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大师的古代生活_分节阅读_295(1/2)

很可惜的是,自打他回了兴隆镇,心情就没有一天是好的,所以这样没有写信人的信,全都被放置在书房的暗格里。

刘春城将信起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到了足足一盒子的信,“原来已经这么多了吗?”伸出手指在盒子里数着信,一封、两封...整整一百二十封。

这信,每半个月会到一次,到现在,整整五年了。

刘春城叹了口气,五年了,他也该放下了。这样想着,他将一盒子信都倒了出来,一封封打开,一封封的读过。

一开始信的内容还是关于当年那件事的解释和道歉,后来可能是知道他不会看,就变成了讲最近发生了的事,桩桩件件,都写在几纸信里。

花了大半夜的时间将所有的信看完,刘春城觉得自己似乎经历了另不感触是假的,但也就仅此而已了,他已经能够平静的面对和那人有关的消息了。

“再过一段时间...”再过一段时间,一定能放下吧。

刘家的老宅里,正经的主子只有刘春城一个人,原本是很清净的日子,却在某一日被打破,他那个自小伶俐又懂事的大侄子被赶回来反省了。

刚二十岁的刘明晰一回来,整个刘家老宅都热闹起来,就连刘春城脸上都多了笑意。

后来,侄子又给了他一个惊喜,让他发现了一个读书的好苗子。

只是他一个被迫回乡之人,拜他为师,与前途无益。即使再想徒,也只能遗憾错过,看在李恩白给刘家带来巨大效益的份上,他写了封信给他在京城的师兄。

原本以为师兄会乐意下这个弟子,却只到了含糊不清的回答,愿意指点李恩白却不愿意担这师徒情分,只能他在其中做桥梁,给两方沟通。

而李恩白,只以为是刘春城指点他,完全不知道他的老师另有其人,也是为了防止他听了师兄的身份之后自己宣扬出去,主动攀上兵部尚书的大树。

当他发现他到的信越来越厚时,已经到了十月,深秋转入冬的时节,看着几乎事无巨细的写满了厚厚一沓信纸的信,刘春城第一次给那人回信。

‘太子殿下日安,多年来承蒙殿下关心,逸仙一切安好。逸仙一介草民,委实不该窥探殿下行踪,故内心惶恐。望殿下多关心国事、家事......’

总之就是一封表明了‘请不要再给我写信,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吧,咱俩没关系了。’的信。

他将信交给黑脸的小厮时,小厮脸上的惊讶都掩藏不住了。随后他带着喜悦,见这封信送了出去。

刘春城没有告诉小厮,他写这封信的意思是不要再联系他,甚至让黑脸小厮也离开刘府去京城送东西。

当黑脸小厮到这条命令时,他猛地发觉不对,便问了一句,“老爷,是否需要主子给您带些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