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2)

由于有了肌肤之亲,两人的关系更是加速发展。

很快地,两方家长先在杭州见了面,然后是镇馨的父母坐我的车赶到宁波拜访。

最后约上了付云冬和刘璐这对媒人一起吃了顿饭,算作订婚。

当时,两家大人在酒桌上谈了各自对我们结婚的看法和要求。

在付云冬和刘璐夫妇的斡旋下,两方父母倒是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没有对对方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

我也抖机灵,为了赢得镇馨父母的好感,主动提出要尽快在宁波为他们老两口张罗买房一事。

镇馨的妈妈看样子对我的提议很是满意,不等镇馨的爸爸开口,就积极响应:“那敢情好。

我们两口子就镇馨这么一个女儿,活这大半辈子不就是为了守着她一个嘛。

我们挨你们住得近些,日后你们有了孩子,我们也方便照应。

我看小戚这孩子的话有道理,我举双手赞成。

”镇馨的爸爸白了老伴一眼,口气略带生硬的说道:“你赞成是你的意思,不能代表我的意见。

”镇馨的妈妈捅了一下老伴,小声嘟囔道:“你什么意思啊,在这个场合这么说合适吗?这也是小戚的好意,你不要给泼凉水。

”“我没泼凉水,是你嘴太快,说话不走脑子。

”镇馨的爸爸,我未来的老岳父硬邦邦地回敬老伴道。

他这句话一出口,就让酒桌上的众人顿时都哑口无言、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我也是端着酒杯傻了眼,不明白镇馨的爸爸这么说话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过了好一会儿,还是刘璐反应快,端起酒杯,借着敬镇馨爸爸酒的机会,这样劝说他道:“镇叔,我不知道您老是怎么想的,但是我认为您老这么说肯定有它的道理。

今天是镇馨、戚彦君的订婚日,是这小两口的好日子,应该喜庆些。

我们大家有想法不要紧,下去再细商量。

只要抱着求同存异的想法,没有什么事不好办的。

镇叔、镇婶,你二老觉得我说的在理不在理?”镇馨的妈妈赶紧随声附和,镇馨的爸爸却扶了扶眼镜,一本正经地说道:“小璐啊,你上学时也经常和馨儿跑我们家,就和我家的闺女似的,你应该知道叔的性格和脾气。

不是我不领小戚的情,我是说小戚和我家馨儿还没结婚呢,他们俩张罗准备结婚的事也够他们忙一阵子的,我们老两口给他们添什么乱呢。

再者说,两人刚结婚,磨合还得一阵子功夫,我们老两口离着他们近了,难免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

还是等他们彼此熟悉了、稳定了,再说我们老两口迁居宁波的事吧。

何况,我家在杭州定居好几代了,亲戚朋友都在那里,冷不丁搬到宁波,杭州那边的人也不好轻易抛下,两难啊!”镇馨父亲的话貌似很有道理,也得体,但镇馨的妈妈却没好气道:“切!杭州那边的亲戚朋友再亲,能有自己家的闺女亲啊?你这话说的口不应心。

”“原来是这样啊,还是镇叔想得远、想得深,我们当晚辈的没您老有想法,会关心年轻人。

来来来,大家一同举杯,祝在座的长辈健康长寿、笑口常开,我们小辈先干为敬。

”刘璐善于应付场面,前后几句话就把酒桌上尴尬的气氛化解了,众人重新投入笑语喧天之中。

宴后,有些不放心的我悄悄问了镇馨,她爸爸的真实意思到底是什么。

镇馨倒是用习以为常的口气宽慰我道:“我爸就是那脾气,不喜欢自己的老婆当众抢他的风头,把他是一家之主的地位忽略了。

告诉你吧,我长得像我妈妈,但是我的脾气性格随我爸爸,你以后要做好心理准备哦。

还有,结婚以后必须我当家做主,你只有俯首帖耳听差遣的份!”听镇馨这么一说,我心里不免戴了顶愁帽:我未来的老岳父看样子很有心机,那镇馨随了她父亲,岂不是也心机颇深,但愿结婚后她不和我玩心眼为好。

镇馨的父母到现在都没有搬迁到宁波,还居住在杭州。

只是我和镇馨有了孩子后,她的妈妈赶到我们家住下来,整日忙着伺候女儿和外孙。

镇馨的爸爸只是在孩子出生的那几天赶来,等孩子一落地没几天,他就以看家为由又返回了杭州,多少让人感觉他有点冷漠不近人情。

第二十七章难言之隐(一)戚彦君在我的家里,絮絮叨叨地向我大谈他和镇馨相识、相恋的经过,如数家珍。

可见他嘴上对妻子虽有不满,但是心里还是割舍不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