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狂_分节阅读_647(1/2)

挂断电话后,明恕自言自语道:“荀晓耘。”

杨竞说与荀晓耘不熟,他和荀晓耘也熟不到哪里去,甚至在毕业后断了联系,否则也不会不知道荀晓耘是“星辰安全”的老板。

这通电话给他与萧遇安的案情分析打了个茬,他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念大学那会儿。

十八九岁的男儿,成天有花不完的力气,平时在教室上完课,在训练场受完虐,居然还有体力邀人打篮球。

明恕长得帅,腿长腰窄,格外灵活,哪队有他在,基本上就不会输,还能获女同学的欢呼与掌声。

他们专业女生太少了,所以这点儿欢呼和掌声就更加珍贵。

明恕和荀晓耘不在一个寝室,平时交集也不怎么多。在明恕的印象里,荀晓耘性格内敛,除了和同寝的几人去食堂,平时几乎都是一个人。

和杨竞等人比起来,荀晓耘太安静了,有时容易被遗忘。

明恕的寝室闹归闹,但整体成绩却是全班最拔尖的,其他寝室的同学有的在实战上能与他们拼一下,在理论上几乎都考不过他们。

因为他们寝室有个极会估题的学霸,一到理论考试前,明恕和杨竞就跟着学霸混。

四年下来,明恕虽然被理论以及必考的文化课拉了小小一截后腿,仍是因为优异的实战成绩,年年在综合成绩上名列前茅。

荀晓耘的名字就在他的名字下方,他偶尔能瞄到一眼。

总而言之,在刑事侦查专业,荀晓耘不算差。

至于荀晓耘后来为什么没有当警察,而是成了商人。明恕并不知情。

想来这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刑警这一职业,是需要一些理想主义情怀的,不是每一个从警校毕业的骄子,最后都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一些人刚一离开校园,就在现实的摔打中发现自己无法坚持,于是早早另谋打算。一些人在底层摸爬滚打了许多年,才堪堪想通,自己不是干刑警的料。

入职几年又从刑警队伍中离开的大有人在,明恕猜想,荀晓耘应该也是明白了这条路不适合自己。

不过有一点让明恕感到些许愧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