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记_分节阅读_282(1/2)

“孩子多了,总想个个都好的。”苏妃不禁一叹。

谢莫如在苏妃宫里听了一肚子的八卦,中午与苏妃一道用过饭,下午方津津有味的告辞出宫。

待得傍晚,孩子们也从宫里放学回来了。

这些天,城内府里都格外肃穆,虽不干孩子们的事,但越是孩子似乎越是敏感,这些天,不必谢莫如叮嘱,孩子们都格外懂事了些。

回家先到谢莫如的院里请过安,大郎先说学里的事,道,“母妃,宫里的师傅说,我们明天不用去上学了,叫大家在家里歇几天,自己温书。”

谢莫如眉心一跳,笑问,“明天可不是休息的日子,怎么突然放假了?”

大郎道,“师傅说是皇祖父的意思。”

三郎自小爱说话,长大就是个小八卦,素日里就喜欢打听,他神秘兮兮道,“母妃,是不是因为打仗的缘故!”

二郎不紧不慢的说,“我听大伯家的桐堂兄说,外头一直在打仗呢。”

“就是就是。”三郎道,“有一回,桐堂兄还带了一把小破匕首去显摆,母妃是没见到,就这么大点儿的匕首,镶了八十八颗红绿宝石,闪得人光见宝石不见匕首啦!”

四郎一向很有审美,很中肯的说,“我觉着那匕首不大好看。”

五郎道,“桐堂兄说要拿着上阵杀敌呢,他今天上学里头也穿了铠甲。”

三郎对铠甲很羡慕,说,“母妃,能给我们也做身铠甲么?我也想穿。”

“行啊,明儿就叫针线上给你们做。”

三郎顿时喜的了不得,他决定以后勤练武功,身披宝甲,手握钢刀,上阵杀敌,威风凛凛。当然,后面都是三郎自己的畅想啦!

六郎年岁最小,他从来不跟哥哥们抢话说,而且,六郎每每就爱端庄着一张小脸表现出“某在思考”的神色,他现下终于思考结束,粉儿苦恼的问,“母妃,不上学,明天做什么呀?”

谢莫如笑,“明天过来,我教你们念书。”

孩子们都挺高兴,主要是嫡母要求不严,讲上半个时辰就让休息一刻钟,而且,比宫里师傅讲得还有意思。

知道了孩子们明天开始放假的事,谢莫如就让孩子们去换衣裳洗漱做课业了,一会儿谢莫如还得给孩子们检查功课。

昕姐儿这几天有些闷闷不乐,也不喜欢说话,她的伴读吴姑娘因祖父丧,不能再继续给她做伴读了。小姑娘家玩儿的不错,昕姐儿有些无打采,谢莫如道,“反正现下也不用上学了,你要记挂吴家姑娘,就去瞧瞧她。”

昕姐儿道,“她家正办丧事,我去,似乎也不大好。她怕也没神招待我。”

“那不如送些东西给她,也作安慰。”

昕姐儿想了想,道,“吴姐姐最喜欢吃桂花糕,现下咱们府里小湖的莲蓬也熟了,不如再做一样莲子山药糕,一并给吴姐姐送去。”

谢莫如拍拍她脊背,笑道,“你去安排吧。”

昕姐儿有了事做,高高兴兴的找紫藤去了。

谢莫如倚着暖榻,一掌撑头,细细思量:好端端的,怎么就停课了呢?哪怕全城戒严,与孩子们也不相关哪。

起码在谢莫如看来,停课这事儿实在有些多余,既是戒严□□,课一停,人心反是不稳。

一面思量,谢莫如命人唤来薛长史,谢莫如道,“我少时念中见到过一则典故,说的是前朝有一位薛久薛长鹤老先生,长史知道么?”

近来,五皇子养病,府中诸事皆是谢莫如做主。好在,闽王府的属官们也早习惯了谢莫如的发号施令。谢莫如问及此事,薛长史躬身道,“正是先祖。”

“听说当年先帝进城时,帝都混乱不堪,时薛老先生任前朝国子监祭酒,临危不乱,国朝更迭之际,薛老先生仍在国子监讲学授课,可是真的?”

“娘娘竟连此等旧事都知晓?”薛长史十分敬服,属官们为什么能习惯谢莫如发号施令,换一个女人,看属官们还能理她。一则是谢莫如身份贵重;二则便是谢莫如这番本领,令人不得不服啊。就譬如这薛家旧事,如今改朝换代后都是老穆家第二任皇帝当政了,薛家旧事,还有几人能知?薛长史自己都非常意外谢莫如竟然知晓此事?

谢莫如笑,“薛老先生风范,先帝都极为佩服的,当时便命薛老先生继续执掌国子监,只可惜薛老先生忠贞高洁,不愿身侍两朝,却也留此佳话,当为仕林表率。”当年不愿身仕二朝的不只江北岭,只是许多人都没江北岭的本事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