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节(2/2)

……

作为炼焦厂的必备设施,计划中的十座干馏塔都设置在北坡矿区山脚下的炉窑群旁。

由于烧砖及炼铁的大肆砍伐,炉窑群已经从最开始不到一千平米的小块空地变成了现在一条沿着山体延伸的广阔空白地带。如果不是罗兰严禁工人取用靠近城镇边的树林,估计边陲区北面连一棵树都不会剩下。

现在虽然有了煤炭,但方便易得的木炭仍然是冶铁的主力,随着取树地点离炉窑群越来越远,工人们将目光瞄准了北坡山上——每天都会有数百棵原木被砍断,然后从山顶抛下,从远处看,绿葱葱的山峰已经出现了一小块“秃斑”。

罗兰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要求他们保护环境,只要扬起的沙尘不会影响城镇,把北坡山砍光了他都不在乎。毕竟比起绝境群山,这条突出的小山脉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角而已,有叶子维持基础植被,基本不用担心水土流失的问题。

而山脚下那些被开垦出来的平地,自然也成了炼焦厂最为合适的落脚场地。

罗兰带着夜莺和亲卫穿过嘈杂的炉窑区,来到第一座干馏塔前。洛斯亚立刻迎上前来,向他躬身行礼道,“陛下,我按您的要求,用耐火砖砌筑了这座双层炉窑。按照图纸,上层火炉应该用铁门封闭,中间夹层还设有可以自由移动的铁板,不过我不知道该找谁来制作这两样东西。另外边上小火炉的铜管和烟囱也是,除开这些金属构件之外,其余部分都已完成。”

罗兰钻进炉子里检查了遍——不得不说,作为原石匠会成员、卡尔·梵伯特的老朋友,洛斯亚在砌筑造诣上确实颇具心得。近两层楼高的干馏塔内壁变化均匀,每块砖的间隙都基本一致,砖缝也是层层交错,连一处直缝都没有,可见其不仅排布能力过人,施工态度也十分认真。要知道即使用同一张图纸,不同人建出来的成品也可能大相径庭。

“干得不错,”他检查完后赞许道,“铁门和铁板我会安排人铸造的,之后你只用在它的迎火面上覆盖好耐火砖就行。”

“陛下,”洛斯亚迟疑了下说道,“您能告诉我,这座炉子是如何运作的吗?”

“怎么,你也想成为一名炼焦工人吗?”罗兰打趣道。

“当然不,”对方连忙摇头,“我以前从来没有建过这么奇怪的炉窑,所以图纸上描述不详的地方,我只能靠猜测的来做。如果能知道它的具体用法和功能,建造第二座时不单能完成得更快,一些拿捏不定的地方我也可以进行改进。”

原来如此,罗兰笑道,“这类炉窑主要用于干馏煤炭,你应该见过木炭是如何烧成的吧?这个也大同小异,只不过规模要更大一些。下层燃烧,上层烘烤,填料都是煤炭。”

“用煤炭烤煤炭?”洛斯亚讶异道。

“没错,煤炭经过干馏后,能转化成焦炭,烧起来温度更高,是炼钢的好燃料。除此之外,干馏过程中还会产生数种副产品,塔壁上的管道就是用来收集它们的,而不是排气的烟囱。”

“那……为什么炉子边上还要建造一个小火炉?”

“干馏时上层不能留有空气,不然煤炭就会直接烧起来,”罗兰指向两座炉间预留的孔洞,“小火炉中煅烧的石灰石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你可以理解为一种无法燃烧的气体……”

“陛下,我知道这个,”洛斯亚接道,“夜间课里有教到这一部分。”

“那就简单了,”罗兰顿感欣慰,看来普及教育工作正在书卷的努力下一点点拓宽内容,“二氧化碳会通过管道进入炉窑上层,把空气全部排挤出去,这样煤炭才能达到干馏效果。至于石灰石,就是那些用来烧制水泥的灰白色石头,北坡山上到处都是。”

