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大师的古代生活_分节阅读_238(1/2)

孙明知听了,立即开始在心中计算,他一定要比一盏茶(10分钟)之内算出来!

石文柏算过了简单的加法题目,已经知道自己在数算方面是比不过李恩白了,他便不算了,等回了家再琢磨一下。

“临风,这鸡兔同笼可是出自《孙子算经》?”石文柏与李恩白探讨起题目的出处。

“没错,原题是,‘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我将其中的数字改了,但算法没变,这样类型的题目还挺常见的。”李恩白和他轻声交谈,不想打扰孙明知计算。

“哦?除了这鸡兔同笼,还有其他相同的题目?”

“有的,比如有27盒毛笔共300根,狼毫笔10根一盒,羊毫笔12根一盒,求各多少根。”李恩白随口举例。

石文柏听了心里若有所思,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但又没抓住。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马上就到了开宴的时间,一盏茶的时间早就超了,孙明知还没有算出来,且有些抓耳挠腮。

数学这东西,会的人是真不觉得有什么难的,不会的人,听到数字就有些头疼。

刚刚那道简单的加法题,已经让很多只注重诗词歌赋的学子算到心累,现在这道鸡兔同笼问题,更是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于是有很多人暂时不去算了,今晚的场合,可不是用来数算的,结交人脉才是最重要的。

但本次院试的前三名一直坐在一起,自然也让他们不能忽视。

李恩白看着时间快到了,拍了拍孙明知的肩膀,“孙公子回去慢慢算吧,一会儿我把答案告诉你,咱们先入席。”

孙明知抿了抿唇,强忍下不甘心,跟着李恩白、石文柏一起走向正席。

他们三个的名次挨着,座位也挨着,只不过李恩白那个位置是众星捧月一般,他们两个则是月亮旁边的星星。

在他们身后则是本次科举的前四十名,也就是全部廪生,他们前四十的对面是剩下的六十名。

李恩白是自己单独一桌,石文柏和孙明知也是,只不过桌上摆着的菜比他少两个,位置也比他靠后一些。

第四名到第十名在一桌,紧挨着石文柏后方,孙明知后方是十一到二十,再往后是二十一到四十,在一个长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