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记_分节阅读_145(1/2)

谢莫如道,“中宫无主,后宫的事儿就得太后娘娘撑着,我想太后娘娘定是忙的,刚才我来母妃这儿,母妃不在,莫不是被太后叫去帮衬宫务了?”

苏妃挥手打发了宫人,皱眉,“这也怪了,太后娘娘一向不多理会我,宫里的事自来也是赵谢二位贵妃经手,如今年下事多,今儿叫我过去,原是太后那里去了几家闺秀,还问我……”正说着,苏妃蓦然止了话头,倒吸口冷气,脸色就有些不大好,望向谢莫如道,“有几家诰命带着闺女进宫请安,太后问我女孩子好不好?”

谢莫如一向机敏,略一思量便明了,“看来太后这是要给殿下纳侧了。”不然何必问苏妃的意见?

苏妃急道,“这可怎生是好?”

“母妃莫急,这事儿我以前就跟殿下商量过。”谢莫如叹道,“实打实的算,我与殿下成亲两年半了,我一直没动静,就想着该给殿下纳一房正经侧室,也好开枝散叶。”

叫妾室生孩子这事儿,苏妃与谢莫如皆出身大家,司空见惯的,并不觉着如何。苏妃道,“我总想着,还是要你先有了嫡子才好。”

谢莫如道,“孩子也是天意,说不得什么时候我就有了呢。只是现在殿下膝下空空,我心里也不安呢。”

苏妃叹,“太后娘娘倘是为了堵气,又怎能真就用心给阿淳挑好女孩子呢。”

谢莫如微微一笑,“承恩公府恨我恨的牙痒,他们既要成此事,且太后娘娘这般破天荒的先从母妃这拿住句话出来,想来并不是弄些上不得台面儿的闺秀。何况我们府里也不是什么人都的,我自当为殿下把关。”

苏妃道,“你这样说,我也就没有不放心的了。只是有一样,勿必要挑老实孩子,别的我也没有可嘱咐你的了。”谢莫如样样明白,苏妃仍是不放心胡太后挑的人,道,“年前事忙,太后怎么着也得等年后再提。一会儿我问一下那几家都是什么来历,你在外头也查一查,看这几家家风如何。”

谢莫如皆应了。

及至回家,谢莫如与五皇子提及此事,五皇子一脸不乐,“咱们不是说好了么,我可不是不守信之人。你放心,我自有主张。”

谢莫如无法,她自不会因这种事与五皇子生隙,再加上临近过年事情也多,索性暂也不提了。

忙忙叨叨的,新年已到,今年大家都多了一份支出,就是往东宫走礼。别时与二皇子府走礼是一去一回,打个平帐,如今给东宫送年礼,当然也是有来有去,只是诸王府奉上殷实礼物,东宫赏个仨瓜俩枣,委实与支出差的远了。以至大皇子又在家一通念叨,说东宫赏赐忒抠儿如何如何,你说把崔氏给烦的。崔氏还得劝着些,“东宫自不敢与父皇、皇祖母比肩的。”

大皇子哼唧两声,刚要再发高论,大过年的,他也比较忙,外头有客到访,大皇子连忙去了。

崔氏去宫中领宴时犹带着一丝糟心,好在宫宴上胡太后只是瞥了谢莫如几眼,之后便和和气气的同孙媳妇们说起话来,平平安安的过了这一日。余下各家吃年酒看戏自然只有欢喜说笑的,上元节时,五皇子还做了盏灯送给谢莫如。

刚过上元节,节也过了年也过了,胡太后便提及五皇子纳侧之事,胡太后说的明白,“就是小户人家,成亲三四年没个动静,也得给孩子安排个通房妾室的。国家大事哀家不懂,哀家就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穆元帝,“你父皇当年吃苦受累的打下江山,不就为了儿孙么。你不心疼小五,哀家还心疼孙子呢,不能看着孩子绝后!”把绝后的话都说出来了。

穆元帝略一犹豫,胡太后便继续道,“她要能生,哪怕像老大媳妇,给咱家生俩丫头我也认了。这四五年没个动静,你也是做亲爹的,难道就不急?”

穆元帝心下叹口气,问,“母后可是有人选了?”

