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嫁高门_分节阅读_8(1/2)

杨雁回闻言,唇角扬起一个略带讥讽的笑意。说起来倒也有趣极了。秦明杰是个文官,还是正三品的礼部侍郎。偏偏秦莞的庶出哥哥,也是秦明杰唯一的儿子秦英,一根筋的想参加武举。

大康国武职多半由世荫承袭,加上由行伍起家者,所以,武举只是个补充形式。本朝武举出人不多,身份也不及文科出身的进士。

秦明杰对培养儿子还是下了死力的,可是在认识到儿子实在没长了念四书五经的脑子后,也只能尝试让儿子考武举。所幸秦英熟读兵法,说起兵法策略头头是道,弓马也学得像模像样,让秦明杰还算有点安慰。

秦明杰不去结交清流文官,反而砸大价钱攀附权贵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给儿子铺路。

到底父女一场,她心里很清楚,秦明杰只看重儿子,女儿都是棋子罢了。别说让女儿高嫁,即使让女儿低嫁,他牺牲女儿换来儿子的前程,定然也是乐意的。

杨雁回忽又想起别的事。她又问崔妈妈:“对了,秦府前些日子不是还过世了一位大小姐吗?听说那位大小姐的生母陪送了丰厚嫁妆的,苏姨娘对女儿那么大方,莫不是将这嫁妆都分给自己的几个姐儿了吧?”

闵氏奇怪地看了女儿一眼。往常表姐过来,雁回都不耐烦听那些高门世家的阴私事,今日怎么主动开口问了?

她哪里晓得杨雁回心里在想些什么。杨雁回很清楚,当初继母葛氏亡故的时候,就为这事儿闹过一场。

秦明杰续弦时,还只是个从五品的中等品阶官员,加之儿女双全,又有得宠贵妾,所以葛氏门第不高,嫁妆单薄。偏偏葛家人过了那么些年,也无甚出息,生计有些艰难。葛氏刚亡故不久,葛家就找上门来索要嫁妆。

苏姨娘虽说对自己儿女大方,对外人可就小气了,一直拖着不肯给。气得葛家人声言,要将此事宣扬出去。

也不知是谁将事情捅到了秦明杰那里。秦明杰才看不上那点小钱,倘若为了这点小事被言官御史弹劾,毁了自己的官声,那才叫得不偿失。他平日虽然对苏姨娘百般宠爱,到了这种时候却一点也不含糊,将她大骂一顿,责令她快些将嫁妆退还葛家。苏姨娘这才老实了。

这事之后,苏姨娘每次途经老太太的院子时,两眼都盯着正屋的大门直冒火。很明显,苏姨娘怀疑这件事是老太太捅到秦明杰那里的。她本来欺负葛家门庭低,想连哄带骗加威吓,贪了那笔钱,料葛家也不敢怎样,哪知道这老虔婆却坏了自己的事!

事实上,秦莞也是这么怀疑的。别看这位老太太从来不声不响的,家中万事不理,但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主儿。老太太从来看不上苏氏,却也懒得将个妾当做对手,只偶尔才会像猫捉老鼠一般,戏弄对方一把。

如今秦莞死了,苏慧男定然会想法子吞了王氏的嫁妆。以葛氏的前车之鉴来看,苏慧男是绝对干得出这种事的。

事实上,苏慧男早就打嫁妆的主意了。王氏身故不久,王家老太爷和老太太也归西了。自此,王家人便好像忘了还有个秦莞,和秦家走动极少。舅母不理她死活,舅舅偶尔来一次,还到处都是苏姨娘的人盯着,秦莞想诉苦都寻不到机会,只能眼睁睁看着苏氏将那笔嫁妆一点点挪用了。

葛氏嫁入秦家后,虽说可怜她,待她甚好,却也帮不上忙,无法帮她保住亡母的嫁妆。秦莞“死”去的时候,苏氏早已将嫁妆挪用了大半。

话说回来,王家人再糊涂也不至于将那么大一笔钱白白便宜了秦家。如今秦莞死了,也到了苏慧男将这笔钱吐出来的时候了。杨雁回想到这里,就觉得心里有那么些许痛快!

