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2)

“喏。”

君厌从怀里掏出四个白纸裹着的白面大馒头放在中间,示意赵呁砚吃。

“总算有火了,今儿碰上个老伯借了灯笼、又借了锅,可真是赶巧了,有得吃又温暖,好久没这样恣意了。”

君厌一脸满足,左手拿了根细树枝,右手潇洒地将馒头一抛,孩子气地耍了个花样,用细树枝往上面的方向一戳,一个巧劲儿便将馒头插在树枝上了。

这些小物件都是路上见着顺手拿的,他也不敢跟赵呁砚说,那迂腐书生,定要数落他半晌,反正用完之后就还回去了,有的借有的还,也不算偷。

又把馒头放在火上烤,不多时,表面便微微焦软下来。

另一边赵呁砚却是大相径庭,仍是慢条斯理的,将馒头拿出来,小片小片地撕着吃,旁边放着水壶,渴了便喝,明明是正常的吃法,但一对比君厌,却显得十分斯文秀气。

“你也不嫌干得紧,烤馒头别提多香了......听小爷我的,不骗你。”

君厌嗤笑一声,建议道。

“不必,这样吃挺好的。”

“算了,懒得管你,你这做派,家里莫不是什么乡绅人家?”

君厌问道。

“不是,只是寻常人家罢了。”

赵呁砚眼帘微垂,遮住眼中明明灭灭的光。

君厌也不想多问,反正赵呁砚不交心,现下先把那小乞丐顾好了。

一时间,两人又陷入熟悉的沉默中,只有柴火噼里啪啦的声音,墙上映着巨大的张牙舞爪的影子。

“嗒嗒嗒......”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有人。”

习武之人耳朵甚是灵敏,君厌首先发现,话一出口,两人都顿住,仔细探耳去听。

“人数不下五人。”

君厌沉着脸道,与赵呁砚对视一眼,双方表情都凝重得很。

虽不知这么多人来这郊外作甚,最怕便是匪子,他一个人对五六个人,尚能应付,但拖着个病着的乞丐和书生,就变得很没有把握,君厌默不作声地观察着庙里,确实又没有可以躲藏的地方,只能祈愿来的不是匪子......

正想着,门便被大力一推。

一批黑衣灰袍的人冲进来,有序地四散开来,转瞬便将他们三人包围起来,突然鱼贯而入这么多人,显得小庙子更加憋窄。

为首的人一脸凶相,凌厉的眼神逡巡着两人。

“你二人是谁?来自何处?去往何处?”

声大如钟,不怒自威。

“我......”

君厌刚要回答便被赵呁砚按住,余光对视了一瞬,便止了口,便听赵呁砚道:“启禀大人,我乃赵呁砚,这是我弟弟赵呁安,打淮阳来,为进皇城赶考。”

说完,赵呁砚恭敬一揖,那为首的头子才缓下神色。

“哦?原来是两位才子,多有冒犯。”

话说得歉意,脸上的神情却仍是像审问犯人似的,眼神鹰一般死死地盯着他们。

“才子不敢当,我们二人不过读了点书,堪不得才子之名。”

赵呁砚微弓着身子,脸上带着谄媚的笑,旁边的君厌心里惊讶这厮的变脸速度,又恐露了情绪惹疑,忙低下头去,作恭敬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