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逢春_分节阅读_70(2/2)

干活的日子久了,逢春也慢慢清楚府中的一应事务。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媳妇若要管好一大家子,首先得有生活之根本——银子,关于银子,嘉宁长公主府家底十分丰厚,根本无需为银子的来源发愁。

首先,嘉宁长公主地位尊崇,只要她活一年,其名下的陈州赋税,便一直是嘉宁长公主的私房钱,陈州乃富庶之地,几十年的积攒算下来,府中的积蓄可想而知,再者,嘉宁长公主名下还有多处皇庄,姚氏进门之后,又发展了不少商业铺子,都颇有一些盈利。

除长公主老驸马夫妇之外,府中|共有两房人口,两位姜老爷都是官身,各有不菲的俸禄和补贴,他们的俸禄无需孝敬父母,只留着自使即可,逢年过节时,宫中还多有赏赐,另府中办宴时,送礼者更是纷沓而来,总而言之,府里一点也不缺银子。

关于府内的人事和花销,是什么职位,就领多少月例,姜大夫人虽掌管总府务,但孟氏的二房那里,她却是不插手管的,每月只将总花销支到二房,至于孟氏怎么分配,由她自己来安排。

其实,不止孟氏那边是自己做主的模式,韩氏的瑞瑾院,以及逢春的如意苑也一样,每个月初,姜夫人都会按时将各房主子和各房仆从的月例支出来,主子的月例是可以提前使用的,而各房仆从的月例,需要在干完当月的活计之后,才由各房主母发放下去。

长公主府家资富庶,几乎不会出现克扣下人份例的事件,当然,犯错之后的罚俸要除外。

自逢春生下嫤姐儿和晏哥儿后,如意苑每回到的月例,比之前都有所增添,新多出来的部分,一份是嫤姐儿和晏哥儿的月工资,另一份是新拨进如意苑小丫头的月工钱。

逢春搂着俩懵懂无知的小娃娃,十分好笑的叹气——才呱呱落地,什么都不懂的年纪,就能享受高工资的待遇,真是天生好命啊。

“娘,弟弟不玩,又睡……”已经两岁半的嫤姐儿,穿着一身石榴红的小薄袄,叽叽喳喳地给母亲告状,另一旁,晏哥儿趴在松软的团枕上,栽着扎辫子的大脑袋,一脸昏昏欲睡的模样。

韩氏有孕,逢春才帮姜夫人料理家务归来,一进门,就被活泼爱笑的嫤姐儿扑了个满怀,逢春搂着柔软喷香的大闺女,笑眯眯道:“好,好,娘知道了,弟弟又睡懒觉,那娘不在的时候,嫤姐儿乖不乖呀。”

嫤姐儿一扬白嫩的小脸,笑咯咯道:“乖,我乖,我很乖……”

逢春陪女儿玩了会儿,就到了俩孩子吃午饭的时辰,逢春把漂亮儿子刨下暖炕,让小姐弟俩坐在一起吃饭,经过近半年的培养,嫤姐儿和晏哥儿的吃相已好了许多,撒饭和糊脸情况明显减轻,俩孩子吃饭的胃口极好,每次鼓着小脸嚼饭吃的模样,都特别可爱喜庆,逢春时常想扑上去啵一口。

俩孩子吃过饭没多久,姜筠踩着一地艳阳归来。

按照往日养成的习惯,姜筠先和一对小儿女玩闹一阵,再与逢春开始用午饭,午饭后歇息,下午继续去,一日日的生活节奏,基本都是如此往复,虽然枯燥,却十分平静。

九月十二,陶老夫人七十大寿。

这日,逢春很是悉心的打扮自己,因是回娘家拜寿,逢春特意换上一件喜庆的海棠红长袄,上头绣着撒金的缠枝芙蓉花,为陪衬这身衣裳,逢春戴着衔红宝的累金丝偏凤钗,耳垂赤金嵌红珊瑚的环饰,手腕上各佩一对镯子,手指戴了三只戒指,皆为赤金镶宝式。

脸上薄施一层脂粉后,逢春拎着衣摆在姜筠面前转了一圈,笑着问道:“二爷,你瞧我这身装扮如何?”

