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齐人家_分节阅读_22(1/2)

这时候院子里是不能呆了,夜里起了风,沙又来了。

灵堂也是布置好了,不能到里面摆桌吃饭,来帮忙的人至少有二十个,八个一桌的话,要坐二桌多才坐得满,这时候管着这些琐事的一个大阿伯一挥手,“摆两桌,大伙挤挤。”

谢慧齐闻信过来的时候,桌子也摆好了。

她摇摇头,差阿菊赶紧把小板凳和长凳都搬进来。

有些人家是一家男女两个主事的都来帮忙了,因为下午有人听到置办东西的人说谢大人明日就进家,就托了人送了包封过来,说明日定会过来给谢大人鞠个躬,再多烧点纸钱,说的人多了,来的人更是多,谢慧齐知道明日阿父进门,肯定不少人来,这准备的东西更是多了,所以又多叫了些相熟人家来帮忙,王伯娘一家二子三孙全过来了不说,还把跟他们家交好的几个壮丁都拉了过来拉碗筷这些东西。

大家着实忙一天了,远的不说,谢慧齐还是把没老辈照顾,留了儿女在家的那几个家里的小不点们都接了过来,跟着他们父母一起吃饭。

摆两桌,哪坐得下。

但这时候也实在是讲究不了太多了,菜上一齐,谢慧齐就留在厨房,把在厨房里还在拾的大娘给赶去也吃顿热乎饭后,就带着红豆和阿菊给打包众人回去的吃食。

还好河西镇就那么大点,今天来帮忙的,十个九个家中她都知道,所以就能根据他们家里的情况给他们拿几个碗。

每个大碗里都是下面压一层厚厚的地瓜米饭,上面就是半碗的菜,也紧紧压着,带回去无论老少都能饱吃一顿。

等他们吃完,谢慧齐就招呼着来帮忙的阿婆伯娘叔婶们过来拿东西,谢慧齐的声音已经沙哑了,众人也不跟她多说话,对着她频频叹气。

这时候,算好时辰的三叔公也提着灯笼回来了,老阿公身子也不比当年了,说了一天的话又跟黄半仙商道了一个来多的时辰,回来跟谢慧齐报时辰的时候喉咙也是哑了。

时辰已经定好,明日辰时入门,再好不过的时辰,谢慧齐忙请了人过去客栈送信。

她对着为此操劳奔忙的老阿公感激不已,连连欠腰福了好几个礼。

众人最后了拾一番就回家了,明天还有他们忙的,王伯娘一家是最后一个走的,她把碗筷归置好,桌凳也都放好,什么都不怕,还提着纸灯去了灵堂什么都检查了一番,出来逼着谢慧齐喝了一碗白糖水,得了她等会就回房休息的话后,这才跟着等着她的儿孙走。

阿菊去送了人栓好门回来,跟他们姑娘说了,谢慧齐让她领着也忙了一天,现下头往下低个不停打盹,明显累坏了的阿朔阿福去厨房拿热水去洗下手脚。

她留下了红豆跟周围。

她跟周围有话要说。

她让红豆站到门边去,让周围靠近了他点,小声细细地跟他叮嘱,“明日一早,你一看到老爷进了家门,你就去马房去租马,昨晚我跟你说的路要怎么走你记着了?”

“记着了,”周围点头,“姑娘,我现下就跟你说一遍。”

说着就把昨晚谢慧齐跟他说的怎么去接大郎二郎的路线重述了一遍。

谢慧齐见他说得一字不差,欣慰地点了点头,“沿着我跟你说的路去找,路上尽量快点,把大郎二郎带回来。”

她久日不说弟弟们,说到大郎二郎几个字的时候鼻子都酸了。

明明离开也不到一月,就好像有一辈子没见到他们了那么长。

第二天一大早来帮忙的人就敲醒了门,谢慧齐一夜也没碰床,就靠在床边打了几个盹,早就醒来了在厨房归置东西,这些人一来,安静得就像孤冢的谢家就又生机盎然热闹了起来。

谢慧齐已经熬好了糙米粥等他们来喝了。

齐家哥哥那边,谢慧齐想着昨晚给他送过去的荤菜居多,今早她就给熬了小米粥,又加了几样开胃的泡菜,一笼小笼包,都是她一早起来特意做的。

这时候天色尚早,眼看等会就要忙起来,厨房的灶坑也要开始动了,没地方热这几样算得上致的东西,谢慧齐也顾不上许多了,把东西装到篮子里合上盖,打发了阿朔过去送,让他问仔细了客栈老板齐大齐二住哪间房,把东西送到家人手里,莫要扰了齐家公子的安宁。

阿朔仔细地点了头,“大姑娘你放心,我定会问仔细了的。”

他当然知道那齐家公子的身份有多大,对他们谢家的主子下人来说有多重要,岂会弄砸。

那厢东市客栈里齐君昀早就起了,正在看谢家姑娘给他的那本集兵法与武术于一身的书,他不日就要起程,不抓紧时间把这书看完记住了,就没时间了。

谢家下人送了吃食来,他也没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