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1/2)

的少妇走到丈夫的面前,娓言倾诉着离别之情,泪珠夺眶而出,抽泣之声令睹者为之动容,更激起唐高宗的无限怜爱之情,使他凄然泪下。

望着这旧情浓烈的场面,一个计谋在王皇后心中油然而生。

这个令唐高宗动情的少妇便是现在大名鼎鼎的武则天。

她是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东)人。

父亲武士彟早年做木材生意致富,结识了当时担任太原留守的李渊。

李渊起兵反隋时,任命他为行军府司铠将军,随军到了长安。

李渊称帝以后,他作为开国功臣之一,被任命为工部尚书,官居三品,爵封三等。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名门出身,其父杨达是隋朝宗室,曾经做过宰相。

武士彟与杨氏的结合,还是李渊亲自保的媒。

由于这一特殊的原因,武则天从小就得以在上流社会中混迹。

但由于当时一个人的门阀高低,是以父族的出身为依据的。

因此她又常常被人鄙视。

这就养成了她的独特的性格。

她向往至高无上的权力,她要改变自己的家族地位。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听说武则天长得漂亮,便把她召入宫中,立为才人,赐号“武媚”这一年武则天才十四岁。

母亲杨氏听说女儿被选入宫,知道这意味着母女从此便天各一方,因此痛哭不已。

可是,武则天却认为这是一个显声扬名的大好机会。

从十四岁到二十六岁,武则天一直在后宫陪侍着比自己大二十四岁的唐太宗。

这十二年的芳华在宫中悄悄地流逝了。

唐太宗对她倒是很宠幸,常常把她留在自己的身边。

但是,也不过是把她当作一件有血有肉的玩物,拿来供自己享用而已。

而武则天呢,则是想通过这位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后宫十二年,武则天一直是个才人,正四品的内官。

这离她的追求,相距甚远。

而唐太宗晚年又体弱多病,看来依靠他是不行了。

不甘寂寞的武则天,又把眼睛盯住了李唐王朝的下一代。

当太子李治前来探视父病的时候,她便用自己的色相勾住了了这位未来的皇帝。

这样,两个年龄相近而辈分有别的年轻人,相互之间便产生了一种难以言状的感情。

然而,在那种伦理极重的时代,他们只能在心中暗暗地相爱或偷情,而别无其他道路可走。

唐太宗死后,凡未生育过的侍妾一律被送进感业寺当尼姑。

武则天当然也不能例外,被迫剃去秀发,去陪伴青灯古佛去了。

如今意外重逢,唐高宗看到曾令自己动情的美人秀发皆无,愁容满面,不禁黯然神伤。

武则天想到自己多舛的命运,更是不胜凄楚。

这一幕,王皇后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回宫后,她一面偷偷地派人转告武则天蓄发,一面劝说丈夫接武则天入宫。

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武则天入宫削夺萧妃的专宠,以解她对萧妃的心头之恨。

王皇后的想法正中唐高宗的下怀。

不久,武则天就回到宫中,被唐高宗封为昭仪(正二品的内官)两人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武则天很聪明,又很会耍手腕。

刚回宫的时候,她对王皇后十分谦恭,很快便取得了王皇后的信任。

王皇后在唐高宗面前时常夸赞武则天的才能和为人。

王皇后的心愿倒很快便得到了满足,唐高宗果然不再专情于萧妃。

但是,唐高宗却宠爱起武则天来。

两个人很快便好得如胶似漆,形影不离。

王皇后做梦也没有想到,她的悲惨命运从这时候起便一步步开始了。

唐高宗对王皇后与萧妃的情爱,被武则天一起夺走了。

于是,三角争爱的斗争开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