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嫁高门_分节阅读_39(1/2)

人家的太太、夫人,镇日里操心的都是家长里短,伺候公婆、侍奉夫君、打理内宅、安置小妾、教养儿女,其中还包括庶子女。家中不睦的,顺便再暗地里与妯娌、儿媳、婆婆、小妾、得宠的年长庶子女等等,你来我往斗个没完没了。

除了这些,还要和其他内宅官太太们走动,多多建立交情。

京城贵妇圈的势力,杨雁回多多少少还是知道几分的。踩低捧高、话里藏针、指桑骂槐的事多了去了。和那些女人打交道,要提起十二分神。她们有话从不肯直说,总要转过好几道弯弯绕,时不时还在话里下个套,让人防不胜防。

饶是如此,她们也没多少机会走出后宅。京中的官太太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困在内宅里,规行矩步,半分不能逾矩,否则,别说夫家容不下,单单世人的蜚短流长便可杀人于无形。

萧桐却是在西疆镇守多年,指挥得了千军万马,杀得了西狄、灭得了反贼。西川天高云淡,山明水秀,民风也比京中开放。所谓天高皇帝远,在西川那一亩三分地上,她爱怎样便怎样,谁又管得着。活得不知有多自在。便是如今,人家也是忠烈侯,那些内宅妇人见了她,等闲不敢轻视,总是高高捧着,生怕得罪了。

杨雁回特别有自知之明,她是绝对及不上萧桐之万一的。人家萧桐什么家世,她什么家世?她家既不是世袭的西川土司,她也不希望父兄战死沙场。

做女英雄,想来……是很好的吧?又威风,又为世人所敬仰,后世还能千古流芳。可惜她做不来。

尤其是这世道,想做女英雄,代价太高了。况且,若非正逢先皇根基不稳,急于培植巩固自己的势力,纵然萧家满门忠烈、萧桐战功赫赫,也难封侯。

付出太多,回报太低。她觉得真是不值得啊!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她半点也无做巾帼英雄的资本。所以,还是省省吧。

那到底做什么好呢?

杨雁回想来想去,忽然道:“秋吟,你说我若去写话本小说怎么样?”

秋吟压根不知道杨雁回在胡思乱想些什么,一时没反应过来:“写……写话本?”

杨雁回道:“对呀。你看咱们大康的女诗人陈温生,作弹词《重生缘》,流传至今、家喻户晓。沈丽君女扮男装入朝为官的故事,大家津津乐道。我也不指着能写出个流芳百世的佳作,只要能娱人娱己,且有人愿意买我写的书去看,让我赚两个银钱傍身就行。”

秋吟听得目瞪口呆,觉得小姐的脑子坏掉后,其实一直就没好起来。

说着这些,杨雁回忽又叹了口气,道:“不过那陈温生到底是成化年间的人了,现如今不比从前了。市面上的话本小说,虽有不少好的,却也有种种不堪入目的。更有那书商余万斗之流,为了牟利,使出盗版、抄袭,种种下流手段,白白害了写书人的名声。除非写出个名堂来,否则,这个行当,也不如何受人尊重。”

这时候,门外有人听了她一番话,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第29章 大哥的志向

杨雁回恼道:“大哥,你偷听人说话。”

杨鸿这才进来,手里端着一盘鲜果,笑道:“想不到我家小妹,竟还有这等凌云壮志。大哥不是瞧不起你的才气,只是要写话本小说,需耗不少心血,且无论严寒酷暑,需得日日坐在桌前不停写写改改。却不知你那双手,能不能挨到磨出一层茧子来?”

杨雁回便瞧了瞧自己的一双手,十指纤纤,如削葱根一般,这白嫩嫩的手若是磨出茧子来,也是怪可惜的。

可是,若能用“把手磨出茧子来”,换得一份能赚些银钱,且备受尊敬的职业,那也不亏呀。

杨鸿将果盘放到绣床边上,又好笑道:“吃不得这份苦吧?你是话本小说看得入了魔,镇日里胡思乱想。都是杨鹤招得你,回头我就把他的书全了。”

杨雁回其实并没有打消写话本小说的心思,但也还没拿准是不是真的要这么干,是以,也不跟杨鸿去争。得大哥跟教训二哥一样,对着她喋喋不休、没完没了,要真那样,她可受不了。

杨鸿以为自己三两句话已经打消了妹妹的荒唐念头,便又去看她的刺绣:“娘刚才拿你做的鞋垫给我们看,还使劲儿夸你呢。这手艺果然长进了,好歹能看出是要绣蝴蝶了。”

杨雁回不满道:“再敢取笑我,就不给你做鞋垫了。”

杨鸿只是笑笑,从秋吟手里拿过扇子,又道:“你去炖些冰糖雪梨银耳汤来,不好总让雁回喝薄荷水。”

秋吟便去炖银耳汤去了。

杨鸿给妹妹轻轻打起扇子。看杨雁回重又兴致缺缺的拿起了针线,一时有些不忍,轻声问道:“雁回,你怪不怪大哥让你学着做这些?”

杨雁回一边低头做绣活,一边头也不抬道:“大哥这是教我学好呢,女红学好了,也能博世人两声好不是?”

她这话模棱两可,也不知道是讽刺,还是真心,杨鸿反倒怔住,不知该如何回话了。

杨雁回半天听不见声响,也不见身旁的扇子动,便抬头去看杨鸿。见他如此,不由笑道:“我知道大哥疼我,大哥让我做的事,定是为着我好的,我又怎会不知好歹,怨怪大哥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