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68)(2/2)

看了看双拳紧握,身子不住颤抖的涂大勇,丁寿轻声道:「女孩这般对待

,男童呢?」。

「男童……」王六看了看牢房中的二人,含糊不清的说了一句。

「什么?」丁寿追问道,以前王六只说钱广进在南面干了不少缺德事,具

体如何他一直没问,今日也有些好奇。

王六觉得嗓子有些发干,咳了几声才沙哑说道:「做成人熊或人首狗」。

「到底怎么回事?说!」丁寿也有些动容。

「将拐了的男童喂了哑药,浑身用针刺破,趁着血热,将新剥的熊皮或狗

皮盖在孩子身上,人血兽血混合,黏在一起,牢不可分,再教会他们一些杂耍

之术,上街卖艺……」王六也豁出去了,一口气都说了出来。

「采生折割。」涂大勇咬紧牙关,一字一顿道。

「按《大明律》,采生折割者,凌迟处死。钱广进他们死的太便宜了」。

丁寿恨恨往牢壁上捶了一拳。

含恨出拳,整个大牢似乎都晃了几晃,牢外巡视的番子纷纷抽刀涌入,「

滚!」随即又被丁寿一声喝退。

稍稍平息了下胸中怒火,丁寿问道:「你们此次北上,那些孩子如何了?」。

「能卖的卖掉了,不能卖的沉水了」。

「你为何不向老夫禀报?」一向声如洪钟的涂大勇仿佛老了数十岁,嗓音

干枯暗哑,犹如枭啼。

「小的一直被钱广进的心腹盯着,抽不开身,另外……」王六犹豫一番,

道:「钱舵主曾给我们说过,现而今丐帮无主,您老与蓝长老不合,各自拉拢

他还来不及,就算知道了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一大口鲜血吐出,涂大勇直挺挺向后倒去。

「涂长老,醒醒。」丁寿一步抢上,手按命门穴,一股真气就渡了过去,

开玩笑,老家伙死在这,今天不白折腾了。

涂大勇悠悠醒转,忽地嚎啕大哭,「丐帮列祖列宗啊,弟子涂大勇忝为传

功长老,却无力整肃帮中弟子,致使帮众分裂,不肖弟子荼毒百姓,为祸一方

,玷污丐帮侠义声名,弟子百死莫赎啊!!!」。

「涂长老节哀。」丁寿百般劝慰,老儿却动了情,哭起来没完没了。

丁寿无奈,对着王六勾了勾手指,王六将手中长布包裹递上,解开包袱皮

,「您老且住悲声,看看这是何物」。

「嗯,这是——」涂大勇吸了吸鼻涕,眼前是一根碧绿晶莹的青翠竹棒,

不相信般地揉了揉眼睛,「绿玉杖,怎会到了你的手里?」伸手欲抢。

「厂卫自有手段,不劳前辈费心。」丁寿侧身避过,将绿玉杖扔给王六,

「前辈与我做个交易如何?」。

涂大勇已不复方才失态,一脸警觉之色,「什么事?若想让丐帮违背侠义

之道,为厂卫张目,你是痴心妄想,老花子宁可不要这绿玉杖」。

「您老想多了,是私事。」丁寿摇头苦笑,厂卫名声真臭,拱手道:「家

兄离家近五载,音讯渺茫,贵帮弟子遍及天下,只请施以援手,打探一二,这

应该不违丐帮侠义之名吧」。

「若是此事的话——」涂大勇点了点头,「我即日传出」青竹令「,令天

下弟子代为寻找令兄」。

「六儿,还不献上。」丁寿扭身唤一旁的王六。

「丐帮五袋弟子王六寻得帮中圣物」绿玉杖「,敬请涂长老勘验。」王六

屈膝奉上。

「好好好,丐帮复兴有望了。」涂大勇老泪盈眶,丐帮无主多年,四分五

裂,如今一统在即,不由老儿喜不自禁,潸然泪下。

「丁大人此番隆情厚谊,丐帮铭感五内,但有一言,不吐不快。」既然承

了人情,涂大勇称呼中也多了几分敬意。

「涂长老请讲。」丁寿道。

「既然发现了绿玉杖踪迹,不知可否见告故萧老帮主遗骨所在,也好由我

丐帮弟子收敛安葬,不使前人埋骨荒野。」涂大勇诚恳道。

老儿到底是想问萧万彻的遗骨还是《万象秘籍》的下落,丁寿心中揣测,

面上淡然一笑:「贵帮信物是机缘巧合于阴山深谷所得,其所在骨头倒是不少

,不过也分不清兽骨人骨」。

「不管如何,总要查找一番才算安心,还望不吝赐告」。

看着涂大勇眼神诚挚,丁寿不置可否,瞥了瞥立在一旁的王六,缓缓道:

