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西施发家记_分节阅读_101(1/2)

董时照他们做菜的时候是清了场的,食材也是一早备好了的,闲杂人没有借口往后厨凑。

“刚开始大家都在外头说话聊天,当时三灶上的孙良没来,说是家里头有事,左右今天上午没他啥事,昨天晚上他就回去了,”古明珠人机灵,对常相逢交待的事办的认真,“可是他刚才回来后我居然在咱们后厨外头看着他了,我出去问他怎么跑到这边儿来的,不知道楚掌柜昨天的交待么?他说是以为咱们这边已经结束了,才过来看看的。”

待古明珠说完,燕儿在一旁补充道,“奶奶,您叫奴婢守在门口那儿,奴婢就没看见他是怎么进去的,还是听到明珠说话,赶过去看,才发见这个姓孙的都跑到后院儿了!”

自己特意叫楚掌柜说要在董时照他们做完菜后指点他们做水席的窍门儿,前头那段时间是他们做菜的时间段,孙良偷看也没有用处,他一直藏在暗处,又是后厨里的三灶,平时想偷学董时照他们做水席也是很容易的,而自己指点窍门儿,却是他光用眼睛看不来的,常相逢冷冷一笑,“少强,明珠你们知道这个孙良是啥来头?”

“这姓孙的不是咱们令狐家的人,也是从福满楼出来的,但不是洛阳福满楼的,是偃师那边来的,”马少强想了想道,“他好像以前不咋在咱们楼里住,这阵子就好多了,不爱出去了,人也很勤快,嘴也甜,对我们也挺好,还时不时的指点指点我跟锁住,我听他说他家里只有老娘了。”

说起孙良的事儿,古明珠小小的脸儿也是不能接受,“师傅,要不是我今天逮住了他,别人说我还真不会信呢,孙良哥对我们可好啦,他家里穷,撑的银子都舍不得花,说是攒着给老娘看病,对了,那次您挑徒弟没挑中他,他还偷着哭了一场,说是要回去问问他娘,能不能卖身到令狐家里来。”

“我知道了,你们出去歇着吧,我也该回去了,”常相逢点点头,孙良是偃师那边过来的,这叫她没来由的想起了另一个人,“明珠,你知道以前的云掌柜现在去哪儿了?”

“他被大东家调到新安县的福满楼当二掌柜了,对了,他以前是偃师福满楼的大掌柜啊!”古明珠像被踩了尾巴一样跳了起来,“师傅,怎么办?”

真是人小鬼大,自己这几个徒弟还挺能办事儿的,消息也比自己灵通,“你们啊,就把今天的事儿给我忘了,谁也不许再盯着孙良了,后面的事儿有我跟大东家呢,你们还小,还做不到不动声色,明珠想想,你今天一看到孙良站在院子里,喊的那声儿有多大?”

见古明珠低了头,常相逢又道,“你们盯着他,万一被他发现了,如果人家没干坏事儿,不是伤了咱们楼里同仁的心?如果他真藏了歪心,知道被察觉了,再跑了怎么办?”

“那万一他已经偷学会了水席,咱们没人盯着他,他跑了怎么办?”锁住有些不放心,“要不他俩别盯了,我长的傻,又住在楼里,我悄悄的看着他。”

“不用了,有大东家呢,你们啊,今天已经立了大功了,专心跟着师兄们练功去吧,闲了跟着古师傅跟冯师傅也学学,还有白案的牛师傅,看看自己更喜欢哪一门儿,”常相逢拍拍锁住的脑袋,“你只是长相忠厚,脑子也好使着呢,没人觉得你傻!”锁住小的时候还不觉得,随着年纪大了现出少年的雏形来,偏厚的嘴唇就让他看起来憨憨的,显然锁住自己心里也知道,先给自己戴了个“傻”的帽子。

“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一上午未必忙完呢,那边怎么样?可挑着合适的人了?”百氏看着常相逢进了福寿堂,心里很是高兴,这个孙媳妇将水席楼看的可比令狐家重要,她原没指望常相逢会赶在吃中中饭前回来,没想到她倒是给自己了个惊喜。

常相逢向百氏跟王氏各行了礼才在她们下首坐下,“祖母,这是谁的主意,叫家里的下人都出去学手艺的?”她听说过家里的奴才出去当个掌柜,管事的,没想的令狐家还有这么多厨师。

听常相逢这么问,百氏面有得色道,“还不是执信么?咱们一家人关了门说话,前些年执信还小的时候,咱们三房被逼的只差没有搬出这园子了,孤儿寡母四口人,哪里用得着那么多的下人?可卖了他们,都是跟着他曾祖,他祖父几辈子的人儿了,当时执信就说,有愿意出去自己奔前程的,就给了他们身契,也不要赎身的银子,直接放出去,若是不愿意走的,就都到家里那几间铺子里当学徒,学本事,若是自己能找着外头的差使,想去也成,”想起前些年的艰难,百氏跟王氏的眼眶都红了,“唉,不说了,这不都熬过来了。”

☆、一百三十八争吵

叫下头的人自谋职业?这也太超前了,常相逢不由仔细问道,“可他们是令狐家的家奴,人家别的铺子也?”

