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嫁高门_分节阅读_201(1/2)

他觉得自己应该去杨家拜个年!

雁回喜欢不喜欢那个宫灯,他还不知道呢。小丫头的火气似乎也太大了些,到现在都还没全消了。硬是不肯让人给他捎个口信。哪怕就说一句,喜欢那盏灯也行啊。

于是,正月初八这日,俞谨白便上了杨家的门,来向未来的老丈人和丈母娘拜年。

☆、第184章 婚前

俞谨白的造访,自然受到了他岳丈和岳母的大力欢迎。闵氏简直恨不能将家里所有的好酒好菜都摆出来招待。

俞谨白对酒菜倒是没什么兴趣,他其实只想看看雁回。偏小丫头知道他来了,反而躲得远远的,绝不肯出房门一步。

俞谨白觉得,这大康朝的规矩也太多太繁琐了些。凭什么他不能随意和自己喜欢的姑娘见面,哪怕这姑娘已经是他的未婚妻了?!

真是太痛苦了!

还有这个杨雁回,真是太狠心了。她又不是没和他单独会面过,还不止一次呀。怎么他来了,她就偏偏要躲起来?分明就是还在故意跟他合气呀!

俞谨白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吃亏了。

毕竟有句话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来杨家这一趟,居然不能见到未婚妻,那简直是一日不见,如隔三十秋。

一直到了不得不离开杨家,俞谨白都没能见到杨雁回一片衣角。

俞谨白客客气气的告辞离去了,但其实很生气!!

杨鸿看着妹妹,摇头叹气:“你说你是图什么?”

杨雁回道:“就该让他也尝尝这种滋味。”

杨鸿觉得这真是个蠢招,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你说你这是图什么?难道你不想见俞谨白?”

杨雁回却道:“莫非我能直接去厅里见他么?”

杨鸿道:“那会儿娘明明让他去后头瞧咱家后头院子里的一株梅花去了。又叫你去后头看看那群小鸭子,你怎么不去?”真是浪了娘处心积虑给她们两个制造的独处机会。

杨雁回装傻道:“我才不去,鸭子有什么好看?”

……

俞谨白回去后,只得重新数着日子过。一直到出了正月,萧桐复又上了杨家的们,给两个孩子正式定亲,婚期定在四月。

杨雁回觉得,俞谨白和小子,真能遇见贵人。听说他在辽东时,先是得到郭总兵的赏识。回京后,也是郭总兵将他引荐给萧桐夫妇的。紧接着,这小子就得了萧桐的青眼,被萧夫人为义子。连亲事,都是萧夫人给他做主。当然了,也没少了张老先生。到后来,张老先生也出过几次头。

张老先生对杨雁回倒是极满意的,后来私底下还对俞谨白道:“这位杨姑娘心肠好,你不在以后,来咱们育婴堂好几次。每次都带了吃的穿的。”

俞谨白:“……”其实俞谨白也觉得杨雁回心肠很不错。他们初次相识那日,杨雁回就因为他是个孤儿,便不忍心追究他偷鱼的事了。但是他觉得,张老先生得出杨雁回心肠好的依据给弄错了。杨雁回去育婴堂,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私心是为了看看俞谨白有没有消息了。这么一想,俞谨白觉得张老先生的依据虽然错了,结论却非常的正确——杨雁回真是个再好不过的姑娘了。

至于杨家那边,在年前萧夫人为两个孩子说亲后,便开始着手给杨雁回准备嫁妆了。

各种上好的布料,又是请了庄大娘、焦大娘一起来,几个人一起动手做的新被子,锡器、金银首饰,全套的家具,样样都准备的很齐整。

闵氏给女儿准备的压箱底银子是二千两。还表示,以后花浴堂的分红,杨雁回必须自己着。

杨雁回说,只要她出嫁后,带了了人去花浴堂,娘不她的钱就好了,花浴堂那地方,她不想管,只是偶尔有兴致了,想过去玩玩而已。一边又庆幸,俞谨白住的那所宅子,距离青梅村不远。无论是回娘家,还是去花浴堂,都极方便的。

闵氏倒不这么想。她还觉得自己委屈了女儿了。到了关键时刻,她才发现,家里的底子看着厚实,但还是要顾及两个儿子以后的婚事和在官场上所需要打点的花。能给女儿的,并没有她想象得那么多。

杨雁回倒是觉得这些也不少了,还道:“那些布料,我做一辈子衣裳穿也尽够了。光被子都准备了三十多床。我哪里盖得了那么多?绣鞋给我做了也有六十双。我一天穿一双,两个月都不带重样的。我自己的润笔攒了好些,娘又陪送我二千两压箱银子。这二千两银子,单在京中买两进的宅子,也够买好几座了。真的够了。我又不是不能挣钱。”

闵氏听的哭笑不得:“哪有你这样的,嫌家里给你备的嫁妆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