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编辑[第一部]_第14章(1/2)

“你是健身教练么……”田恬被烈火哥按在瑜伽垫上放松背部肌肉群的时候,发出由衷的疑问。

“被你看出来了呀!”烈火哥哈哈笑着,手上的泡沫轴滚动得更起劲了,“我以前确实是健身教练。”

田恬:“!”

田恬:“你这个转业转得有点远。”

“嘿嘿,确实。我体校毕业的,没多少文化,跟你们这些大学生不一样,所以得多学多干。”

田恬:“!”

《新绘》的执行主编他妈的是个体育老师,这让他们上哪儿说理去!

不过田恬转念一想,从体育老师到执行主编,烈火哥付出的努力肯定百倍于常人。舞蓝会让他坐上现在这个位置,也意味着他已经比普通编辑要专业、优秀得多。烈火哥却依旧那么谦卑,一点儿也没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努力干活提高自己,真是用生命在励志。

“你心态可真好……”田恬不由得发出喟叹。

“干我们这一行一定得心态好,我前任催稿催不出来得了抑郁症。”烈火哥提醒道。

田恬:“!”

烈火哥:“锻炼身体也非常重要,我前前任是猝死的。”

田恬:“!”

烈火哥:“好了我们现在拉伸一下握力肌……”

后来被可达传唤回办公桌上的时候,田恬不但神清气爽,心里也不再计较那点小小的不公平。虽然他是为了舞蓝才来京宇,来京宇头一天就发现舞蓝是个秃头,但这不改变他对《新绘》的热爱,以及对这第一份工作的珍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更有能力的编辑,做出像《尘烟笑》那样的书,捧红玄原大神那样的作者。

这样,庄墨此时吃香喝辣,他在此时流血流汗,就都是可以忍受的了——日后他一坐上主编的位置,就给庄墨扣工资,让你他妈早下班吃香喝辣,哈哈!

作者有话要说:*“刺激反应单元”理论出自德怀特·v·斯温的《畅销书写作技巧》,并非原创内容。文中庄墨是以可达的小说为案例,解释了这个基础理论。

第12章 好的编辑同样也是好的斯托卡

庄墨急着赶回金龙花园的住处,看看任明卿这一天都在干什么。他进门的时候,屋子里一个鬼影都没有,这未使他不快。任明卿是很有天赋的作家,但时运不济,被耽搁了三年。他若是对自己的境遇与天赋有千分之一的了解,就应该争分夺秒把这些时间弥补回来。可惜事与愿违,任明卿没有马上着手开始写作。庄墨想到他昨晚提及写作时候的那份抵触,迷惑于他这份游离的态度从何而来。

庄墨之所以急着向他约稿,是想确认他目前的水平。庄墨能够接触到他的稿件,最晚也是写作于两年之前——一个月向《新绘》投稿五件的时期。那时候的任明卿无疑灵气逼人。两年过去,他还是当年那个他么?

在文坛,一觉醒来发现再也无法写作的事每天都在发生,还有个专有名词形容这种状况,叫“巴托比症候群”。灵感的得来不仅仅依靠天赋,老实说,娘胎里的灵气就像一小罐煤气,可能就烧个几年。只出不进地使用,生活的百般折磨,都很容易让心灵趋近于枯竭。作者需要最高级别的神颐养,他需要大量地吸与体验,这样他们的灵感才不是迟早要枯竭的池塘,而是一口源源不断的泉水,他们本身也变成了一个练就灵感的容器。就像一方砚台,任何注入其中的水,都会转化成墨汁。作者的心灵应该处于这个状态。

庄墨走进了他的卧室,决定小小地惩罚他的散漫不经,环顾四周后,抽出了他摆在书架上的笔记本翻看。那些简谱的牛皮纸上,有些是漫无边际的草稿,有些却是工整的的笔记。他不但搜集人物形象,拆解剧情结构,随手记录他的灵感,甚至还有积攒好词好句的习惯。庄墨虽然没有找到他的文章,但惊喜远大于失望:任明卿在他不在的日子里,自觉地完成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非常重要的积累与训练。

他开始觉得自己杞人忧天。也许任明卿的确生活得很艰辛,但环顾这一屋子书籍,想想他在人群里观察到的那些东西,他在不断地吸、消化、思考,他的神绝不至于贫瘠,他的灵感也因此有了坚实的基础。

门外响起了脚步声,庄墨在他进门之前掩盖了一切罪证,在沙发上坐定的时候,任明卿刚巧拎着菜开门进来。

“你回来了?”他笑得很客气,但绝不虚伪。客厅里的庄墨让自家蓬荜生辉,相对的,自家对庄墨来说,未简陋寒酸。他很崇敬这位体面的先生,让对方屈尊折节,在他看来是有罪的。所以他买了不少好菜,希望若是对方赏光,可以一同吃个便饭,算是对他招待不周的弥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