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嫁高门_分节阅读_309(1/2)

林胜卿一案,夏州俞家的冤案,让太子和范佩行有了岌岌可危之感。

最终,夏家冤案平反,范佩行父子被下狱。

当然,这并不是结束。

太子本就在皇帝眼中变得越来越没能力,偏偏又在这时候扯出来林胜卿自杀之事,与所呈奏本悉数为太子压下去有着莫大关系。紧接着,俞家遭匪徒血洗一案,也被算在了太子头上。只是,皇帝当时为了保住太子,并未将这件事公开。

太子心知自己再次被人算计了,偏偏有苦说不出。

这些也都罢了。对太子而言,最能让他感受到危机的,莫过于范佩行父子入狱。而且看样子,皇帝是不打算放过这对父子了。这么一来,范家倒的就更彻底了。连早先的低品阶闲职都没了不说,还沦为了阶下囚。范家一倒,太子自然也做不长久。

太子和范佩行对这些心知肚明,他们两个自然不愿坐以待毙。

先是陕榆一位姓闵的游击将军起兵作乱。打出的口号居然是——杀昏君,救太子!

范佩行也很快作出了反击。他的一个旧部将他从滇南的牢里救了出来。范氏父子带领仍愿意效忠他们父子的兵马,于滇南举事。

西川萧齐迅速出兵,平定滇南的范氏父子叛乱。

陕榆那位游击将军的叛乱很快便为陕榆卫都指挥使压了下去。但因此事连累到的陕榆武官着实不少。凡是和太子有牵扯的武官,跟着死了一批。

陕榆的事才闹完,萧齐也将范氏父子的叛乱平定了。

范家在滇南、贵西、浙东的恶迹也被一桩桩一件件掀出来了。

皇帝震怒,显赫数十年的范氏一族,连最后的体面和尊严都没办法保留了。一道圣旨自九天至尊处,下到范家一手遮天数十载的滇南——诛九族!

紧接着,又一道圣旨下来——太子被废,后半生幽禁于寒春宫。

翌日,太子妃自请入寒春宫陪伴夫君。

俞谨白和萧桐成功了。

经此大变,皇上也病倒了。除薛皇后外,皇帝不愿任何妃嫔照顾他。根据御医的说法,这病需得慢慢将养二三年,不得心劳神,才能好转。

这却算是最意外的获了。

若皇帝一直明能干,难保有一天不会回过神来。但他病了,能力势必大不如前。就皇帝的性子,也很难不去心劳神,所以这病,只怕也难养好了。不过好在皇帝非常信任薛皇后,而薛皇后背后,目下也只有方家可以做靠山。所以,未来的几年内,萧桐有时间一点一点,小心的清理掉所有有可能遗留下的蛛丝马迹。

至于淑妃手底下的满先生,自然也被俞谨白和向经天联手找到藏身处,由俞谨白一剑封喉,取了他性命。

至于那位满先生是如何与深宫内的嫔妃联系的,又为何会一心效忠淑妃,便也就成了一个谜。

……

据闻,太子便是身在寒春宫,也时常喊冤,说自己并未想过谋反。

可那位姓闵的游击将军,已在兵败后直接自尽了,连受审都不必了。

不过有一点可知的是。那位姓闵的年轻小将,是由□□里的一位武官提拔起来的。那位武官因为此事,也是有苦说不出。唯有俞谨白,因为及早离开了陕榆,又连个官都不是了,也就未曾被殃及。

杨雁回想起俞谨白的“高瞻远瞩”,坚决不肯再回陕榆,便料定其中有内情。待询问过俞谨白后,她方知道,果然有内情。

原来俞谨白做范佩行的私卫时,曾经擒住过一个想要刺杀范佩行的人。当时,只有他一个人在守卫宿醉在外的范佩行。他在问明白那个人为何刺杀范佩行后,便将那人放了。

谁知几年后,二人复在陕榆重逢。俞谨白已是陕榆卫指挥佥事,而那个姓闵的年轻人,已是游击将军。

杨雁回问道:“那个闵勤莫不是与范佩行有仇吧?”

俞谨白道:“是。范家人在滇南结仇不少。闵家全家都是范家人手下的冤魂,只活了闵勤一个人。闵家招致灭门祸端的原因,不过是因为范佩行的长孙看上了闵家的姑娘,想抢回去做妾,闵家人都不同意罢了。范家的子孙能将闵家人欺负到这种境地,也不过是因为有个范佩行在。此人最是护犊子了。”

闵勤,就是那位游击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