姜筠弯起唇角:“很好看。”

两人拾妥当后,一起乘车出门,到陶府之时,外客都还没来,来的皆是近亲,逢春和姜筠上前给陶老夫人拜了寿,两人今日来得比较早,陶老夫人明显十分高兴,拜过寿,姜筠一脸温文尔雅的笑道:“今日祖母大寿,本要带嫤姐儿和晏哥儿一起来的,谁知不凑巧,皇上邀我祖母今日进宫叙旧,祖母将两个孩子带进宫里玩了,小婿身为晚辈,也不好拦着,这里给祖母告个罪了。”

陶老夫人连连摆手道:“无妨,无妨。”

逢春和姜筠这边才拜完寿,外边的丫鬟又传报‘七姑奶奶和七姑爷到了’,闻言,逢春面色古怪的抽了抽嘴角,姜筠瞧见了,便悄声问她抖什么脸皮子呀,跟抽筋了似的,逢春小声低回:“四姐夫变成七妹夫,我还是觉着特别怪怪的嘛。”

闻言,姜筠也跟着嘴角一歪——居然想的是这茬。

此时天气微寒,算是深秋时分,而逢瑶却已穿上了厚毛锻袄,自然,颜色也是极喜庆的大红色,缎袄上的图案也很鲜艳,百蝶穿花的样式,再瞧逢瑶的发饰,梳着样式十分繁复的高髻,髻上竖压着一只极大的赤金嵌红宝大钗,耳饰一对硕大的明珠铛,双腕悬着两对沉甸甸的龙凤金镯,一身的珠宝贵气。

韩越走在逢瑶身边,韩逸又跟在韩越的手侧。

一家三口走上前,朝坐在罗汉床里的陶老夫人磕头拜寿,今日是自己喜庆的日子,陶老夫人对谁都是笑眯眯的,受完礼后便叫三人起来,因韩逸算是外重孙辈,陶老夫人还发给他一只装了银锞子的荷包。

“栋哥儿还太小,不方便带出门,等到过年时,栋哥儿再大些,就带回来给祖母瞧瞧。”一身贵妇范儿的逢瑶,面带笑容地对陶老夫人解释道。

陶老夫人颔首点头:“栋哥儿才四个月,身娇体弱的,是该在府里细细养着。”

就这略说话的功夫,逢夏和逢环夫妇也随之而来,屋子里自然又是一番你来我往的客套,不多一会儿,除已快临盆的逢兰之外,陶家姐妹便都到齐了,出嫁的姑娘是娇客,回来娘家时,享受的是贵客待遇,待各位姑爷往外厅去之后,逢夏、逢萍、逢蓉、逢春、逢瑶五姐妹便坐在一处闲话起来。

逢夏来得较晚,不知嫤姐儿和晏哥儿为何没来,便顺口问了逢春一句:“五妹妹,怎么没带嫤姐儿和晏哥儿过来?”

不待逢春开口答话,最早回来的逢蓉已笑道:“不太凑巧,嘉宁长公主今日进宫,将两个小娃娃带进宫里玩去了,咱们这么大岁数了,连皇宫的大门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呢。”能够进皇宫一游的女眷,要么是有品级的诰命夫人,要么是皇亲国戚的女眷,别的妇道人家,想都别想。

逢春也跟着笑:“瞧三姐姐说的,你没见过皇宫的大门,难道我就见过了?跟你一样,我也是俩眼一抹黑呢……祖母和大伯母自是去过的,要不咱们去问一问,也长长眼界?”陶老夫人和曹氏均有诰命在身,凡有节赏的次一日,都要按品大妆进宫谢恩。

逢夏笑着啐道:“你可真是有出息……不是说五妹夫在考科举么,等五妹夫为官当差了,难道还能少了你诰命夫人的身份?你以后有的是机会去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