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嫁高门_分节阅读_107(1/2)

可三日前,侯府有个小厮来给宋嬷嬷送了个口信,于是,连中秋都没告假的宋嬷嬷忽然要告假回家,说儿媳妇添了个胖小子,她得回去看看。

俞谨白顿觉惭愧———人家连身怀六甲的儿媳都不管,天天照顾他,他怎么好意思看老人家不顺眼呢?于是立刻准假,还把萧桐每月着人给他送来的月例银子都拿了出来,让宋嬷嬷带回去,给儿媳妇多买些好吃的补补身子,也给小孙子买个银锁子什么的戴戴。

宋嬷嬷这一走,别院主仆三人的伙食就成了大问题。

何止俞谨白嫌弃两个小厮的手艺,阿四阿五自己都嫌弃自己的手艺。

俞谨白夹起一块黑乎乎的红烧肉,看了看,实在不想塞到嘴里,便又放下了,道:“再这么下去,我就让你们两个饿死了。”

阿四道:“爷还是吃几口吧。要再这么下去,宋嬷嬷回来一看,才几天的工夫,爷竟瘦了一圈。她虽被你拾怕了,不敢惹你,定要教训我们兄弟的。”

“什么叫被我拾怕了”俞谨白不由提高嗓门,“说得好像小爷会欺负一个老婆婆似的,她教训我还少吗?”想了想,又道,“念在你们两个虽然笨手笨脚又长了个猪脑,但还算勤勤恳恳服侍我的份上,小爷带你们进京下馆子去,要去哪个酒楼,随你们挑。”

阿四阿五顿时忘了被人说是猪脑子的不快,欢欢喜喜跟着俞谨白出门——萧桐如今已经准俞谨白偶尔出去一趟两趟了。

主仆三人刚走到大门口,就见宋嬷嬷拎着个小包袱回来了。

才三日工夫,老人家双颊微陷,目中无神却又带着两分水光,似是神不大好。

阿四阿五欢天喜地将宋嬷嬷迎进来,心里只想着,以后又有好吃的了。

俞谨白却瞧出不对劲,忙问:“嬷嬷这是怎么了?不是告假七日么?怎地今日就回来了?”

宋嬷嬷便道:“家里伺候的人也有几个,用不上我。我惦念着爷呢,便回来了。”

俞谨白心里颇是感动。

阿五又问:“嬷嬷,我怎么瞧你哭过?”

宋嬷嬷觉得这三个猴崽儿今日好生乖觉,先是怔了怔,接着便胡诌道:“我的小孙子没奶喝,换谁家的祖母不心疼呢?”其实也不全是胡诌,她的儿媳确实没奶。不过三个猴崽儿的态度,叫她脸色缓和不少。

俞谨白自幼长于乡间,听过不少这种事,便道:“那就给你的儿媳妇吃猪蹄、公鸡、鲫鱼啊,这些都是下奶的。”

宋嬷嬷蹙眉道:“猪蹄、公鸡都吃过了,还是不见奶水,也不知鲫鱼吃了有没有用,我还没来得及给她做便……”说到这里,老人家忽然截住了话头,心说她自己都快让俞谨白给带跑了,便又板起脸道,“哥儿是侯府的公子,虽说只是夫人的义子,那也是大家公子,怎能随意和人谈论这些事体呢?便是小门小户出身,身为男子,理当……”

又来了……

“咳咳”俞谨白忙道,“嬷嬷别急,我去帮你抓几条野生的鲫鱼来,一碗汤下去,包管你的小孙子就有奶水喝了。”

话毕,跑得远远的了。

宋嬷嬷急得直顿脚,忙在他身后叫:“这个时辰了,抓什么鱼?可吃过中饭没有?”

俞谨白充耳不闻,眨眼不见了人影。

想想要就着宋嬷嬷的唠叨吃阿四阿五做的饭菜,俞谨白就恨不得跑的越远越好。跑着跑着,不知怎地,他就跑到了会宁渠边上那段僻静之处。

远远的便瞧见河边的歪脖子老柳树上正坐着一个小美人。

俞谨白顿时喜上眉梢——看,多巧,他们走哪都能遇上!咳咳,虽然说,范围也仅限于这方圆十几里之内吧。

他悄悄走了过去,准备吓一吓这小丫头。

杨雁回却忽然站起来,又往河边走了几步,俯身摸起一块小小的石头,狠狠朝水面上抛了过去,丢得远远的。最后只听“咚”的一声闷响,石头落入水里,再不见了。

她恼恨的朝着水面道:“凭什么她们做了那么多坏事都能活得心安理得,我只做一回,就一回……”

俞谨白闻听她口出此言,心下正奇怪,却见她忽又转身,对着身侧一株老树的树身拍打起来:“凭什么?这不公平!我不想日日这么难过!”

杨雁回拍了几下,犹觉不够,又补了一脚。

“哎哟!”她一下没踢好,反觉大脚趾头一阵尖锐的疼痛,那痛仿佛一下子要疼到人心里似的。她不由抱着一只脚直跳,一边跳着,身子便转过来,正瞧见不远处正翘起唇角的俞谨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