“是家奴有什么不好?都是规矩里养出来的,主家还不用心调教呢,而且有令狐氏的招牌在,那些主家也不用担心他们耍奸使坏,只是不重要他们就是了,这不,等执信大了,慢慢的恢复了令狐家的元气,这些人都回来了,照样是咱们家的好奴才!”

王氏说的一脸欣慰,“就像你们院里那个葛巾,是老太太指给执信的,她娘姓林是我身边的陪嫁,青儿当初在王家可是学了一手好绣工,这些年咱们府上的针线房,可没少得她的指点,葛巾的两个哥哥当初都到外头人家的布庄当伙计了,人家知道他们是令狐家的下人,自然不会真心教,可是愣是叫他们学了真本事,现在每人都替执信管着好几个铺子呢!”

“唉,因为这个,你不知道当时洛阳城都传成什么了,有一班子恶人专门坏咱们三房的名声,说是执信自小纨绔,不争气,靠奴才出去卖力气养活,我呸!咱们执信是做大事的,哪里是那些鼠辈能明白的?现在怎么样?十年不到,咱们令狐三房,比他祖他爹在的时候还风光!”想起长房那对兄弟干的坏事,百氏气就不打一处来!

原来这葛巾还挺有来头的,功臣之后啊,常相逢看了一眼王氏,笑道,“相公是个宽厚的,那些当初跟咱们共患难的义仆们,相公可不会亏待他们。”

“那是自然,执信是什么样的人?可着洛阳城问问,有家给奴婢的月银像咱们令狐府上这么高的?凡是当年跟着咱们共患难的,无论是在铺子里的,还是庄子里的,现在月银都是外头的一倍,而且谁家想脱籍,咱们还是老规矩,不要赎身银子,还会赏份家业给他们。”

说到这儿百氏看着常相逢意味深长的一笑,“仁主义仆,这样的名声可不是光靠嘴就能传起来的。”

“我明白了,种善因得善果,当年相公做这些的时候,并没有冲着什么名声去的,”常相逢微微一笑,“嫁”给令狐俨,她好像认识了另一个人。

她不知道令狐俨当年所谓有没有目的,应该是没的吧,毕竟那个时候他还太小,一个十三四岁的初中生,如果连十年后的事情都想到了,那也太逆天了。

但是当年最低谷时做的决定,却也给令狐家带来了无限好处:商人最讲信字,令狐俨不但有个“信”字,还有个“宽厚仁义知恩必报”的好名声,跟这样的人做生意,是不是更放心一些?而且有了这样的先例在,就算是令狐府再遇什么低谷,那个时候站在令狐俨身边不离不弃的人会比十年前多上许多,十年前那些能干的可以为自己谋出更好前程的人走了,但以后,相信现在令狐俨身边的得力助手们,即使老天不长眼令狐俨再次败了家业,只怕这些人也不会像十年前那批人那样轻易离开了。

“祖母,有一件事,我想请姐姐过来坐坐说说话,”常相逢见百氏心情不错,申请道。

“亲家奶奶?好啊,在洛阳就你们亲姐俩儿,是要时常走动走动,”他们令狐氏这三代媳妇,想想还都是可怜人,她跟常相逢一样,没有个得力的娘家,王氏呢,娘家虽然不错,可是离的太远。

陪百氏跟王氏用了饭,常相逢并没有立马离开,而是将自己想去水席楼做事的事儿再次跟百氏说了,就像古师傅说的,百氏是家里的长辈,自己不可能不经她的允许就四处乱跑,见百氏只是沉吟不语,常相逢只得将自己以后的事业规划也跟百氏说了一遍,“老太太,我想将水席楼做大,执信也是知道的,现在水席楼才刚起步,离不了我。”

百氏凝眸看着常相逢,这丫头的心也太大了,她想找出漏洞来证明常相逢这个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可是将常相逢的计划从头到尾细细在心里捋了一遍,除了对这事儿是由孙媳妇出来操持有些不满意外,真的挑不出一点毛病来,尤其是就像常相逢所说的,用一间酒楼令狐氏的字号在永安更多的飘扬,确实是叫每一个令狐家的子孙都心情激动的事情!

“你想的太简单的了,这南甜北咸的,咱们这儿的风味未必到了川陕跟苏淅就行的通,”半天百氏才道,“昨天我听你母亲说你还说要去开封开铺子,唉,我知道你有本事,可是你到底是个女人,这内宅才是你待的地方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