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创业手札_分节阅读_82(1/2)

她的目光透过窗户,望进了头顶那片蔚蓝的天空中,一项项的计划,已经在她的脑海中渐渐成形。

作者有话要说:美国那个蜂鸟无人机是真的,其他随便看看就好。

感觉我这章都快成科幻章了,还预测起未来了(虽然都是瞎编的)

感觉技术章看的人会少,所以今天留言哒小萌物都是真爱啊~(づ ̄ 3 ̄)づ

第53章 工蜂

一切都犹如机械厂中的齿轮一样转动着。

掩盖在六大生产厂之后,高端材料加工厂、无线电技术研究部以及超微型无人扑翼机研制厂都在以极快的速度成长着。

虽然它们的规模远远比不上那几家早已公之于众的厂子,每家厂子的参与者只有几人到十几人不等,但恰恰是这三家秘密厂家,掌握着如今国内外最为尖端的技术。

如今,就连柏家都不知道这三家工厂——或者说是科研部的存在。也许在得知顾氏工厂研究出“喜鹊”之后,柏家能够猜到顾舒晗的手中还有更深层次的技术,但具体的情况,除了这三家工厂的参与者以外,不会有人知道。

“顾小姐,‘工蜂’计划有进展了。”在顾舒晗与柏煜的谈话结束后不久,超微型无人扑翼机研制厂的负责人钟易然来到了顾舒晗的面前,四十出头的他满脸疲惫,可脸上却是止不住的兴奋,他献宝似的将自己等人的作品递到了顾舒晗的面前。

顾舒晗仔细地打量了那只外形看上去与蜜蜂相差无几的、只是比普通蜜蜂大了一号的‘工蜂’,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很好,你们能够这么快就突破瓶颈,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到了这种体型,想要在不影响实际功能的情况下进一步缩小扑翼机的体积,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不仅对材料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加工处理这一块,也很有难度。

在顾舒晗最初的设想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是制造出与普通体型的小鸟相仿的无人扑翼机,接着再不断改进技术,缩小这些“监控器”的体型,让它们变得像昆虫一样大,最后,生产出蚂蚁那样的“监控器”。

体型越小,意味着目标越小,越容易躲藏。

日后若是发射了人造卫星,也可以通过卫星监测获得一些信息。不过,这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先不说顾舒晗对于这些不是事事皆,就算她清楚地知道所有的原理和理论,想要把这些理论化为现实,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当前也只能做好当前能做的事。

“这只‘工蜂’虽然大体上制作成功了,可细节上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改进,比如说它的体型,是不是还可以再缩小一些?我知道,能够做到目前这种程度,对于大家而言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如果想要正式把‘工蜂’投入使用,这种体型是不可行的。除了监视监听、发信号的功能之外,这些仿真生物最重要的就是‘仿真’,以此来确保其隐蔽性。如果不能够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入侵敌营,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还有,这种构造的‘工蜂’,信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由于体型的缩小,为其带来了许多弊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仍需要继续努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