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嫁高门_分节阅读_275(1/2)

其实已经有个人不在了。

片刻后,闵氏方如梦初醒,道:“是,是该坐在一处,好好吃个饭。”

俞谨白见状,便忙着活跃一下岳家的气氛,他笑道:“蒙岳丈岳母赐饭呀,小婿日后定要更加对雁回好了。”

闵氏笑道:“瞧你这孩子说的。”

俞谨白又亲亲热热道:“只是孩儿今日也要帮雁回向娘求个情。”

闵氏怔道:“怎么了呢?”不过,女婿忽然叫的这么亲热,她心里还是很受用的。

俞谨白道:“孩儿听说,娘要罚雁回,叫她以后足不出户。孩儿心里想着,这也太可怜了。何况雁回以后不出大门,怎么才能三不五时的来家里看望爹娘呢?娘说是不是?娘还是解了她的禁足令吧。”

闵氏道:“我原是怕你受了人家的蛊惑,为那些闲话,再与雁回合气,夫妻两个不能好好的过日子。你都这么说了,我自然不会再叫她禁足了。”

俞谨白拉过来杨雁回,道:“还不快谢谢娘。”

杨雁回立刻道:“我就知道娘最疼我了。”

俞谨白又对闵氏道:“娘放心,日子是咱们过的。外头的人乱说话,我是绝不会方心上的。我只记得,我娶雁回之前,对您二老保证过,此生此世,都会好好待她。”

杨崎和闵氏听得俱有些眼热。两口子何尝看不出,俞谨白忽然叫得这般亲热的用心来呢?这孩子是看他们忽然伤心了,想安慰人呢。

杨雁回听得牙都要酸倒了,可是心里又忍不住泛起一丝丝甜蜜来。俞谨白这厮今日在爹娘面前这嘴可真甜哪。

……

待吃过晚饭后,雁回夫妻两个并未在家里留宿,仍旧回了俞宅。吃饭时,杨鸿已将今日大理寺内的情形,一五一十,俱都告诉了她两个。回去的路上,两个人还在讨论这件官司。

俞谨白道:“这个大理寺卿为人倒是不错,我算是见过有些官吏,用刑十分随意。别的衙门打过了又如何,他反正还要再打一次。别的衙门打的是板子,他们就要上夹棍。或者再打一顿板子。真真是不拿百姓当人看。”

杨雁回道:“我如今只盼着这个案子赢了就好。让邢老先生的儿孙都平安出狱,媳妇、孙女都赶紧的再赎回来。你不知道,我当初差点就要给我的《青女离魂》起名叫《青楼记》呢,还好他劝住了我。”

俞谨白一听这话,脸都要绿了。

杨雁回瞅他一眼,道:“哎呀,当初没想着李传书真的会名动京华么,还闹得人人都知道李传书是我呀。不过邢老先生当时倒是想着或许会有这一天了,所以没要那个名字。老人家人可好呢,真不该临了受这个罪。起初我写话本时,别提写得多糟了,可他每一本都认认真真看了。我二哥都看不下去呢……”

一提到二哥,杨雁回便又蔫了。俞谨白唯有叹息一声。恐怕要再等些时候,她才会慢慢平复了。

夫妻两个到家后,邢栋甫已在等他们了。杨鸿离开大理寺时,将邢栋甫交给了阿四阿五照看。饶是如此,杨雁回仍旧觉得挺过意不去的。说好了要陪老头儿一道去一道回来的,结果将老人家自己丢在那里了。

还不待杨雁回开口,邢栋甫便先道:“雁回啊,我今日在路上听到了许多流言蜚语,后来又听闻杨太太为了你,去找鸿运书坊和华青云算账了。你这都是为了帮我这糟老头子,才惹来这些闲言碎语,我自然不能叫你白白吃了这个亏。我有法子还你个清白。”

杨雁回笑道:“我娘今日已为我闹过三场了,不想老先生这里还有法子。”

☆、第273章 未归

“也是老法子了”邢栋甫道,“我这些年在京里,也认识了一些人。让别人帮我打赢这场官司,他们许是没法子,也没法管,可若是找人帮我些许与官司无干的小忙,还是可以的。”

邢栋甫说的,其实无非就是以牙还牙,也写话本。和闵氏的想法一样,一定要让铺天盖地的污蔑声被其他的声音掩盖住。只是邢栋甫认识的名家多一些,说动几个名家齐齐出手,总比一群不起眼的小角色写的话本更受欢迎。

这个忙,还是有人愿意帮邢栋甫的。很快,京城卖话本的,多了许多本以讽刺秦氏姐妹怀恨在心,联合在一处,寻人写话本,诬蔑杨雁回清白,闵氏不忿,大闹华、秦、冯三家为主要内容的话本。

这些名家写得颇为有趣,或幽默风趣,或激扬愤慨。但有一点,几乎是相同的。都鞭挞了世人为图一时的嘴皮子爽,不辨事实,传播谣言。杨雁回与季少棠之事,既无人亲眼所见,也没人有证据,却被人说的言之凿凿,好像真的发生过一般。

这些人不为牟利,只为取乐,便信口诬蔑他人。若换了脆弱的女子,只怕就要一死以证清白了。这种行为,无异于杀人,若杨雁回当真为此事想不开,那么,所有传过谣言的人,都将是杀人凶手。俞谨白在陕榆保护一方百姓安宁,结果,大康的百姓,就是这么回报他的。无凭无据,便谣传他的妻子与人通奸,还嘲笑他是个活王八。试问有几个活王八,敢真刀真枪去和山匪拼一场?

几位名家各有大量追捧者,这些话本自然都卖得极好。

……

秦明杰颓废久矣,家中万事不理。反正理了也没用,家里人如今只听葛倩蓉的。这一日,他又在房中喝闷酒时,葛倩蓉拿着个话本进来,摔在他面前,道:“成天就知道好酒。你看看这上头写的什么?有这么样的姐姐,叫我的一双儿女将来如何做人?你还不去管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