胡太后当然是有人选了,胡太后道,“当初小五媳妇就说了,她府上不要宫人,嫌宫人出身低,我都看好了,都是正正经经的大家闺秀。哀家知道,她是看不上哀家的,承恩公府也避嫌,没选承恩公府的女孩子。哀家选了四位,晋宁侯府的一位表姑娘就很不错,其父在世时官居六品,虽父早逝,她一心一意操持家事服侍母亲,最是孝顺不过的。还有,苏相族人中,有一位在外地做知府的,这也是正五品家的闺秀。既姓苏,想来还与苏妃沾亲呢。再者,工部薛郎中家的闺女,薛郎中是永毅侯的同族。一位卫国公府的远房亲戚,听说现下也是做着知府,娶的是褚国公府的姑娘,以前中过榜眼姓李的……”

穆元帝接口,“李终南。”

“对,就是这个李终南。爹是榜眼,闺女能差了?按老五媳妇当初要求的,都是嫡出,知书识礼有教养。”胡太后道,“皇子,按例一位嫡妃四位侧妃,老五都二十了,大婚开府的皇子里就他膝下凄凉,哀家已是等不得了,皇帝一并将这几位闺秀赐给老五吧。”

穆元帝道,“朕也要知会老五一声。”

胡太后挑眉,“知会他什么?给他娶媳妇纳侧,哪样不是为他好?孩子嘛,年轻的时候,青春年少不懂事,守着个歪瓜劣枣就当好的了。再有痴心实诚的,什么一生一世的誓言说不出呢。老五这孩子,心思单纯,哪里敌得过谢氏的手段,早叫谢氏哄得找不着北了。皇帝去打听打听,他们几个皇子,哪个没几个姬妾,老五房里可有?她要能生,哀家也不说什么。可她这好几年生不出来,要懂事的,自己个儿悄不声的给老五安排了,养下个儿子来,咱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她呢?当初说的掷地有声,自己如何贤良,哀家没见哪个贤良的会把自家男人贤良到断子绝孙的。”

“皇帝你何必问老五,老五那孩子实诚,你问他,他正年轻气盛,反是闹得你们父子不和。更兼谢氏素来大胆,当初朝廷圣旨她都不放在眼里,她眼里还有谁?你多此一举,叫那不懂事的闹出事来,丢的是皇室的脸。”胡太后道,“这几个孩子,哀家都见过,也叫苏妃见了,她也说好。赵贵妃谢贵妃都说是好孩子,皇帝难道还有什么信不过的?”

穆元帝一向疼爱子女,何况五皇子平日里当差认真,对他这个皇父也是极孝顺的,自然不想见儿子没个子嗣。穆元帝道,“就是纳侧,也不必一下子就纳四位。”

胡太后苦忍三载,终于占得真理,说话格外声气壮,一拍桌子,“忒个啰嗦,你赐一个,老五媳妇哪里有不拦着的。这女人家的事,你一个大男人,哪里知道呢?再说,春兰秋菊,各有所爱,谁晓得老五喜欢什么样儿的。还不得多给他预备几个,只要他看上眼,动了心,孙子不就有了么。”

凭胡太后说破嘴皮子,穆元帝也没当场下旨,赐侧妃不是小事,穆元帝总要思量一二。

侧妃之事暂未有个定论,朱雁寻了机会与江行云坦露了心事,江行云年下住在万梅宫,朱雁也有机会一窥这座传奇别宫的气派。梅花已落,江行云站在一株梅树前,静静的听过朱雁把话说完,没有半点儿犹豫的就回绝了他,朱雁以为她是碍于带发修行的名声,便道,“谢王妃说了,只要你愿意,带发修行的事,她自会为你解决。”

江行云挑眉,“她这样说也不为过,但哪怕我没有带发修行,我也对你无意。”

朱雁脸色凝重,“我自知配不上姑娘……”

“不是配得上配不上的事,你门第不错,为人也算能干,我说起来如今不过是一介孤女,无意就是无意,无关门第出身人品前程。”江行云道,“我早立誓终身不嫁的。我也并不是有什么苦衷有什么难处,朱大人,你自来一帆风顺,但你还不明白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也没听明白王妃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