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记_分节阅读_294(1/2)

苏先生笑,“子非鱼,焉知鱼之意?”

郑妙颖道,“别提这个了,因陛下回护永安侯,父亲气了好几日。要按我父亲说,早该夺爵才是。”

“只看他这样迅速的料理家宅,永安侯便不是没决断的人。何况,李大姑娘婆家也不差,可见永安侯平日里自有交际,哪里是说夺爵就能夺爵的。”赵长卿道,“就是李老太太这等刁人,没能惩治一二,才是可惜。”

郑妙颖笑,“李二老爷、李三老爷皆被罢官,究其由头,都是自李老太太而来。若不是她欺人太甚,永安侯夫人都忍了这些年,断不会翻脸决裂。如今这般,已是报应。何况经此一事,永安侯府子孙离心,更是报应。”

苏先生亲自烹茶。

郑老太太尝了道,“我是个粗人,你说这茶与往日在家吃的也没啥大差,味儿就是不一样。”

苏先生笑,“这里的水好。”

郑老太太道,“山水养人哪。”

郑妙颖笑,“这处宅子不仅离落梅泉近,往南走不远,还有一处小湖,里头养着莲花,如今景致正好。一会儿咱们去瞧瞧。”

原本说好一道去瞧莲花的,偏生午间喝了些酒,郑老太太郑太太都是上年纪的人,用过饭便去歇着了。苏先生亦不禁酒力,也去歇了。安置好了三人,郑妙颖与赵长卿结伴去看莲花。

郑妙颖说路不远,也走了小半个时辰,郑妙颖道,“山里人少,也寂静,这里临着圆心庵,湖里的莲花就是圆心师太打发人种的。”

赵长卿道,“这位师太倒是文雅。”

郑妙颖悄声道,“圆心师太原是二皇子妃,后来在庵里修行。”

赵长卿也知道一些帝都旧事,道,“我听说二皇子妃出身韩家。”

“对,礼部李尚书因春闱事致仕,师太就是现今礼部尚的长女。”郑妙颖感叹,书香名门之女又如何,二皇子早已就藩远去。

两人说着就到了湖边,不想竟早有人在,那人一袭玄衫,负手而立,身量高而瘦,只能看到小半个侧脸,已足够惊艳。赵长卿对郑妙颖使个眼色:监察司林随林大人。

林随素有名声,在朝中同郑大人为在监举子的事吵过一千八百回,那些人仍旧没有放出来,郑大人如今提起林随就火冒三丈。既然林随在,两人便打算离开的,林随听到动静回身,道,“惊扰了。”

郑妙颖客气道,“是我们惊扰了林大人的雅兴。”

林随的眼睛在两人身上一掠,道,“郑姑娘也来赏莲花吗?”

郑妙颖道,“是啊。”

林随道,“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要我说,这世上没有比莲花再虚伪肮脏的东西了,明明出自臭泥之中,偏要作出一幅高洁之态,没的叫人恶心。”

林随说完便离开了,赵长卿道,“林大人这是说谁呢?”

郑妙颖道,“这谁知道。”

赵长卿笑,“我都打算走了的。”

郑妙颖道,“林大人这样厌恶莲花,肯定不会多呆。我倒喜欢莲花,秋天结出莲篷来,莲子可以煮粥,就是莲藕也能多许多菜色。”

赵长卿笑,“嫩莲叶也可以煮粥,莲叶茶喝了清热解暑,于身体有益。”

“对了,我们摘一些荷叶回去,晚上做荷香糯米鸡,味儿一定好。”

这半湖莲花绽于山中,两人没大观赏,倒说起菜色来,且越发兴浓,高高兴兴的采了许多亭亭碧叶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前面公主的排序弄错了。宋皇后生的是九皇子与五公主,德妃生得是八皇子与六公主。

☆、第218章

夏老太太的寿辰,苏先生并没有亲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