「听闻丐帮早有誓言,帮中弟子无论何人,寻得」绿玉杖「者即为丐帮之主…

…」。

涂大勇神色一紧,丁寿呵呵一笑,「不知涂帮主如何奖励这位揭露钱广进

恶行的豪侠弟子呢?」。

面皮紧绷了一阵,涂大勇突然开口道:「丐帮弟子王六听令……」。

「啊?哦,弟子在。」王六先是错愕,随后跪倒听令。

涂大勇高举绿玉杖,朗声道:「丐帮五袋弟子王六,豪侠仗义,嫉恶如仇

,与官府合力诛杀作奸犯科之不肖叛逆,今令其执掌大信分舵……」。

本司胡同的一条小巷。

丁寿呆呆看着一截粉墙出神,又左右看了一下,自语道:「没记错,是这

儿啊,怎么变样了」。

涂大勇那边料理干净后,丁寿就忙着小皇帝托付的事情,本来想着那晚上

倒霉孩子翻出那堵墙后面去寻就是,朱厚照麻烦在于不能明说,他可没这些顾

忌,唯一可虑的是据说那女子还有丈夫,这都是小事,丁二爷打算给那位头顶

草原的汉子一笔银子打发就是了,若是他不愿,连银子都省了,直接捏个罪名

扔诏狱里去,皆大欢喜。

可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现在有点变味,当时虽是夜里,可还记得这边只是

一片矮墙,几时这般齐整了。

丁寿正愁苦地摸不着头脑,巷子一端却来了几个人,当先一人远远唤道:

「丁兄,别来无恙啊」。

听了声音便知来人是谁,丁寿无奈回身施礼:「焦兄安好」。

焦黄中连连称好,「听闻丁兄回京,未及拜见,不想今日恰逢其会,也是

有缘」。

呸,你们几个家伙整日都快住在本司和勾阑两个胡同里了,哪辈子会有空

去见我,丁寿心中吐槽,还是点头微笑:「劳诸位挂念了」。

丁寿又疑惑道:「几位兄台这是……」宜春院正门在前面呢,这几个小子

转到这里来干嘛。

哈哈一笑,拉着丁寿走了几步,来到一处角门前,焦黄中举手拍门,对丁

寿解释道:「丁兄有所不知,我们整日出入风月之所总是有碍风评,恰好顺卿

为苏三姑娘修了这处花园,便在僻静处开了侧门,也方便来往」。

「这园子是宜春院的?」。

丁寿还想再问,角门大开,闪出一个犹带稚气的俏丽小丫鬟,「几位公子

爷到了,里面请」。

焦黄中踏步而入,「坠儿,顺卿何在?」。

「三姐夫早在水榭备了酒宴,只等几位爷入席。」名唤坠儿的丫鬟脆生生

答道。

「来来,吾等不要让顺卿久等。」焦黄中呼朋唤友,几人鱼贯而入。

月影西斜,枝影婆娑。

水榭之内,轻歌曼舞,玉堂春与雪里梅合演着前朝才子关汉卿的《拜月亭

》。

酒席之上,推杯换盏,焦黄中会和刘鹤年等人对着当中王朝儒频频劝酒。

丁寿咬着拳头,满面苦色,不知人还要从何处找起。

「丁兄可是有心事?」杨慎在一旁察言观色,出口问道。

「啊?无事,用修多心了。」丁寿强笑道。

「顺卿,美人与归,一床两好,这温柔乡的滋味销魂吧?」韩守愚将两手

食指并在一起,向着王朝儒揶揄道。

王朝儒干笑一声,没有作答,面上神情比之丁寿还要不自然。

「诶呦喂,就说喜鹊今早吱吱叫个不停,原来是有贵客登门。」一秤金挂

着一股香风,步入酒席。

「我说丁大人,前番奴家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之处还请海涵啊。」一秤金

语声娇媚,将那一团丰满柔软依靠在丁寿肩头。

丁寿只觉肩头一酥,扭头笑道:「怎么,苏妈妈还能因为丁某的官身免了

酒钱不成」。

「莫说免了酒钱,只要大人赏脸光顾,便是倒贴奴家也乐意得很呢。」一

秤金眉梢眼角,皆是春意。

丁寿看得心中一动,这娘们勾人得很,莫不是也会媚术,「倒不敢教苏妈

妈破费,只是有些事要请教」。

「丁大人见外了,有话您吩咐就是。」一秤金一扬纱裙,挨着丁寿坐下,

抱着他的胳膊用一对饱满双峰不住挤压。

虽觉这娘们今日殷勤得过了,丁寿还是问道:「前次来时,贵处并无如此

广大,这处院子原本住的是何人?」。

「原来是问这个,据房主说此处原本赁给一对杨姓夫妇,前些日子退租搬

走了,恰好三姐夫要为三姐起园子,就盘下了这块地。」一秤金手挥香帕,解

释道。

「既然两家毗邻而居,苏妈妈可知那对夫妇姓名?做何营生?」丁寿问道。

一秤金拧眉思索:「男人姓杨,女子好像姓……该是姓刘,也是乐工伎户

出身,平日里男子出去帮工唱曲,女人在家里偶尔接些皮肉生意。」随即不屑

一笑:「京师地面上,只靠这些小把戏,活该他们混不下去」。

皇上诶,你让我找的是什么人啊,丁寿挠头,不过心中也兴起了一丝希望

,「这么说这二人教坊司花籍有载?」。

一秤金摇了摇头,「不像,该是别处溢籍出来的」。

丁寿扶额,刚兴起的希望又破灭了,随口问道:「可知他们是哪里人士?」。

果然不出预料,「哪谁晓得,」一秤金如是答道,「不过,京师中不隶三

院的,大抵都是大同那帮坐坛子的婆娘」。

正在饮酒的焦黄中耳朵突然竖了起来,「苏妈妈这里竟然还有那」口外四

绝「的大同婆娘?!怎个从来未见?藏私了不成?」。

「焦兄,何谓」口外四绝「,还请指教一二。」几个浪荡子都来了兴致,

央求焦黄中。

焦黄中洋洋自得,卖弄道:「」四绝「尽在居庸关之北,这一么,便在丁

兄仙乡,名曰」宣府校场「,其纵十里,横四十里,逢巡关御史三年大阅,宣

府、大同、山西三镇将士齐至,也不满校场一角,可称宇内无双,丁兄,此言

可是?」。

丁寿满是糟心事,无心搭理,陪笑一下,算是回应。

「二么,」 焦黄中顿了顿,「几位贤弟可知统万城?」。

「可是五胡乱华时匈奴酋首赫连勃勃所建都城?」家在陕西的韩守愚率先

说道。

「听闻赫连勃勃令大将叱干阿利」蒸土为城「,又以力士持铁锥刺之,入

之一寸,杀工匠,不入,杀力士,以其尸体筑城,如是往复,其城乃成。」杨

慎接口道。

一拍桌子,焦黄中道:「正是,四绝之二便是蔚州城墙,传为唐末李克用

