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嫁高门_分节阅读_61(1/2)

杨雁回听着这话,觉得十分不舒服,但还是道:“二哥说。”

杨鹤便沉浸在了回忆里,对着蹲在他身侧的妹妹,讲述起了往事:“有一年过年,娘按照惯例在家里各处都贴了神像。什么玉皇大帝、土地、财神、灶王爷、门神……能贴的都贴了。还天天摆着香火供奉。那个时候你人又小又淘气,竟然趁人不注意,拿了点燃的香,挨个给各个神像点眉心痣,一点就是一个小窟窿。先是爹看到了,忙训斥说,雁回,快别点了,给你娘看到,要揍你的。于是你就不点了。等爹走了,你继续点。后来又给娘看到了,娘又连忙训斥说,雁回,快别点了,给你爹看到,要揍你的。于是你又不点了。等娘走了,你又继续点。”

杨雁回:“……”

“这事大哥也知道。咱们兄妹里,你向来很少挨罚的……”就听杨鹤又无比幽怨的对杨鸿道,“所以,大哥,下次你再告黑状,一定把矛头对准了,千万别再误中副车了。做弟弟的求你了。”

杨雁回气得又拍了二哥膝盖一下子:“你真没出息!”

她再没了给杨鹤揉膝盖的心思,起身气哼哼的走了。不过不要紧,她总有法子知道娘昨夜去干了什么,也总有法子让爹站到她这边的。

☆、第47章 小堂妹的疑惑

杨鹤向来心大,待膝盖不难受了,便把莫名其妙被罚跪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看到娘买了他爱吃的水煎包和山楂糕回来,想起爹也爱吃山楂羔,还很贴心的端了几块过去给杨崎吃。

杨雁回完全秉承了二哥这种性格,生了一刻钟不到的气,看到自己才做好的香袋,就拿去向杨鸿献宝了:“大哥你看,我给你和二哥每人做了一个。”

杨鸿乐呵呵的接过来,左看右看,又温声夸了一回,说:“不错,月白香袋绣翠绿青竹叶,颜色清雅,绣工致,做得很好看。咱们雁回的手艺突飞猛进呀!”然后便郑重挂在腰间。他就说他的妹妹人见人爱嘛,一点都不记仇,每次生了他的气,一转脸就忘。多讨喜的姑娘呀,得多蠢的人才瞧不上眼。

杨雁回又拿着另一个香袋去找杨鹤献宝。杨鹤一脸嫌弃,说这香袋做得太女气,又说绣工比娘差太远,最后很勉为其难的了,不过是小心翼翼到了袖子里,还说不敢挂身上,怕人看见笑话这香袋做得不好。

杨雁回一边听他说混账话,一边告诫自己,今儿个是二哥的生辰,不要跟他斗嘴赌气,这才忍住了一把抢过香袋的冲动。只是气恼道:“以后再也不给你做了。”这才黑着脸气哼哼的走了。

“难看些也没什么要紧,你只管放心做吧,我不嫌弃。”杨鹤在身后喊道。

杨雁回终于忍不住,回身踢了二哥小腿一脚,这才又走了。她才来到院中,就听坐在石桌处刺绣的闵氏喊道:“雁回,今儿个晌午咱们给你二哥庆生,娘给你们做好吃的。等一会村学下课,你去叫上小石头和莺儿过来,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杨鹤正把自己的策论交给杨鸿看,听到院子里的声音,忍不住低声道:“叫小莺来做什么?这是庆生还是哭丧……”

杨鸿深深吸了一口气。杨鹤立刻觉得不妙,这是大哥准备谆谆教诲他的前兆。他忙又道:“不过小莺是堂妹,她来也是应该的,我一定好好待他,怎么也要拿出做哥哥的样子来。”

杨鸿这才继续低头看他的策论。想着弟弟今儿个受了委屈,又正逢着生辰,他便道:“差强人意,今儿就放你一天假。”

杨鹤头一次觉得大哥这么好说话。他觉得全天下除了他之外,估计各个都觉得大哥是个很和气的人,于是忙不迭的捧回了策论,谢了大哥好几回,这才回自己屋去了。

杨雁回已经开始着手培养老爹读话本的兴趣了。因为怕杨崎累着,她搬了个绣墩,挨着炕头坐了,一上午都在给杨崎读话本。杨崎只叫她接着读那个《三国演义》,杨雁回一气读了好几回,都口干舌燥了,杨崎才想起叫她喝水休息。

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杨雁回便伺候杨崎躺下,叫他休息会儿。她则准备去喊小石头和小莺来家里吃饭。因想着还得先知会过周氏和庄大娘,她便走得早了些。

闵氏去鱼塘亲自挑新鲜的鱼虾去了,还没回来。于、何两位妈妈正在灶间里忙着,秋吟在后院割韭菜、摘韭菜。小院里的人各个忙碌而充实。

杨雁回还没走到街门处,就听见外头已经传来小石头的声音:“小莺姐姐,你就进来吧。”

“我不去。”

“快进来吧。”

“我不……”

两个小孩子一边争执,小石头已经拉着杨莺进来了。

杨雁回忙上前去拉杨莺另一只手:“小莺,我正想叫你来呢。”

杨莺却把小手背到身后,不肯给她拉过去,又低头怯怯道:“我……我记得今儿个是二哥的生辰。我没带礼物,我回去拿……”

小石头一口拆穿了她的谎话:“小莺姐姐,你明明带了,你早上还说要把书袋里的砚台给杨二哥呢。”

虽然小莺十岁,小石头只有六岁,但因为小莺读书晚,小石头读书早,是以,他们两个是同窗。因为日日要见面,小莺有很多事,便瞒不过小石头去。

杨莺的眼圈红了,眼睛里又仿佛要滴出水来似的,只是低着头,语无伦次道:“姐,我……我……”

小石头又道:“小莺姐姐,你又不敢回去,干什么要说谎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