不只生养出一个心地善良的好女儿,面对光怪陆离的妖刀事件,说不定也是个脚踏实地、说一是一的好伙伴。

恐怕也只有同样是打铁出身的青锋照,在思维上才能如此务实,不流于虚妄飘渺。

邵咸尊倒是反应不大,淡淡策马前行,忽瞥了耿照的手掌一眼,剑眉微挑:“典卫大人有双使刀的手。

能否借在下一观?”耿照不怕他动什么手脚,将右掌伸去。

邵咸尊看了几眼,叹道:“可惜了。

你的刀法造诣十分可观,可以没有一口足堪匹配的好刀。

”神术刀被离垢毁得彻底,在登险峰chā天铲时又弄坏了随身所佩,耿照只得先从府库挑了一口厚背折铁刀傍身。

他是打铁铸炼的能手,眼光锐利,自知不是什么利器,胜在用料扎实,能抵得住他全力一砍,不致摧折,苦笑着摇头:“我原有一口宝刀,可惜被妖刀所毁。

”略将当夜遭遇离垢之事说了。

邵咸尊听完,忽然解下腰间佩剑,双手捧过。

“典卫大人是行家,且看这一柄刃器如何?”耿照见那乌檀握柄甚长,本以为是剑,接过时双掌微微一沉,不觉微凛:“这份量……是刀!”果然鞘底斜向一边,纳的是刀头而非剑尖。

“文舞钧天”邵咸尊乃是东海……不,是天下五道首屈一指的锻铸宗师,耿照不敢失了礼数,勒缰驻马,一跃而下,双手捧鞘高举过顶,冲马上的邵咸尊深深一揖,执的是晚辈之礼。

“有僭了。

”锵啷一响清泓出鞘,寒光映目的剎那间,但觉颈背颔间汗毛直竖,一股秋风肃杀之气迎面而来,神术虽有绽放豪光之异,论杀气冷锐却远远不及此锋。

耿照将刀身缓缓抽出,锋上的龙吟久久不绝;然而锋刃全出之际,清亮的嗡嗡震响倏然消失,连那股慑人的霜凛肃杀亦随之不见,仿佛适才的bī人不过是南柯一梦,日下但见单锋一柄,平凡无奇,就是霜亮些而已。

(好……好奇特的一柄刀!)“这刀初成时,我以为是失败之作。

不过,此刀从粗形、锻造、淬火,到磨砺,本就不在预期之内,就像喝到微醺时突然写字吟诗或弹琴制乐,偶得上佳绝品一般,我也是一时兴起执锤上砧,竟造出了这柄奇刃。

”邵咸尊笑道:“你可能发现了,它会“藏锋”。

”“藏锋?”“正是。

”邵咸尊抚须道:“还记得你那把宝刀是怎么断的么?那妖刀离垢纵使添加异质,使其耐得高热,终究是人为之物,那样的剑器我也造过一柄,如何能将另一柄利刃斫成两段,自己却丝毫未损?”耿照正自沉吟,忽想起“映日朱阳”正是他的作品,离垢妖刀的出现、崔滟月脐中的火元之jīng,乃至原剑主“檐香阶雪”钟允惨遭夺剑灭口的悬案……皆与那映日朱阳脱不了干系,忍着问个究竟的冲动还刀入鞘,呈与邵咸尊。

“还请家主赐教。

”邵咸尊却未伸手,捋须笑道:“因为你的刀,不懂得藏锋。

自它诞生以来,便以十成的锋锐与敌相争,每交手一回,便折损些许锋刃;自身虽仍是十分,但这个锋锐度的总量却不住下滑。

到了磨刀石也救之不回的田地,便是末日来临。

”这道理与武功相似,并不难明白。

若每次出手都用劲十成,就算打中敌手,自身也不免承受反震,是以武学中极少有教人全力施为、不留后着的打法,多半是垂死一击与敌同归,才得如此决绝。

道理虽好,毕竟刀剑不是活物,不能劲出七成自缩三分,邵咸尊所说未免太过玄奥,半点也不真实。

他笑而不答,下马走近一截约碗口粗细、横在道旁的梧桐残株,抚须道:“此刀奇妙之处,典卫大人一试便知。

留神!”也不见他起脚抬腿,袍襕忽动,残株“呼”的一声朝耿照飞来,连不远处的芊芊都忍不住惊呼:“小……小心!”比起罗烨的千钧扫腿,邵咸尊无声无息的这一下何止高明数倍?耿照瞧得分明,心想:“他让我试刀来着。

”再无疑义,“唰!”抽刀反掠,残株一分为二,分落他身畔两头。

邵咸尊负手前行,边回头笑道:“手感记住了么?”冷不防地反足一蹴,一枚石磨大小的路石挟着骇人风压,撞向耿照的脸面!碧火真气在他动念的一霎已生感应,对旁人是偷袭,对耿照却不是。

他心生犹豫:“万一伤了刀刃--”正欲闪躲,想起背后是芊芊的篷车,咬牙拔刀,“嘶”的一声裂帛轻响,巨石如泥塑般自两耳飞过,谁知削得太薄太快,两丬裂石仍朝篷车直飞,竟不稍停!耿照回身横劈,刃挟劲风,这一刀不只将两丬裂石拦腰削断,余势所及,更把分成四片的岩石扫向一旁,轰轰轰地撞碎在一处。

握刀的手停在半空中,刀锋不住嗡嗡震响,耿照凝着蜓翼般的刃口,面露惊奇之色。

--世间,竟有如此锻物!适才他出得三刀,每一刀的刀刃手感均不同,虽是极端细致的变化,若非jīng通淬钢特性,等闲不易察觉;但就是这样的微妙差异,仿佛连换数把不同的刀,每一下都是针对来物性质之不同,做出最省力又最有效的打击--残株虽重,半腐的木质却较镔铁柔软,耿照一刀劈出,刀刃丝纹不动,以钢铁之坚迎向木质之软,光靠残株的重量与速度,便足以使它压着刃口自行分断。

而巨石坚硬,重量却更重,正是刀刃的克星,耿照劲力凝于刃口,以速度尽催镔铁之利,务求一刀两断;刀更稳更凝,竟不带风,仿佛将通体坚锐凝于一根蚕丝的粗细、甚至更细更微,以致石不能挡,应声两分。

第三刀耿照不止要粉碎石头,更欲改变其方向,刀便如一束浸水布棍,拦腰轰飞顽石,却借由急颤卸去反震之力,免伤锋刃。

三刀之间,此刀接连转换成斧刀、薄刃快刀、厚背折铁刀以及百炼缅刀,次序井然,如有神通。

耿照一转念,登时明白关键,直说便是一个“韧”字,半点也不玄妙。

邵咸尊在这把刀上,打出了超越其他铸炼师所知的柔韧度,将“坚”与“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