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_分节阅读_152(1/2)

赵长卿傍晚回来听说凌大姐生了儿子也很高兴,笑道,“可真是大喜事。我算着大姐姐就在这一两个月,早先就把给孩子的小鞋子做好了,是我做表姨妈的一点心意。”说着就吩咐永福去取了来。

凌氏笑问,“今天你们去哪玩儿了?”

赵长卿笑,“这么冷的天,也没去哪儿。就是以前楚哥哥能欧阳师父置办的一处三进宅子,欧阳师父搬走后就空了下来,我们去瞧了瞧。”当然,还一起烧了烤肉,做了饭吃。

凌氏心下有数,打发了白婆子下去,悄声嘱咐闺女,“庚帖已换了,这事就是定了的。不过,到底还未成亲,你也得留几个心眼儿,别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赵长卿脸都红了,羞道,“母亲想哪儿去了,就是吃了烤肉,说了会儿话。”

“你明白就好。”凌氏心说,家里也有烤肉,也能说话,偏生跑到没人住的宅子里去。闺女若是缩手缩脚拿不出手挂心,这忒有行情,也叫人不放心。想到自己年轻时候,凌氏笑笑又放开了,天下的男人哪,都一个样。

不一时,永福取来一对孩子穿的大红的虎头鞋,那鞋子做的有说不出的致可爱,凌氏爱不释手的看了又看,笑,“做的可真好。”

赵长宁也领着赵长宇进来,在门外头就嚷嚷,“姐,你知道大姐姐生儿子的事不?”

“知道了。”赵长卿笑道,“你做舅舅的,也要送点东西才好。”

赵长宁道,“我早想好了,先前姐姐猎来的黄羊,解下来的角镶了给我,我拿一个送小外甥。”

赵长宇呆呆的问,“哥,那我送什么?”

赵长宁道,“你还小,不用送东西。等你像我这样大的时候再送就行了。”

赵长宇欢喜的应了。

赵蓉听到声音也过来了,笑道,“我针线上不成,早叫宜华做了身小衣裳预备着。”

凌氏看过,又摸了摸,道,“送人也可以了。”又叮咛赵蓉一句,“你还小,针线上要多练练。你姐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能扎很好的花儿了。”

赵蓉心下厌烦,仍是一笑应了。

她真是不知赵长卿是修炼了什么**,楚公子这等出身人物,什么样的女人没见过,偏生被赵长卿迷的七晕八素!

若赵长卿真的嫁入楚家,哪怕她最后遂了心愿,恐怕一辈子也比不上赵长卿了吧!

只要一起到如此,赵蓉当真是一千个意难平!

☆、第124章

陈家长房长孙的洗三礼格外热闹,凌大姐一举得男,其婆婆陈大太太更是没口子的赞,“再没有比我这媳妇更懂事更贴心的了,这脾气,这秉性,阖家上下,满族亲戚,谁不羡慕我?”

陈三太太笑,“不说别人,我就羡慕大嫂羡慕的了不得。”她家里三个儿子,俗话说,子孝不如媳孝,深知娶个称心媳妇不仅是儿子的福气,更是做婆婆的福气。

陈大太太更是高兴,又奉承了凌大太太一套。

凌 大太太投桃报李,“我直说我这闺女命好,遇着亲家母这样的婆婆,并拿她做媳妇,只当个女孩儿疼。”凌大太太自己没儿子,深怕闺女只开花不结果这一点随了自 己,自从凌大姐有了身孕,凌大太太没少烧香拜佛保佑闺女一举得男。如今闺女果然生了儿子,凌大太太身心舒畅的同时也算计着去庙里还愿的事了。

女人们说的热闹,陈三太太瞧见赵长卿,笑对凌氏道,“有些日子没见,你家大姑娘更出息了。”女孩子长大一天一个样,当初凌大姐成亲时见还是小孩子,如今很有些亭亭玉立的娇美模样了。

凌氏笑,“小孩子一个,在家也是个淘气的。”

陈二太太问,“不知大姑娘十几了?”

凌氏笑,“过年就十四了。”

陈家三房,长房陈大老爷最平庸,在衙门里做书吏。好在有亲弟弟做司狱的陈三老爷的面子,陈大老爷贵在老实,家里有能干的媳妇,日子也过得太太平平。陈家二房是经商的,虽不是大富,也颇有家资,故此,陈二太太的打扮也颇是华丽。

陈二太太不着痕迹的打量了赵长卿一回,看赵长卿眉目出众,举止从容,尤其发间一支小雀头钗,点翠镶宝,自雀喙下垂下一串滚圆米珠,极是华丽。陈二太太颇是意动,只是与凌氏不熟,不好直接打听人家姑娘婚配与否。但,陈二太太忖度着,明年才十四,想必是没人家的。

洗三礼大家都添得丰厚,很是给凌大太太与陈大太太面子,中午吃过酒席,纷纷起身告辞,唯凌大太太与陈二太太、陈三太太留到最后。

凌大太太是又看了回闺女和外孙子,这才告辞了。

陈大太太陈二太太陈三太太瞧着丫环婆子把残席了,妯娌三个坐着说话,陈二太太此方问,“大嫂,今天来的赵太太,就是咱们大郎媳妇的姑妈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