崔妈妈一听这个就来劲儿,她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优越感,当下立刻唾沫横飞:“雁回,你可是问到点子上了。还别说,真为这事儿闹了一场。亡故的王太太有位兄长,是兵科给事中。那王大人是个清高的主儿,根本不在乎那笔嫁妆。觉得人家好歹将外侄女养到十五岁,他偶尔去瞧一次,觉得吃穿住行样样都没亏了大姐儿,比几个庶出的好多了。所以,不要也就不要了!”

杨雁回暗暗叹了口气,这位王大舅,真真不食人间烟火。他自命清高,额不,根据王大舅对钱财的态度来看,那是真清高。可以说,王大舅目下无尘,不通庶务,也不会来事,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六科给事中的位子上打转转,始终升不上去。虽说六科给事中权力比较大,但却只是正七品。当然,也有人从这个七品言官的位子一飞冲天,但永远不会轮到王大舅的。

闵氏温声笑道:“若是各个都像王大人这般便好了,这天底下就没有贪官了。”

杨雁回却道:“可若是各个都这样,连该要的也不要,岂不是要饿死家中妻儿?”

崔妈妈则道:“还是雁回说的有道理,不该要的钱咱不要,该要的钱哪能白便宜了别人?”

杨雁回忙问:“那王家人后来就没有索要嫁妆了?”

崔妈妈越说越神,将自己看到的和从苏姨娘院里小丫头那打听来的,统统倒了出来:“哪能呢?王大人虽然不喜欢黄白之物,他的太太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主儿。舅太太听说自家老爷表示不要嫁妆,秦家还真就没再提这事,于是拿着嫁妆单子,气势汹汹就上秦家来了。说话也不婉转一些,直通通就挑明了来意。苏姨娘笑脸迎了上去,不想那位舅太太却白了她一眼,说怎么找个妾来接待正经亲戚?苏姨娘的脸色当时就发黑了。”

杨雁回道:“这位王太太好直接的性子,可别吃了亏罢?”

苏慧男十分擅长耍嘴皮子功夫,而且最擅长以柔克刚,越是王舅母那样的,她越不怕。王舅母虽然说是原配的嫡亲嫂子,可她苏慧男的男人还是三品大员呢!

崔妈妈道:“当时在场的人,也都以为舅太太会吃亏。这位舅太太是个急性子,而且脾气火爆,说话做事,活像人家欠了她几万两银子似的。压根不等苏姨娘开口,便又对着苏姨娘下命令了,‘赶快找个能做主的出来,我还急着走呢!赶紧将这事整明白!’”

这话说的,不像个七品官太太,倒有些像市井妇人。不过幸好,这位“市井妇人”是在理的,而且她男人还是个言官,一般官员等闲不敢招惹。

谁知苏慧男偏生不知轻重,摆出一副高贵娴雅,贤良淑德的模样,开始了“以柔克刚”。虽然态度礼貌,但是所言内容就极其不要脸了,归根结底不过是对着嫁妆单子斤斤计较。

什么那几大箱子绫罗绸缎,早给太太和姐儿做了衣裳,姐儿平时打赏下人也大方,布料、首饰赏得多,许多都没了。陪嫁庄子早些年被太太卖了周转,填补商铺的亏空,后来手头有了些小钱,却也只够买下几十亩中田云云。况且是王大人先表示,嫁妆这点小钱不重要,别伤了和气,两家人的交情在就好。

话里还隐隐带着利诱——我男人是三品,你男人是七品,就当这嫁妆买个交情了。

杨雁回不由好笑,这个苏慧男虽然明,可一旦遇到钱财的事,就充分暴露了她的小家子气。敛财的时候,什么钱都敢拿,什么人的钱都敢动,实在缺乏大局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