……

考察完干馏一号塔,顺着原路返回时,他在炉窑区旁停留了片刻。

单看眼前这幅忙碌的场景,罗兰心中不免有些激荡。只见各式各样的砖炉并排而立,乍看起来就像是一座齐整的红色森林,森林上方升起数十道烟柱,灰的、白的、黑的交缠在一起,与穿着朴素的工人和落后的器具共同构成了极具时代感的画面。十多台蒸汽机正发出轰隆隆的嗡鸣,牵引着传送带将一块块原料和木炭送入高炉之中;轨道系统也从矿洞铺设到了此处,一辆辆小矿车奔行于两地之间,铁矿转运速度早已今非昔比。

等到炼钢厂和锻造厂建设完毕后,此地必然会成为无冬城的另一个核心场所——从矿石开采到冶炼成钢,再从钢材转化为各种原料送往加工厂,工业之花将在此孕育而生,从此赋予了人类超凡脱俗的力量,也让他们拥有了战胜一切的勇气。

第五百六十九章 权力的威胁

随着残缺的春季走到尾声,夏天即将到来之际,无冬城的人口增长迎来了第一个爆发式的高峰。

派人前往东南两地招揽流民的行动开始收到成效——有了上一年的经验,这次各路使者团队的招揽效率大幅提高,每天都有好几百人在赤水城和柳叶镇汇聚,等待西境的船只将他们接往传闻中富足安稳的无冬城。

为了将这些人安置妥当,市政厅还委托商人在汇集地点租借了暂时的营房,并且免费提供粥水,以免流民在抵达西境之前出现意外。

边陲区码头成了城市最繁忙的地带,九成警力都用来维持秩序和登记人口,检疫关卡前总是排满了长队,负责管理户口的官员将蜂拥而至的流民划分成数个大类,再把他们按类别迁入河边板房、城西窑洞和正式住宅中。

为此,忙得不可开交的市政大厅里每天都给人一种鸡飞狗跳的感觉。

“赤水城的三艘帆船刚到了码头,一共一百二十六人,桅杆上挂的蓝色旗,负责人是巴布!”

“又来?这是今天第几批了?”

“第四批还是第五批?反正别抱怨了,快去接船吧!”

“对了,接替巴布前往赤水城的是谁?”

“是我!等等,马上就好!”

“记得带上香皂,那儿可没有卖的!”

听着办公室外嘈杂的交谈声,巴罗夫却有些愁眉不展,他倒不是嫌事多,如果在平时,市政厅的工作越繁忙,他的心情只会越愉悦。

但最近,情况变得复杂起来。

原因就在于伊蒂丝·康德。

“总管大人,司法部又向我们催人了!”一名助手走进办公室,“卡特阁下要求再招募一百人作为后备警员,他说再不增加人手,城市里的治安就要顾不过来了,到时候陛下若问起此事,我们也逃不脱责任。”

啧,不就是靠着自己身为首席骑士,在陛下面前好说话么,像这种小事,他现在根本无暇顾及。一边草拟着文件,巴罗夫头也不抬道,“先放在桌上吧,我稍后会处理的。”

“是!”

助手刚关上门,他的耳边立刻响起了伊蒂丝的声音,“这是涉及招募令的内容吧?既然你忙不过来,我帮你看看好了。”

果然来了!巴罗夫在心里呻吟了一声,而且连敬语都没用!

当然,对方贵为北境公爵之女,在身分上确实高出他许多,直到成为真正的国王之手前,她都可以无须使用尊称,直接叫出自己的名字,但他好歹也算是这位大小姐的半个导师吧?毕竟陛下把伊蒂丝安排到总管办公室来,是作为助手学习市政厅部门构架以及政务处理过程的,然而她现在似乎并不这么认为。

“嗯……也行。”他不情不愿地说道。

就算心里再无奈,康德小姐的言行也谈不上任何错误,他若是一味拒绝,被传到陛下耳边,那才叫说不上理。这种关键时候,无论如何都不能给陛下留下不好的印象。

他绝不会忘记,罗兰·温布顿可是能洞察人心的魔王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