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4(2/2)

吴贞急得抓耳挠腮,暗自寻思:“莫非她们姊妹二人留下她玩耍?”心里虽想到宫中打听,却又不敢不遵从宫规。

但他仍是不死心,来到宁安门外,向出宫办事的太监查讯,但大多都不知道,正感无奈,恰巧远远看见一名小太监走出来,吴贞眼尖,一眼便认出他来,竟是常到自己家来送御赐物品的太监。

吴贞当下走上前去,招呼他道:“这位公公请留步。

”这名小太监抬起头来,认得是国舅爷吴贞,便即哈腰打个千儿,问道:“不知国舅爷叫奴才有何事?”吴贞一声不响,一把拉他到僻静处,掏出一锭银子塞到他手中,说道:“一点儿小意思,给公公买糕点吃。

”小太监极难见得银子,骤见一大锭银子握在手中,不由眉开眼笑,说道:“奴才无功不受禄,怎好受国舅爷的赏赐。

”吴贞笑道:“这算得什么,公公只管收下便是,我还有一事要烦劳公公呢。

”小太监乍听之下,心中已猜上几分,遂收下银子,笑问道:“不知国舅爷有什么吩咐,奴才立即去办。

”吴贞道:“其实没什么大事,只想问公公一句话,我内人进宫见惠妃娘娘,见这么久还没出宫,究竟她现在宫里干什么?”那小太监早已心中有底,但还是佯作一惊,半晌说不出话来。

吴贞见状,知道内里必有蹊跷,心头更急,再陶出一锭银子,硬塞入他手中,低声道:“公公无须疑虑,尽可直说,我决不会为难公公的。

”小太监想了一想,便道:“奴才只好老实直说了,国舅夫人自那日进宫后,直到现在,仍住在宫里呢!”吴贞道:“这个我知道,但她在宫中老不出来,却是为何?”小太监又犹豫了一会,呐呐道:“依奴才看,国舅夫人恐怕一时半晌是不会出宫了。

”吴贞听得心头一惊,连忙问道:“这话怎么讲?”小太监凑近身来,低声道:“奴才看见国舅夫人和皇上……天天在永寿宫饮酒取乐,不时吴美人和惠妃也会在场。

”吴贞顿时脑里轰一声响,又问道:“他们……他们是否很亲热?”小太监见问,只好点了点头。

吴贞看见,直气得眼中冒火,七窍生烟,愤道:“简直无耻!皇上竟会做出夺人妻妹这等事来,我吴贞不出这口气,誓不为人。

”吴贞这一声大喊,把个小太监吓得跳了起来,一脸土色,慌忙说道:“国舅请息怒,你这样大叫大闹,没的给人听了去,岂不连累了奴才么?”经小太监一说,才记起离皇宫不远,若惹得人注意,难保不闯出祸来,当即忍往怒气,说道:“多谢公公直言,有时间咱们再谈。

”小太监忙说不用谢,一溜烟的跑了。

吴贞气冲冲的回到国舅府,真个坐不住,站不稳,不住在厅子上踱来踱来,想到气愤处,便拍桌跺脚,大骂起来,立时把家仆丫鬟吓得四散躲藏,免得惹祸招灾。

正在他盛怒之际,忽听得家人禀报,左将军傅友仁在前厅候见。

吴贞听是傅姚的父亲到来,当下出去相见。

两人寒暄一番,仆人献上茶,接着谈了一些闲话,自不免说到傅姚和吴倚翠的事。

然而,傅友仁却全不介意,竟一语带过,拨开了话题。

傅友仁的兄长,正是当年太子太师傅友德之弟,傅友德乃明朝开国功臣,是个著名的勇将。

曾与朱元璋参加反元起事。

鄱阳湖一战,他以轻舟挫陈友谅前锋,复带伤迎击陈军于泾江口,获胜后进军武昌,授雄武卫指挥使。

转战江淮之地,战功卓着。

洪武十七年,晋封颖国公。

数征西北,斩获甚众,后以功加太子太师。

而傅友仁自傅友德死后,封为左将军。

傅吴两家俱为武将,素来友好。

这时听傅友仁道:“看来吴老弟脸色不大好,莫非有何难事不成?”吴贞摇头道:“并无什么事,只是为府内的家务事cào心,实让傅大哥见笑了。

”傅友仁微微笑道:“正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吴老弟也不必着急上火。

若要说气恼的事,还多着呢。

”吴贞眉头一皱,问道:“不知傅大哥所说何事?”傅友仁长叹一声:“我所说的,便正是当今皇上,这些年来,朝上文武百官,开国功臣,真的是贬的贬,杀的杀,当初丞相刘基被贬,左丞相汪广洋被诛,后又是蓝玉,害得众臣惶惶不可终日。

唉!我这一颗脑袋,恐怕也保不了多久。

”吴贞前时正气在头上,现听完他这番话,无疑是火上加油,当下骂道:“简直是昏君,不仅杀忠臣,还……还……不说了……”他本想大骂下去,但说了一半,便即发觉不妥,闭言不语。

傅友仁久历官场,是何等jīng明的人物,一见吴贞的举止,即晓得吴贞已对皇上抱有成见,瞧来还有什么难言之隐,却知不便追问,彼此谈了一会,便起身告辞,并将此事告知胡惟庸。

胡惟庸此人,本是算命先生出生,安徽定远人士,后历任主簿、知县、通判、佥事等官。

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权倾四野。

此人生得一副怪相,他个子极矮,三角眼、扫帚眉,长得尖嘴猴腮。

这些年来,他眼见多个开国功臣一一被贬被诛,不免在旁兔死狐悲,但又恐怕朱元璋会向他开力,便暗里勾结韩国公李善长、左将军叶升、都督王肇兴、员外郎吴焕、御史徐敬等人,在朝中收买人心,密谋叛乱。

打算杀了朱元璋,自立为帝。

胡惟庸在家中除暗藏近千家将外,并收买不少江湖高手,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只待时机成熟,便即杀进官去。

便在这时,忽闻伙伴傅友仁的密报,得知吴贞也起异心,不由大喜过望。

他知吴贞掌管京城军事防务,手握禁宫兵权,若能把他纳入麾下,对自己大有帮助,隔日便将吴贞邀至府中。

胡惟庸殷勤招待,挽着吴贞步入厅中,说道:“老夫早闻吴将军英勇仁侠,好生敬仰,本早想拜会,但知吴将军军务繁忙,不好打扰,恰巧亲属从关外捎来鹿肉熊掌,想起吴将军,只好冒昧请将军过府小聚,顺便品尝一下。

”说着间二人已经就坐,胡惟庸亲自为他斟上茅台老酒,大家敬了一杯。

吴贞见胡惟庸热情招待,心中已知必定有事,但他是个粗人武夫,一时间却难以猜度他的用意,便道:“胡太师盛情款待,实教吴某人汗颜,只是近日末将胃口实在不好,正是吃不知其味,胡太师莫怪。

”胡惟庸呵呵笑道:“吴将军忙于工作,方至体内火气旺盛,胃口全无。

咱们不妨先喝一口酒,这芧台老酒最是败火的。

”话后把盏先饮一杯。

吴贞正当心情烦躁,见得有酒,那有不喝之理,当下一声多谢,遂一口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