所筑,不但精坚,其瓦石光泽可以照面,便是统万城也有所不及」。

随即又竖起第三根手指,焦黄中继续道:「这三么,便是」朔州营房「,

传为唐将尉迟敬德所建,墙檐外向,行人可以避雨,足见其势」。

「这四么——」焦黄中拖长声音,看着众人,嘿嘿笑道:「就是这大同婆

娘了」。

「大同婆娘有何异处?焦兄当知我蜀中也多出美女。」刘鹤年不以为然道。

「不同,不同,大大不同。」焦黄中连连摆手,「大同为太祖十三子代简

王封地,其娶中山王之女,与太宗份属僚婿,其时代藩实力强盛,与辽、燕二

藩成鼎足之势,故所蓄乐户较他藩也多出数倍,而其驯养女妓之法也有独到之

处……」。

看众人眼神中催促之色,焦黄中笑嘻嘻低声道:「女童自五六岁起便以小

口坛子当凳子来坐,几年练下来,女子阴部便肥大厚实,一旦进入,其中滋味

,啧啧,妙不可言啊」。

众人恍然,刘鹤年不忿道:「果真如此?焦兄是否言过其实?」。

「维新若是不信,可以问问顺卿啊,他是太原人,必定晓得。」焦黄中瞬

间为自己拉了个垫背。

「那是自然,」王朝儒刚开口,便扫见一旁玉堂春神情中的一丝愁苦,马

上改口道:「小弟在南都多年,北地之事自然不晓得」。

焦黄中登时不满,直说王朝儒推脱,几人乱成一团。

「各位仁兄,小弟还有事,便先告辞了。」丁寿起身告罪,离席而去,原

以为在京城里顺手帮小皇帝一把也就是了,怎么一竿子还支到大同去了,还是

溢籍流寓的,老子上哪儿找人去,倒霉催的还要和这些小兔崽子们扯淡,不知

大同婆娘厉害,你找几个试试啊,几十年后带兵打到北京城下的俺答的哥哥怎

么死的,不就是洗劫大同时掠走了几个女妓,昼夜淫乐,没两天就嗨死了么。

「丁大人留步啊。」丁寿还未走出园子,一秤金便风风火火地追了出来,

轻按起伏不定的饱满胸脯,道:「大人何故匆匆而去,可是奴家服侍不周?」。

「在下有事待办,就不叨扰贵处了。」丁寿脚步不停。

「温柔乡里温柔情,切莫无情负良辰。」一秤金莲步轻移,抢在丁寿身前

,「奴家为大人安排几个美人服侍可好?」。

丁寿剑眉一挑,一秤金方才急切间所用步法不凡啊,不露声色的向远处水

榭一指,「妈妈院中的花魁已有主了,还能安排何人啊?」。

吃吃一笑,一秤金依偎到丁寿身前,「宜春院内百花吐艳,还愁找不到一

朵大人满意的花么……」。

摇了摇头,丁寿叹气道:「丁某眼光很高,庸脂俗粉怕是入不了眼,除非

……」。

「除非什么?」一秤金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快要滴出水来。

折扇挑开纱衣,陷入深邃乳沟,丁寿似笑非笑,道:「除非苏妈妈这样的

美人肯屈身就教」。

「哦?」一秤金面上闪过一丝讶色,咯咯笑道:「不想奴家还有此等福气

,若是大人不嫌奴家年老貌丑,奴家暖席以待……」。

粉面微扬,鲜艳红唇微微翘起,丁寿抿唇一笑,捏住一秤金雪白尖尖的下

巴,俯身欲吻,忽然眼角突现一丝寒光。

折扇轻挥,丁寿身子腾空而起,半空中腰身一拧,如同大鸟般掠出了院墙。

一秤金愤愤跺了跺绣鞋,「该死……」。

ps:这章中关于人熊和人首狗的事是发生在清朝的,就记载来看,花子

头犯案在明末还是少数,到了大清就层出不穷,清末最甚,原因也就是那个乞

丐保甲制度,具体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湾湾有人做过的研究。

有朋友说到上章碧螺春的事,顺带提一下,碧螺春名字来源很多,不说别

的,单就皇帝赐名这事就有明朝弘治和正德父子,清朝康熙和乾隆的说法,传

说内容基本一样,区别在于清朝的是皇帝到江南,当地官员进献的,明朝皇帝

没下江南的好运,名字起源都是王鳌丁忧返京时呈现,康熙的说法起源是清人

笔记,当地方志和史上都无此说。明朝起源的说法见《随见录》,地方志中也

有王鳌为碧螺峰题字的记载,到了清朝因年代久远,才又被人题了「碧螺春晓」,考虑最早记载和地方志,个人认为明朝起名说靠谱。至于父子两个到底是

谁起的名,王鳌母亲去世丁忧后回京是成化年,再有一次父亲去世,回京就是

本文发生的时候,所以个人偏向正德。

明朝被后人玩坏了,什么传说都往清朝揽,不只圣祖康熙和题字狂魔乾隆

这些做皇帝的,后面还要写到的六尺巷,还有一些明朝官场轶事,原文不动的

移植到大清头上,也真是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