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主角光环是我的_109(1/2)

“但是,他等不了,对吗?”

“……”袁成书不知道该怎么宽慰他,“在这之前,我每周给他施针,毒能拔出一点是一点。这附近有一处山泉,烧开了每周泡那么个三四次,也是有大益处的。”

“……”

袁成书看他那样是没有心思看卷子了,就自己拿起那叠纸看了起来。

“咦,这份答卷有意思,几乎跟王爷那天列出来的差不多了,先说出楚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再提出解决对策,而且更详细。你看这一条,他直截了当地提出整个楚郡‘重商轻农’风气很浓,再这样下去恐怕就要面临地无人可耕的情况,到时候我们就要去别的地方采购粮食,而这不仅耗时间力,于钱财上面也是不小的负担。”

“巧了,今天阿行回来也正跟我说起农事上的事,他说可以利用洪涝时从上游冲下来的水将它们引到平原灌溉农田。但如果连田地都没有人耕作了……”

“这是个大问题……”

“你不说这上面提了解决对策?”

“对哦,”袁成书一愣,低头看手中的纸,“唔,让百姓主动要求耕作吗?”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百姓不愿意耕作,有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洪灾肆虐,他们不想让一年的心血毁于一旦。再加上丹阳临海,一些海产、海盐生意就这样兴起了,百姓们尝到了甜头,自然就不愿再过苦哈哈的劳作生活。

“给我看看。”

慕鹤轩接过他手中的“答卷”,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这上面说得很详细,他罗列了三点。

一是会造成如今这种形势的原因,与慕鹤轩心中所想相吻合。

但第二点他竟列出了楚郡目前的田亩数和百姓的数目,这就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了。第三点就是重中之重——解决对策了。

他在里面说可效仿前朝“均田制”,将尚未开荒的良田分给百姓所有,连奴婢、游民都可以分得一份。用来分配的田地必须是地势较高,不易受到洪涝灾害的。当然如果明年“丹阳渠”真正发挥作用的话,那么就不用考虑这么多了。

所以丹阳渠是此事能成的前提……

“此人很有见地,最难得的是肯实地查证。你明天叫他来见我。”

“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