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节(2/2)

最主要的是这位是真的厉害,钱丞相也挺迷信的,他现在觉得天下大势一半在他们王上手中,另外一半就在韩熠手里。

这两位和在一起那就是天下无敌,必须回来啊。

虽然大庶长已经抢了先机,但钱丞相还是找到了地方补充说道:“我们三番两次要求楚太子为质子只怕已经引起了楚王的怀疑,现在需要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万一因为我们的态度让楚王怀疑中书令的身份,那就得不偿失了。”

颜徵撑着下巴懒洋洋地点了点头说道:“有道理,那诸位爱卿怎么看?”

诸位爱卿比较茫然,卫尉小心翼翼说道:“其实想要让中书令回来,也未必非要用质子的借口。”

颜徵听后颇为感兴趣:“哦?怎么说?”

卫尉搓了搓手说道:“反正都是要和谈的,楚王这次必然不会出面,其他人分量不够,那就必须让楚太子来了,等到和谈的时候,我们把楚太子掳走不就行了。”

反正韩熠肯定是愿意的,里应外合,带不走才是问题好吧?

颜徵:……

卫尉说完以后抬头看了一眼四周,结果发现大家都用一种“原来你是这样的人”的眼神在看着他。

卫尉一时之间颇有些不好意思,看了一眼显然也很意外的颜徵说道:“当然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楚国若是拼死不同意,那只怕还要拖下去,我听说韩地那边要进入第二季种植阶段了,通远伯一个人好像有些忙不过来,而且科举的那些士人,他没有权力安排,一直拖着,似乎也有了许多怨言,再这样下去刚刚平稳下来的韩地只怕会出问题啊。”

颜徵听后十分开心,之前他一直比较任性就是要韩熠回来,也不想找理由了。

毕竟他找了很多理由都被反驳过,到后来干脆就是:寡人就要他回来,你们不同意?不同意就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

为此他甚至真的罢了两个官员,这也是大庶长跟钱丞相两个人十分上道的原因。

他们两个地位高是高,说起来也很重要的样子,但实际上并不是无可替代。

说白了,如今的秦国越来越强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秦国当官,除了韩熠这样功勋卓著手段百出的人,或者像是蒙翱这样战功赫赫的人,其他人都是可以替代的。

所以颜徵就算任性,他们也要顶着下面人的指指点点顺着颜徵的性子,他们心里也苦啊。

现在好了,卫尉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理由,颜徵不用背负昏君的骂名,他们也不用在被说成是庸官。

颜徵十分开心说道:“这个办法好,寡人喜欢。”

能动手就别多废话,这可太符合他的行事作风了。

颜徵这个人并不是特别注重风评,如果真是这样,他就不可能将太后软禁在行宫到现在都没放出来。

至于那些天天嘟嘟囔囔说他不孝的人,他也不去理会,反正没人敢当他的面说,至于敢当他面说的人……他都给送到行宫去陪太后了。

这些人不是同情太后吗?不是觉得太后可怜吗?那你们就去陪着太后一起玩吧,毕竟人多热闹,太后就没那么可怜了。

自从他送了点人进去之后,就再没有人敢说他不孝什么的了。

民间的风评,他觉得韩熠有一句话说得对:只要老百姓能够吃饱穿暖,他就已经值得被歌功颂德了。

实际上在这个时代也的确不能要求太高。

大庶长和钱丞相也没觉得有什么,强国就是有这样的底气,就算抢了又怎么样?

哎,有本事你打回来啊。

不过大庶长还是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若是想让楚国派出太子和谈,那我们这边也要派个身份差不多的去啊。”

秦国现在……没有太子,颜徵还这么年轻,哪儿来的太子啊。

颜徵倒是很淡定:“让海舻君去。”

众人:?????

大家愣了一下之后,才想起来他们的王上还有一个亲生的弟弟海舻君呢。

只不过这些年,海舻君就仿佛真的喜欢上了海上的生活,在韩熠发现的那座海岛上不肯下来,除了经常往王城和韩城运送一些海鲜,或者稀奇的珊瑚珍珠之类的宝物以外,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他两次。

而每一次他回来都能看出来这位黑一个度。

长期在核心之外,海舻君的存在已经无比淡化了,甚至有一些新的官员听到这个名字都要反应一下才能想起来这是谁。

可他也的确是个很好的人选,颜峤的身份地位足够,是秦王唯一的弟弟,再加上秦国是强国,普通公子的地位可能都比得上楚国太子,这样倒也不用担心楚王不让韩熠过来。

钱丞相有些担忧地说道:“可是……海舻君似乎已经喜欢上了海上生活,他未必肯回来啊。”

这些年颜徵也不是没喊过他,随着时间慢慢的流逝,虽然年少时候的一些隔阂还有,但并不代表颜徵愿意看着自己的弟弟每天风餐露宿。

退一万步说,颜峤如今对他没有威胁,他也乐意跟颜峤表演一个兄友弟恭。

只可惜颜峤从小到大被娇惯的没样,连颜徵的话都不听,就看准了他不回去颜徵也拿他没办法。

颜徵听后勾了勾唇角说道:“他一定会回来的。”

他说的很笃定,钱丞相却不太相信,不仅仅是钱丞相,其他人都不怎么相信的样子。

颜徵抬手就给颜峤写了一封信,结果不出他所料,颜峤急吼吼的就回到了王城。

回来的时候身上还带着一身的海腥味,看的颜徵直皱眉。

“你这是什么样子?好好的贵公子不当,偏要去跑海。”

颜峤理直气壮说道:“阿熠哥哥说了海上有很多宝贝,我去寻宝!”

颜徵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货就知道听韩熠的话,真的诏书旨意他未必理会,但韩熠开口他肯定奉为圭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