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阳光,美丽,重来(1)(2/2)

另一个窗口前人不是很多,窗口上方的玻璃上又一行不大,却刚好是你到了窗口就可以看到的绿颜色的字:请您准备餐票。

从两个挂着小黑板的窗口,到提示准备餐票的窗口,大家打来的早餐差别并不是很大,豆浆,鸡蛋是最常见的,油条和馒头也许就是这两个地方里最大的不同了。

李校长已经端着早餐朝这边走来,而一些已经吃完早餐的学生正陆陆续续的起身离去。吃早餐的人走了,除了留下摆放整齐的公用托盘,餐桌上什么也没有留下。

眼前的一切,让田书记又一次想到了以前三中学校的,她基本不去就餐却经常要去检查一下的食堂。那里有值周的学生在维持秩序,却总是能听到因为先来后到的问题而时常有的争吵。那里开的窗口很多,不过所有的窗口前都用醒目的红字,来标识着使用者的权限。嘈杂的声音,偶然传来的一阵笑闹,纷纷起身离去了,满桌子上最让人看清楚的是剩下的饭菜。

三中的学生多,三十三中的学生少,三中的学生都有一种优越的感觉,三十三中的学生总给人内敛的感觉。只是这些表面上又差别的东西,是永远地界定两种截然不同氛围的那道山岭吗?

非常少见的小米稀粥,喝着非常香甜的田书记在碗要见底儿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想要吃一点。于是,她从李校长那里分了小半个馒头过来,也在今天的餐桌上第一次把自己的筷子,伸向了放着咸菜的碟子。

下午临近放学的时间,田书记开着车载着李校长和高三班的班主任,一起去说好的几个学生家进行家访。

傍晚时分,田书记李校长和班主任三人走访完最后一个学生的家,一起朝田书记的车走去。上了车,田书记发动了车一言不发的开上就走。

因为两个多小时的家访,有一种东西积压在她的心里,同时也让不停的在心里问着:我们国家不是史小诺个对下岗职工的帮扶政策好多年了吗?我们国家不是在全面施行最低生活保障了吗?我们国家不是……想着这些,想着自己今天看到听到的一切,田书记只想把自己的车快一点从这里开走,因为她在此时此地,她觉得自己的车还在这里话,真是太扎眼了。

流传了很久的一句话,帮急帮不了穷。你就在一年里有数的几天能想起这些人,几袋米面加点食用油外带一个几百元的红包,但是一个家庭常年的生活有这些就可以维持的吗?

最低生活保障,可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它是否可以送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吗?而且这已经少的不能再少的生活保障,都给了该给的人吗?田书记不知道,不过李校长任职成招办那会儿,就见到过与成招办相邻的一个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处,是有人打着出租车来领取的(难道该领取的人在委托代理?

或许是所有的因素都有吧,让一切本该不用拖上这样长的时间来基本解决的事情,还要过上多少年才能基本解决吧。

车上的三个人都沉默,是因为即使这三个孩子在大家的资助下读了他们该去读的大学,可是他们的家更需要来有一定的收入来保障其他人的生活,所以现在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资助不资助这三个孩子继续自己学业的问题,而是能让他们的家庭怎么又些收入来生活下去的问题。

虽然高中不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范围内,可是三十三中已经符合条件的学生能减免的费用全部减免了。要不,有些孩子恐怕已经在更早的时间里就离开学校了。一个学校,有能力做到的也就是这些了。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其他的地方却久久也没有把他们该做的事情给做了?难道他们把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忘了吗?

一个部门,一个地方,一级政府,该做的不是拿着米面红包在摄像机下去握人家的手,他们要做的是,让这样的时候能最少的发生。可是年复一年里,他们都是在反过来做。

问了高三班主任再次在班级里摸底的情况,还好的是如刚刚这样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这里与李校长的宿舍离的不远,田书记就先把李校长送了回去。

在高三班主任跟李校长说完这件事的时候,对老工业区这边一般人家生活很了解的李校长,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所以,李校长虽然心情有些压抑,但是还没有像第一次见到这样情况的田书记那样有些无法控制自己。

完成了电视台的几个档期,菲儿被部里获准在家休息几天。于是,菲儿昨天把宿舍里的陈设换了个样子,今天又在家里陪着圆圆。

宿舍里,菲儿和圆圆在边看电视边聊天,谢欣因为米教练又要在学校住宿了,还得陪陪她的今晚就不回来了。

半低着头从卧室里出来的是惠敏,那和铁奕一起在厨房忙活的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