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观察病历_分节阅读_18(1/2)

阳光、风、樱花的花瓣还像之前一样无声渗入这里,赵彬的吻仿佛只是一个春日的梦。罗铭遥手脚发软,怔怔地靠在墙上,缓缓抬起手,触摸自己湿润的嘴角。

这件事很快被赵彬压在了心底。倒不是因为他薄情,主要是急诊科太忙,他暂时没有空去整理自己或者去关注学生的感情问题。

下午快下班时候来了一个女学生,艺术学校的,人很漂亮,挂急诊主要是因为下午的神经内科专家号已经没有了。

“医生,我是三年去开始出现的癫痫发作,”女学生说道,“今年开始在c大附院看病,一直挂的王主任的号,上次他跟我说过,这个药吃了不管用可以加另外一个药。”她从包里拿出自己吃的药还有之前的病历本,“我昨天晚上发了一次,本来今天想挂他的号,但是挂他的号太难了,我今天跑了一天了,没挂上。我怕今天还会发作,我就挂了急诊。”

赵彬对这种情况是比较郁闷的。一个慢性病的药物调整是很个体化的事,病人的想法是我随便找一个医生就能指导我调药了,被随便找来的医生感觉却是从头开始搜集资料制定方案。而且,这个女生是个癫痫发作,属于神经内科的问题。神经内科的病在临床上是完全独立于内科的,癫痫更是专科范围的疾病。突然来找急诊医生调药,谁接手都觉得很难搞。

赵彬算是很有经验的急诊内科医生了,先打开病历系统问清楚病史。“发作是什么样子?”他问道。

女学生说起自己的病还是很坦率:“倒地,全身这样抽。”她比划了一下动作,“都是别人告诉我的,我发作起来什么都不知道。”

“每次发作持续多长时间?”赵彬问。

“我妈说基本上抽就是一两分钟,”女学生回答的非常顺,这些问题她都不知道跟医生说过多少遍了,“我自己醒过来可能要将近十分钟。”

赵彬把病历仔细写好了,然后把药拿过来看。女学生吃的是“左乙拉西坦”,据她所说,神经内科的王主任告诉她这个药现在她已经吃的足量了,如果发作控制不理想,最好是联用其他类型的抗癫痫药。赵彬觉得很头疼,病人目前没有发作,更不是持续状态,让神经内科老总来会诊不合适,但他来做决定怎么调整药物又不太有把握。想了一会儿,决定还是求稳妥,打电话去问神经内科住院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