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大师的古代生活_分节阅读_54(1/2)

兴隆镇并不大,布店和卖成衣的店加起来不超过五家,其中千秀阁和如梦绣坊是小店,只能维持生计,却没有什么盈利,所以无法消化这么多新的样式,另外有两家都是刘氏布庄,还有一家是张记布店。

刘氏布庄正好一南一北分割了兴隆镇,张记则在镇中央,而且张记的老板还有一家酒楼,也就是陈英才的岳父。

所以,胡夫郎压根没有提张记的事,他可不想让临风去给张记送钱!

李恩白再次摇了摇头,“不,胡夫郎,临风觉得,这画稿交给你最合适,你会为临风保密不是吗?这些画稿的价值你应该能看出来,要是可以的话,临风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这画稿出自我手。”

他将画稿摊平,给胡夫郎看,“画上的人不能是我画的。”

一个读书人画了一堆女子画像,传出去可不会是美谈,而是直接烙上他好/色的印象。

这才是最重要但也是最不能明说的。

好在胡夫郎一点就透,这画稿上的东西不挣钱还好,一旦挣了钱,就该有人深挖画稿的来源。那样的话,他拿着去卖给别人,和留给他自己,麻烦是一样的,但获得的利益是不一样的。

留给自己,他还能得到一次盘活店面的机会,卖给别人,仅仅是李恩白自己获得了一些银钱而已。

李恩白想要的是利益捆绑,只要他和胡夫郎的利益是一致的,那保密这件事不需要他多加强调,胡夫郎就会做好。这样对胡夫郎也没有什么坏处,为什么不合作呢?

想明白的胡夫郎也不纠结了,“成,那我就厚着脸皮将画稿留下了!”他又说,“不过,临风你打算怎么卖画稿?”

“有两种方式,一种,我不要固定的银钱,只要分红,分红无年数限制,即之后每售出一件画稿中的款式就要给我相应的钱数,这个钱数咱们商量着来定就好,另外一种是底稿加分红的方式,这样的话分红的钱数比较少,而且年限为三年。”

李恩白将早就想好的两种方式说了一下,两种方式他都不会吃亏,衣服的样式是在不断更新的,不管是只要分红还是保底加分红,他都有得赚。

“坦白来讲,我比较希望胡夫郎选择第二种,因为我现在急着用钱,要趁最近把房子翻修一下。”李恩白说的很坦诚。

这种坦诚准的传达给胡夫郎,他也不去考虑那种方式对他最有利了,而是直接选了第二种,“那就第二种吧,来商量一下这个底稿和分红都是多少?”

胡夫郎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决定的事就会立即去做,而且会有韧劲坚持下去,所以他才能将一家亏损到只剩下一个员工的店铺撑活。

他觉得李恩白的画稿,即使他是一个小哥儿,都想要穿上试一试,那肯定会有很多人愿意买。

于是他们协商之后,李恩白和胡夫郎现场写下了契书,签字画押,各自保存自己的那一份。

李恩白将胡夫郎给他的三十两银子装好,刚想说什么,就见胡夫郎急匆匆的拿着画稿走到店铺的后堂,没一会儿,一个面容俊秀的小哥儿和胡夫郎一起走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