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_分节阅读_176(1/2)

而且学前班上课时间比幼儿园还要早一个小时,糖豆还在床上呼呼大睡,芸豆跟豌豆就已经积极的起了床,主动洗漱之后,等着栗阳给他们梳头发搭配衣服。

栗阳的审美跟叶家比起来简直高了一个珠穆朗玛峰!

叶逢海不会梳小辫儿,叶逢河更是喜欢把各种花花绿绿的颜色往孩子身上堆。栗阳怀疑糖豆那种喜欢顶一脑袋小卡子的审美就是遗传了叶逢河,要知道他可是了好大的力气才把糖豆审美纠正过来,最明显的就是糖豆现在不卡各种小卡子了,而是改成了一个小发卡,把一脑袋毛茸茸的卷发都争气的卡上去,露出神的小脑门。只是穿小裙子这个还暂时改不了,山上风大,厚一点儿长一点儿的小裙子才好遮住糖豆穿开裆裤露在外面的小屁股蛋儿,不让白嫩嫩的小屁股被晒出高原红。

栗阳的新一窑白泥陶出来了,果然出现了不少品。

白泥烧出来的柴窑发蓝泛绿,自然的釉色上面还带着漂亮的冰裂纹路,杯底还浮现出一圈圈紫罗兰的颜色,用茶水养了几次,淡紫蓝绿在杯中飘荡,让整个杯子变得异常漂亮。

叶逢河把栗阳搭配出来的茶壶公道杯和杯子按照一套套的拍了照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很快就有人询价,没过几天几套品杯就都卖掉了,给栗阳赚了一大笔钱。

剩下的稍微差一点儿的杯子也陆陆续续的被人买了回去,就算不送人,自己平日里喝茶把玩也是一个不错的入门杯了。

那些烧裂的变形的杯子则被叶逢海拿去种了多肉。他们家的多肉种类越来越多,有不少加了他们微博的朋友就是喜欢他们家养出来的多肉,每个月都能卖掉百十多棵。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好歹是一笔入,而且也是一种宣传手段。因为那些包装箱上面,都被叶逢海盖上了叶家客栈的油戳,就在最明显的地方。每个箱子里还放了一些小礼物,有的时候是一小包茶叶,有的时候是一个普通的柴窑杯子,有的时候则是家里自己晒的香橼干或者茉莉花。这些小礼物甚至比正品还要受欢迎,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流量。

叶家每个人都忙碌着,叶逢河还招了一对做饭很好吃的夫妻俩,安排住在蓝莓地的宿舍里。这夫妻俩姓王,都是四十多岁,黑瘦黑瘦的。丈夫学过厨艺,妻子则擅长做各种家常菜。他们原本是在镇上的一个饭店里打工,但是饭店因为某些原因要改行,辞掉了一批人。夫妻俩正好看到叶逢河的招聘传单,二话不说就上了山,直接在厨房露了一手,被叶家留了下来。

两名新的厨师解放了虹,也让叶妈妈省心了不少。

王大厨平时里就给客人做饭吃,王大姐则给那些帮工的工人做饭,两个人互不干涉,把厨房整理的井井有条。当叶逢河得知他们还有俩闺女在打工的时候,就考虑着能不能让他们闺女也上山来。

反正都是打工,给谁打不是打呢?而且一家人聚在一起,总比分散在四处强。

不过现在还都在观察试用期,除了手艺,他更看重的是人品。

九月刚过了没多久,山上又上来了一个人。

这个人不但带了大包大包的各种种子,还带了两大车的树苗。

虹和王栋冯莹莹看见这个人都惊呆了——“欧教授???”

前面开路的吉普车上下来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男人,看上去也就三十锄头,个头高大,一身黑色的风衣显得肩宽腿长。虹说这是他们学校搞农业的教授,四十多了。但是只看这一身打扮,完全看不出来这位教授是个种地出身的。

“打扰了。”欧教授跟叶爸叶妈握了手道:“我想在这里住上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可以不可以?”

“可以可以!欢迎!”叶爸叶妈看见欧教授的样子,比看见程家施家还要惶恐。毕竟在他们心里,程家施家都是做生意的“而已”,可是眼前这位是教授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