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_分节阅读_275(1/2)

“这世上,谁还没有被伤害过?哪里还值当大惊小怪。”苏先生淡然浅笑,并不多提从前,笑道,“明天要去承恩侯府,幸而做了几件夏衫,明天你也穿得光鲜一些。”

师徒两个默契的讨论起明日赴约的穿衣打扮与准备见面礼的事来。

第二日用过早饭,便坐车去了承恩侯府,时间拿捏的不早不晚,极是恰当。承恩侯府虽显赫,好在师徒二人都见过世面,还不至于叫人小瞧了去。

自门口下车,换了软轿,一路乘软轿到二门,已有穿戴体面的嬷嬷相迎,引二人到了一处三进院落。这院子宽敞而致,一草一木都恰到好处,正房门口有穿青衣的小丫环侍立,排场并不大,却给人一种有底蕴气派的感觉。

赵长卿想,听说宋家封侯并未几年,想来在治家上的确是下了大工夫的。

听到回禀,戚氏出门相迎,握住苏先生和赵长卿的手,眼中满满的笑,“早想请先生和长卿过来,偏生我们刚回来,家里事也多,一拖二拖的就拖到了今天。”

丫环献了茶,大家互问了好,各自入了座,赵长卿说起夏文赵长宁各自回乡的事,戚氏笑道,“夏叔叔和阿白回乡倒无妨,以后在翰林院做官,咱们离得也近,见面也便宜。就是听说阿宁也走了,福姐儿她爹直道不巧。”

赵长卿笑,“纪大哥,不,宋大哥定是惦记阿宁去西北军任职,有许多话想叮嘱他。”

“可 不就是这样。当初福姐儿她爹打仗时,我每天晚上提心吊胆,只是不说罢了。如今回了帝都,好在不用再过那提心吊胆的日子。我实在没料到阿宁会想去西北军,他 虽是三榜进士,好好谋个文差,以后慢慢升迁不难。”戚氏笑道,“我这话还没说,只告诉福姐儿他爹阿宁要去军中任职,福姐儿她爹便高兴的了不得,直念叨着要 找阿过来说打仗的事。偏生这些天没空,待打发方成过去的时候,阿宁已回了边城。”

赵长卿笑,“我也没想到阿宁会想去打仗。”不过,人各有志,赵长卿并不反对赵长宁的选择。

苏先生笑,“阿宁真正明白。”

三 人说起话来,熟络亲热一如往昔,一时宋家的一群小家伙们就到了。屋子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唯有福姐儿、腊哥儿、满哥儿是熟的。戚氏笑着介绍,小家伙里,辈份 最高的是家里小叔子宋嘉谧,年纪比福姐儿还小三岁。还有两位堂兄弟家的孩子,另外有一位秦家小公子唤秦衡的,比福姐儿还要大一些,活泼兼具礼数,小小的面 孔已有些英俊的轮廓,他自我介绍,“我在家族排行十二,先生和夏太太叫我十二就好,平日里峥叔也这样唤我。”

福姐儿只管抿着嘴笑,秦十二做作老成的一揖,对赵长卿道,“夏太太,我听宋大叔说你武功高强,连轩辕弓都能拉开,着实令人敬仰。”

赵长卿笑,“十二公子客气了。”

秦 宋两家关系复杂,秦家大家长——已经致仕的秦老尚书是宋侯爷春闱时的座师,原本两家关系极是亲密,子弟亦有来往,拿宋嘉让宋嘉诺来说,他们与秦峥秦嵘兄弟 是自小到大的同窗好友。不过,两家交情在数年前嘎然终止,至今唯有秦峥可自由出入宋府,秦十二是秦峥养的族侄,借了秦峥的光,时常来往宋家,与宋家第三 代关系熟络。

秦十二是久仰赵长卿大名,听说赵长卿来了宋家,特意来见识见识。他其实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偏生到了跟前又不知要如何开口。他是宋家的客人,贸然唐突宋家的客人,何况又是女眷,不符合他做人的哲学。

福姐儿见秦十二欲言又止,笑道,“夏婶婶,十二哥特意来瞧瞧你是不是有三头六臂。”

此话一出,孩子们纷纷笑起来,秦十二并不羞恼,反是一笑,道,“我听福妹妹说夏婶婶武功盖世,就想来开开眼界。”

如秦十二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正是要面子的时候,难得心事给福姐儿说破亦不见恼意,赵长卿觉着秦十二小小年纪颇有心胸,心下喜欢,笑道,“哪里有什么盖世武功,你宋大叔战场杀敌,才是真正英勇。”

秦十二聪敏无比,已听出赵长卿的客气,他有些遗憾,不过很知进退,并不再追问,一笑道,“我也很敬仰宋大叔。”亦不再说赵长卿武功的事。

赵 长卿并不是爱显摆炫耀的性子,不过,她十分喜欢孩子,尤其秦十二这样明进退的孩子,小小年纪已经有了一些风度,说话学着大人的模样作派,很是可爱。赵长卿 便从荷包里拈出锭小小的金元宝,她三捏两捏便捏了支如意簪出来,递给秦十二,“雕虫小技,送给十二公子赏玩吧。”

秦十二确定,他此生头一遭见这等功力,激动的了不得,忙作个揖,道了谢,郑重的起来。

其实,人人皆有双份的见面礼,唯秦十二多一支金簪,依秦宋两家地位,孩子们不至于对金银之物格外青眼。秦十二依旧珍视而欣喜,孩子们离开时都忍不住对赵长卿投之以惊奇仰慕的目光。

赵长卿由衷的喜欢小小人儿那种特有纯净软糯,目送他们离去,方回头笑道,“真叫人喜欢。”

戚氏笑,“要是觉着好,自己也生一个。”

赵长卿道,“我也盼着呢。”

戚氏想他们成亲三年赵长卿尚无孕息,忙劝道,“这你也别急,你想一想,自你们成了亲,这经了多少事。自边城南下回蜀中,再由蜀中千里北上到了帝都,夏叔叔也由秀才考到了进士。心神,你们也顾不上。再者,儿女上头,也是天意,当有时自然就有了。”

苏先生笑,“我成亲五年方有的阿白。”

赵长卿自知二人的好意,一笑道,“我是太喜欢孩子,不过,这也是急不来的事。”

戚氏默契的不再说孩子的事,笑道,“说到阿白,他是今科探花,又未曾婚娶,生得那般俊俏模样,如今不知多少人打听他的亲事呢。先生可得有心里准备,说不得近日必有媒人上门的。”

苏先生笑,“我跟长卿刚置办了宅子,怎么也要将宅子拾好再说他的亲事。不然,本就是贫寒之家,若无立锥之地,哪里好说娶亲的事呢。”

戚氏笑,“先生太谦了。俗话说的好,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阿白自有才学,不要说先生家里不差银钱,就算一无所有,凭这满腹才华,也娶得名门淑女。”当初请苏先生上门教导福姐儿,也是如客卿一般的礼数相待。

苏先生是再通透不过的性子,笑,“怎么,听大奶奶的话,似要给阿白做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