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妃在上_分节阅读_253(1/2)

这也是为何他会留了严郅这步后招,就算谢懋那边也不成了,他还可以自己先小打小闹的慢慢来。

谢懋并未让骆怀远失望,也许他本来骨子里就是一个投机者,也许这些诱惑让他并不能抵抗,没多久他便给了骆怀远答案,与此同时也往京中去了信。

镇国公到信后,看完之后将信给了沈鼎。

沈鼎略显得有些担忧,“父亲,这谢懋——”

镇国公浑不在意的挥了挥手,“咱们撇清,不代表也要让谢懋那边也撇清。”

“那玄儿和祁儿那边?”

镇国公笑得意味深长,“那是小辈儿们的交情,与我们无关。”

沈鼎了然的点点头。

“瑶儿那边,这些外面的事就不要告诉她了。那小子也是个聪明的,懂得我们的意思。”

“这是自然。”

说出此言,就代表沈鼎会交代沈二夫人,不要将福州那边的事告诉沈奕瑶,就让她认为女儿女婿在云州那边,小日子过得还不错。

☆、第149章

==第149章==

有了谢懋的加入,事情会发展的比想象中更为容易一些。

三方各自分头进行,由严郅负责打听铜料来源与托人大批量购,谢懋的事情则要更多一些,不光要派手下之人协助严郅,还需找手艺湛的工匠、筹建作坊以及铜钱材料比例等等,而骆怀远事情负责相对要简单一些,那就是命手下之人集铜钱运来福州,或者命下面再往上交每月红利不要用银锭子或者银票此类,而是通通换成铜钱。因此给手下之人增加了很多负担,自是不提,首先运送就是一件极为麻烦之事。

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骆怀远到福州的时候,不过是六月,转眼已经是入冬了。

福州的天气哪怕是冬天也是极为暖和的,与云州那处根本不能比,在云州此时已经要穿大毛衣裳,在这里也不过一层夹衣足以。

第一批将铜钱运送出去的货船已经回来了,效果让谢懋等人非常惊喜,仅仅是拿出去换一道手,就换回了等价近乎三倍的白银回来。然后便是命人将白银分散各地换了铜钱,再度聚集到福州来。

因这时的交通运输并不是很发达,并且集铜钱也极为麻烦,这个过程差不多须得两三个月不等。也就是说类似这种买卖,他们一年也不过只能做四五次的样子。

即使四五次也足够人惊喜了,因为这完全是横财,是暴利。

另一边,铸造的工匠已经到位,早已开炉造出了母钱,并试验着各种不同的比例的铜钱,看哪一种质量最好并与市面上流通的最为接近。

其实私铸铜钱的自古以来都不少,但由于朝廷所铸造的铜钱里头铜含量都是卡得比较确的,多一分私铸只会亏本,少一分钱币的质量太差,老百姓也看得出这次私铸的,并不太认这种私钱的帐。所以目前大熙境内并非没有私铸铜钱的,但是极为少,因为其利润并不高,还要冒着被抄家砍头的风险。

见识到直接从境内运送铜钱出海,换取白银所得到的暴利后,谢懋很疑惑骆怀远为何要如此大的力气,去海外购铜料,并运回来再多一道手工私铸钱币。

骆怀远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通货紧缩的意思,只能打了一个最简单的比方。若是他们将市面上大量铜钱都罗一空,要知道大熙穷苦老百姓还是非常多的,其平时交易俱是铜钱,没有铜钱使用的情况下只能以物易物,再严重点就会造成需要用更高一等的白银用来交易,是时‘钱’的购买力会大大降低,‘钱’就会变得不值钱。到时候就算他们换回来大量白银又有何用,等于白功夫,最好的情况就是保持一种稳定平衡。

这个道理谢懋倒是听懂了,也明白这种暴利的买卖是要适可而止的。最合适的方式就是在海外找到一个稳定的铜源,是时将别人多的拿过来是最好的方式。因此他特意关注哪儿有铜矿,暂且不提。

很快便临近了年关,骆怀远必须回云州了。

将手里所有的事交付给严郅谢懋等人以及自己的心腹,与众人道别之后,骆怀远便急急赶往云州,希望在新年之前能赶回去。

与严嫣分别了近半年的时间,不是没有思念过,只是明白此时的分别是为了日后能更长久的在一起。平日偶尔的鸿雁传书,早已满足不了他饥渴的心灵,在启程的这一瞬间,骆怀远归心似箭。

***

另一边,云王府那处。

骆怀远不在的这段时间,严嫣过得十分无聊。云王府外务内务各处的机构分工极为明确,大家都有条不紊按章办事,其实平时是没有什么事需要她来处理的。

闲暇下来,她便开始将心思放在了梅香与依云依梦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