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燕飞帝王家_分节阅读_103(2/2)

想到这,手下抹着药膏的手倒是又用上了几分的气力,总是要补贴回侧妃一身的滑腻,才能牢牢抓住二殿下的圣心啊!

飞燕走神得厉害,待得按了一会,才犹自回了魂魄,转头问道:“昨儿不是才抹了膏脂,怎么今日又给我抹?”

宝珠顾不得擦额角的细汗,快言快语道:“侧妃您这是不挑的,才没有骂奴婢惫懒,也是奴婢来了淮南便有些不求上进的,竟是不知如今这高门贵府里时兴的润肌生津的法子。

在伯夷那会儿,我得空跟刚从京城里外放到淮南的杨府尹宅子里的丫鬟聊天,才知道如今这京城里最流行用这膏脂保养,有的夫人甚至要一天按摩着两次呢!那皮肤啊,滑嫩得便是挂不住衣裳了……”

飞燕这几日难得面露笑容,却是被宝珠那最后一句逗笑了:“没正经的丫头,竟是越说越没了章法,若真是那样穿不得衣裳,便是拿了你家法一顿!”

宝珠看侧妃终于露出了些笑意,心里略略一松,又指挥着一旁的小侍女将一旁小铜炉上温热的驴皮阿胶端来,服侍着侧妃饮下。

待得珍贵的雪莲芙蓉膏都随着温热的体温融化,吸进滑嫩的皮肤后,飞燕坐起身来,裹了裹披在身上的轻纱,然后说道:“替我准备些果子酒水斋品,我要去龙华寺上香。”

听了侧妃难得有心情出府,宝珠自然是满心地欢喜。只是由于先前遇险,魏总管有交待,说是王爷的命令,只要侧妃出门都是要提前报备,好派着专人看护的。

于是宝珠连告知了魏总管,幸好侧妃提起要去的这座龙华寺离得王府并不远,是大府郡内的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不需要多久便能到,也不知骁王是否肯恩准。

当听闻飞燕要去进香的消息时,骁王正在淮南的军署处理公务。伯夷女王因着侧妃行至断桥落水的缘故分外过意不去,加之听闻了骁王点破了宣鸣的身份,也是略略清醒了头脑,暗自恼火自己竟是如十八芳华的女子一般迷了心窍,犯下这引狼入室的错处。

便是因着这些对不住,开口提出为了感谢侧妃送来的舂米器具,今年便要多允出些香米份额供给淮南的大府郡。

骁王自然是亲笔致信一封答谢伯夷女王的感慨。正写到一半的功夫,便有人通报魏总管来了。

听到侧妃要出府,骁王便点了点头,问道:“她可要准备些什么?”

前来报信的魏总管扳着手指头数着:“侧妃吩咐着奴才准备了粗香、金箔压的铜钱纸锭,还有上供的瓜果酒水……对了,还准备了一束平安花篮……”

这平安花篮乃是从大梁便沿袭下来的风俗。相传这南北随处可见的平安花乃是一位爱夫心切的民间女子眼泪所化,为了祈祷充军丈夫的平安,她日日在山崖哭泣,哭瞎了一双明眸,终于感动了上苍,将被已经被刀剑刺死的丈夫送归到了瞎女的面前,让他重新还魂,得以夫妻二人重新团圆。

因着这个传说,平安花这白花而红蕊的小花,便被赋予了另一层意思。

单说那前几项还算好,等到说起这最后一项时,骁王的脸色竟然是阴沉得如同上阵杀敌一般,“啪”的一拍桌子,竟然是将一旁放置的满墨的石砚震得掀翻,泼洒了得满桌案都是!

这平安花篮很有名堂,一般是祈求分摊丈夫的灾祸到自己身上时,祈福之用,既可以祈求生者的平安,也可以替九泉之下的亡者祷告早日超度再世为人……

他体谅飞燕的心情,自然知道她乃是重情义的女子,替着樊景伤心上几日,便是心里懊恼也要强自忍耐着,谁叫那狗贼是他一个没忍住,一剑刺穿了肚肠的?

若说当时乃是气愤填胸,任着性情一杀了事。可是随着这几日的蒸腾发酵,竟然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懊恼了。

这几日并不是他故意冷落着燕儿,实在是燕儿的心里都是没了他的。

与燕儿相处了这么久,哪有舌头不碰牙的时候?每次他真的生气时,燕儿都是很有眼色地开了小厨房。心洗手做羹汤,制些致的小菜,再用食盒子端来,每次见她边打开食盒边小心翼翼看着自己神色模样,十足是个娇滴滴的小娘子,便是再大的火气,也是那一刻烟消云散。

只因为他知道她曾经是个什么样的女子,也更是为她甘愿为了自己伏低做小而感念在心。

要知道她能这般,绝非只因为自己乃是大齐的二皇子那样简单,更多的是她也是发自内心的敬爱着自己的。

每每想到这一点,竟是内心便涌起莫大的满足。

惯于厮杀于疆场上的男子,哪一个不是骨子里的铮铮铁汉?若是说初时只是为了满足征服的欲望,而一意要得到这个清丽的女子。那么现在便是二人相处时性情的契合,带来的惬意与舒适更是让人一步步情种深陷。

飞燕如同高山下奔腾的一股清泉,看似柔弱,可以和缓地盘旋在绿树山涧,却也可以强悍地汇入江河掀起惊涛骇浪……而现在这一汪甘泉便是静静地停驻在自己的玉盏内,静候岁月安好,只待自己慢慢用心品酌。

可是……现在烹茶煮月的美好,却是因为那狗贼樊景的死而被打得烟消云散。

自己因着她的魂不守舍,而气闷得特意躲出府里这么些时日,想不到她居然变本加厉,此番竟然还要将那樊景当做亡夫一样的祭奠,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也就是此刻,骁王对杀了那樊景隐隐生出了无边的悔意。说到底活人又怎么能同一个死人去争?在飞燕的心底,现在怕是只剩下樊景当初的千好万好了。

骁王心中怒火翻涌,但是思来想去,还是咬牙切齿地从口中吐出一个“准”字。

魏总管看着骁王那有些发青的脸色,心中唬了一跳,慌忙低着头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