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妃在上_分节阅读_113(1/2)

剩下的话,他并没有说完,不过骆怀远却了解了他的意思。

福建这处多为山地,农耕不行,又地处沿海地带,因海禁不能与其他小国通商,渔民也失掉下海捕捞的生存途径,自然是不能和江南重镇相比,如若不是近几年寇乱有燃向江浙等地的迹象,朝廷也不会重提开海禁之事。

想必这会儿,江浙等地必不若谢懋说的轻松。

想到这里,骆怀远开口道:“小侄这次来,也是想和谢世伯告辞的,小侄预备去苏杭等地走上一趟。”

谢懋皱起眉,“又何必如此匆忙,这一路必然不会太平,何不等寇患稍微平息一些,再行出发?”

骆怀远洒然一笑,“等寇患平息,小侄再出发就迟了。”

“你这是?”

骆怀远倒没有再继续打太极,“小侄想去看看这几处的桑蚕业与生丝如今状况如何,苏杭等地多为种桑,既有海禁又有寇患影响,生丝价必然很低。此时看似廉价,再过些日子却不。”

谢懋失笑道:“哪怕你大肆购生丝,又能所赚几何?”这点差价他却是不放在眼里的。

“那如若小侄手里有一样新型织机,原本每四五日才出一匹绸缎,用了新织机却是能缩短一半时间呢?”

“此话当真?!”生丝是不值钱,可生丝织成锦缎就不一样了。

骆怀远只是笑却不答,又道:“如无意外,大约年下结果就要出了,是时诏令颁发约是秋季,过得一冬,开年必然外商蜂拥而至,时机不对,就算有蚕无物可吃也吐不出来丝,如若市面上并无大量生丝可购,您说这绸缎丝罗从何处来?”

谢懋眼中异光连连,急道:“朝廷的织染局不可能没有存货,还有江南各大商贾。”

骆怀远洒然一笑:“小侄的野心不大,能小赚一笔即可,既然能窥得先机,就算是送到手上的横财,不嫌少不嫌少。”

是不嫌少,可也没人嫌弃银子扎手。

以骆怀远一人力量是薄弱,可要是再加上自己呢?福建境内虽多从江南几处采购生丝,可本地也是有许多桑园的。

很多东西经不起往深处想,再想着这陈世侄口中所说的新型织机,可不是日后财源滚滚?

就知道老公爷派了这么个小子来,没那么简单,果然如此!

“世侄既然到得我处来,公爷又有托付,自然是要多多帮衬的。不知世侄所说的新型织机可是为真,能否让世伯开开眼界?”

骆怀远露出满意的微笑,“当然可以,只是长途跋涉不方便携带,只带了图纸,世伯可否找个能让世侄信任的工匠?”

“那是自然没有问题的。”

**

有了一个好的开局,剩下的事情自然再不为难。

谢懋派了心腹随同骆怀远一起去了江浙一带,大肆购各地的生丝,甚至连市面上的一些价廉的下等丝绸也未放过。

这期间,谢懋往京城去了信,镇国公才知道发生的整件事情的始末。

他早知晓那个小子不是个简单的,却没想到动作居然如此之大。明明那封手书只是些简单的照应之语,怎么就发展成了让谢懋误解?不过镇国公也是了解谢懋的,素来老谋深算,没有一定的原因,他不可能会上杆子凑上去。

再看看信中所讲诉,镇国公苦笑,别说谢懋了,连他都不心动。

要知道这可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哪怕是时机并不是那么准,以如今这会儿的价格,再往后搁搁,也至少能翻上一倍不止。

早说了,没人会嫌银子扎手。

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家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去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家就敢于冒着绞首的危险;而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家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更何况也没有到那么严重的地步,不过是将钱放进去,过些日子再拿回来,便是许多倍的增长。

骆怀远就是这么□□裸将所有谋算都放于人眼前,想不想踏进来,那就看你自己选择了。

镇国公会如何选择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