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嫁高门_分节阅读_11(1/2)

杨鹤在外边听到这话,便也起身,悄悄往闵氏屋子那边挪了挪,竖着耳朵听她们说什么。就听杨莺磕磕巴巴道:“我娘说,的那点粮食……先放一放,这几天先不粜卖粮食。现在家家户户都……粜麦子,她……她怕不值钱,想过些日子再粜。可这么一来,家里就要,要……断顿了!”

杨鹤小声对身旁的杨鸿道:“听听,就十亩地,还想囤货居奇呢。”真是笑死他了!

杨鸿低声道:“又不是什么稀奇事。很多人家都不会这时候将麦子粜完,过段时间价格有浮动也是常事。爹和娘也不会一下子将麦子都粜卖了。”

“那万一是降价呢?”

“你操这些心做什么?伯母想怎么做,那是她的事。”

“也对”杨鹤叹气道,“反正一般来说,价格不会降,就算降也不会降太多。要是真降了,反正有咱家兜着,来打秋风就是了。”

杨鸿道:“这些没发生的事,你管他作甚。还有,以后对莺儿客气些,她好歹也是你妹子,你得拿出做兄长的样子!”

杨鹤甚不服气:“我有对她不客气?我刚才说的话很没有当哥哥的样儿么?”

“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你不待见莺儿。”

杨鹤的声音渐渐有些高了:“我还真就是不待见她!整天哭个没完,每次进了咱家门都哭,一直哭到出门。不知道的还当她在咱家受了委屈”说着他又笑了,“还是咱们雁回好,整天笑嘻嘻的,多喜庆的姑娘。”

杨鸿朝大开的堂屋门看了一眼,没做声,直接拉起杨鹤进了西厢房,关上房门,这才训斥道:“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爱哭爱笑与你有什么相干?莺妹妹又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伯母不喜欢女孩儿,待她不好,她心里苦,年纪又小不懂得排解,爱哭也是人之常情。你饱读圣贤之书,痴长堂妹四岁,却连这一点容人之量也没有,不同情爱护也就罢了,你还……”

杨鸿教训起这个弟弟来,往往长篇大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杨鹤越听越头大,连忙讨饶:“大哥,我知错了,我真的知错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待堂妹。我拿她当亲妹妹一样相待,求你别再说了!”

杨鸿这才不再继续训斥下去:“再有下次,饶不了你。”威胁完了,这才放人,“好了,出去读书吧!”

杨鹤这才松了一口气。他真后悔自己为什么没从娘胎里早出来些,生到前头做大哥多威风!

另一边厢,闵氏已经塞给杨莺一个青色棉布袋:“这里面是两百文钱,先拿去吧。跟你娘说,婶儿这里还没粜麦子呢,租子也没上来,前段时间花销又大,只有这些了。”

两个月二百文,一年下来也不过二两多,她们家还拿得出。破点钱财,求个安生吧!只要别再发生一群拿刀拿枪的壮汉逼着杨岳父子还债,杨岳又来问兄弟要五十两的事,那就什么都好说。

杨莺拿着沉甸甸的布袋,头又低了下去:“我晓得了,我会学给娘听的。”这样说话,娘兴许就不会怪她要回去的钱少了。

闵氏看着女孩儿,忍不住又长长叹了一口气,想了想道:“要不这样,我让你叔今晚去和你爹说一声,劝劝他,让你上村塾吧。”这样白天她还能少和周氏见几面。这个大嫂对女儿不好,那可是村里数得着的。

这边的百姓通常将社学称为村塾或者村学。闵氏说出这话,让杨雁回吃了一惊,她原来在秦家生活的时候,女孩儿等闲是不让见外男的,更别提和男孩一起上社学了。

杨莺闻言终于笑了,这还是杨雁回头一次见她笑呢。那含泪带笑的欣喜模样,真真我见犹怜。杨莺连连点头:“哎,我知道啦,婶儿,你可快让叔叔来和我爹说。”

闵氏温声笑道:“傻孩子,婶儿都记着呢。看你这又是汗又是泪的,先坐下来歇会儿。井里湃着西瓜呢,婶儿让于妈妈提上来切了去。”

“不用,不用了婶儿,我得赶紧回去了”小姑娘又忸怩起来,“我娘她……她还等着呢。”回去晚了,娘又要骂她了。

闵氏也只得道:“那就先回吧。哎,对了,记得明儿个吃了晚饭过来,和你姐姐一道去看戏吧。”

“好,我一定来!”

杨莺说完,又对杨雁回道:“姐,你可记得等我啊,我明儿个一定早点吃晚饭。”

杨雁回笑道:“好,一定等你来。”

待杨莺走了,闵氏坐回炕头,将那放铜钱的匣子锁好。杨雁回这才问闵氏:“娘,莺妹妹是个女孩儿,也能上村塾吗?”她得再确认一遍,闵氏刚才说的到底是闺塾还是村塾,真是叫她难以置信!

闵氏笑道:“怎么不能?说来也好笑,咱村那些十来岁的小子,还念不过黄家九岁大的丫头呢!”

杨雁回仍是难以置信:“那先生女孩儿吗?”

“呀。送些鸡鸭酒水给先生就行了。这还是咱们这儿,我听说山西府那边的学政管得严,下面的先生们,平时连鸡鸭鱼肉和酒水都不敢,就是一个鸡蛋都不敢拿学生的。”

“可是……”杨雁回皱眉道,“男女同塾也行?”不是说男女七岁不同席吗?怎地不过是京城和京郊的区别,这里就可以男女同塾?看来她在深闺待久了,一点也不晓得外头的情形。

闵氏蹙眉道:“雁回,你……真不知道呀?连这个你都忘了?”

杨雁回意识到自己又多话了,但也只得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