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文豪_分节阅读_82(1/2)

张岳笑容灿烂,就差没得意的摇头晃脑“哈哈”两声。

众官员捂着胸口。

好吧,你熊的。你了不起,你得意,你要不完。要是我有这种弟子,我估计尾巴会翘的更高。

余柏林一通上下左右王八拳,成功让反对者偃旗息鼓,调整阵型,准备下一次反攻。然而皇帝陛下是不会给他们机会的。

余柏林嘴上战斗力爆表出乎了皇帝陛下意料,但皇帝陛下之后的安排也是算无遗策的。

开过小会的重臣和得到过他们授意的下属,终于从余柏林舌战群臣的惊讶中回过神来,开始为余柏林摇旗呐喊,支持余柏林奏折中所写举措。

其实刚才反对余柏林的人,只有极小一部分是真的迂腐脑残到反对余柏林所指定对属国策论。大部分人,是为反对而反对,单纯嫉妒余柏林或和余柏林有仇。

至于余柏林什么事都没做,怎么就有仇……反正总有看不惯他的人。连金子这么美妙的东西还有人嫌弃他俗气呢。

至于剩下一小部分,则是皇帝陛下安排的托而已。

这群托上蹿下跳极尽脑残之言,一边活跃朝堂气氛,给人一种朝堂言论自由的感觉。一边贯彻一个“脑残粉顶一百个黑”的至理名言,让想置身事外的中立派都看不下去,纷纷撸袖子下场帮掐。

所以现代网络上那些忠装反反装忠的套路,都是咱华夏老祖宗玩剩下的了。

只是这群托也被余柏林打懵了,一时间忘记了自己是反派阵营,很快就被带着一起出谋划策了。

余柏林心中鄙视。当托一点也不专业,皇帝陛下下次肯定不会让这几个人当托了,侮辱反派的智商啊。

余柏林虽然有些黑,但是朝中大臣们,那是更加的黑。

毕竟余柏林对这个时代知之不多,又悠闲了好多年,完全比不过这群每天厮杀在不见血的战场的大臣们。

所以这群人一个一个的建议提出来,让余柏林背后都有些发凉。

他不由反省了一下。

大概作为穿越者,即使他再调整心态,还是有些自视甚高。特别是六元及第,进翰林院后又顺风顺水,让他心中更加有些膨胀了。

现代人的确有许多古人比不上的优势,但仅从情商智商而言,古人也不比现代人差。牛人走到哪都是牛人,和这群大佬玩心眼,他得提起十二分心思。

还要他误打误撞搭上了皇家这艘大船。若他一步一步从毫无根基的寒门进士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要爬到现在这地位,不知道要爬多少年。

今后,一定要更加小心谨慎才是。

文官这边绞尽脑汁从历史中找典故,力图把从古至今能坑人的计划都找出来。武官这里也不甘落后。

这晖朝虽然文臣武官还是有摩擦,但单从能力上来说,两者几乎重叠。那真的是文官上马能杀敌,武官下马能作诗。

谁把武官当没脑子的莽夫,那他一定真没脑子。

文官从文上面坑,武官自然也要炫耀一下武力。

这时候封蔚就站了出来。

他提出了阅兵式。

余柏林眼皮子跳了跳。

果不其然,封蔚提出的阅兵式,的确是他曾经无意间说过的。不过封蔚显然已经拜访过其他武辅武官,大家一致拿出了一个符合晖朝国情的阅兵式计划。

不过统一服装,排队列,走齐步什么的,都是有了。

皇帝陛下也早就听余柏林说过阅兵式。

阅兵式虽然也有花,但是比起狩猎、比起演练,花要小得多。也就是力花的多,时间花的多。

而且看起来更有面子。

皇帝陛下是赞同的,文官也觉得又节省又颇有面子,十分好。

不过当封蔚提出,这建议是余柏林最先提出,希望让余柏林参与进阅兵式的计划之后,文官齐刷刷的看向余柏林,那眼神啊,充满着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叛徒!

第68章

余柏林此刻心情是崩溃的。

在这个时期,文武官的界限还是有点鲜明。最主要一点,就是不能捞过界。

也就是说,除非皇帝陛下亲自点名,不然文官不会去抢武官的活,武官也不会去抢文官的活。换句话说,叫各司其职。

当然,若是紧急时期,文官投笔从戎的也不少。不过现在较为和平,武官都是够用的。实在用不着文官去占个位置。

余柏林参与阅兵式一事,若是余柏林主动争取,那么该怒的是武官,文官们只是笑话一下余柏林这不符合潜规则的行为而已。但这次却是身为武辅的德王开口,并且看其余武辅和居首位的武臣表情,他们不但知晓,而且还是赞同的。

余柏林作为文状元,难道和武辅勾搭上,要去武官那边了?早听说余柏林和德王感情好的文臣们顿时怒了。

不过看着余柏林那震惊中带着迷茫的小眼神,文臣们悟了。感情这件事余柏林不知道啊。

难道是武臣要抢人!

文臣们瞬间开始脑补了。

余柏林是个人才,毋庸置疑。看着皇帝陛下和几位辅政大臣的态度就知道了。以皇帝和阁老们的态度,是把余柏林往内阁大学士方向培养。

再来,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是讲究一点玄学的。历代状元郎都被称作文曲星下凡,说是有神力护体。而余柏林这种六元及第的少年状元,在他们心中大概已经不是文曲星的分身,而是文曲星本身了。

就和皇帝陛下点名要余柏林得这个六元及第的名,作为他开启盛世的吉兆一样。余柏林这身份,在大部分人心中,也代表一种玄乎其乎的东西,比如气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