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妃在上_分节阅读_293(1/2)

这其间自然不乏萧家在其中动的手脚。要知道那可是皇太后啊,少了一个皇太后对萧家意味着什么,哪怕是十岁小童都能明白其中的干系。

无奈这是先皇留下的遗诏,包括不封萧皇后为母后皇太后也是先帝遗诏中决定的。再加上京中明眼的大臣不少,自然不会搀和到其中来,萧家能鼓动的也就是那些抱着伦理纲常不丢的老迂腐。

不过这些老迂腐还不少,这些日子着实在朝堂上吵得沸沸扬扬。

有别于朝堂之上的纷扰,严嫣这里可是充满了喜悦之意。

无他,皆因沈奕瑶有孕了。

沈奕瑶之前便有孕了,因着年纪过大,怕胎儿不稳,没过三个月并未往外面传出。尤其沈奕瑶又是老蚌怀珠,更是让她羞于告知他人,尤其是告知女儿。要知道自己外孙都懂事了,外祖母居然有孕了,着实让她有种羞愤欲死的感觉。

幸好,她自己内心也是喜悦的,再加上齐然自从知晓她有孕,偌大一个汉子成日里紧张兮兮的,也让她有种别样的甜蜜。其实在沈奕瑶心里,她也是想为齐然留下一丝血脉的,这个男人为了她一直未娶,身边连个侍候的通房都没有。成亲后,两人也为此事讨论过,她言不由衷提过此事,齐然断然回绝,更让沈奕瑶甜蜜之余生了想为他诞下子嗣的心思。

看似沈奕瑶怀孕只是个意外,实则暗地里她没少调养身子,也没少偷偷拜过送子娘娘。

这件事整个沈家连同回京的严嫣两口子俱是知晓了,大家高兴之余,不有些担心沈奕瑶的身子,要知道如今她年纪可是不小了,年纪大的妇人与年轻妇人生产自是不同,出意外的几率要大了许多。

严嫣送来了不少补身子的药材之类的东西,沈家人到处打听哪里有通妇人生产的医婆,齐然也在外面命人打听诸如此类事,一大家子为了这件喜事忙前忙后着。

这期间,朝中的争吵也有了结论。

新皇景帝一直是个很沉得住气的人,坐视大臣们为了自家事在朝堂上争吵了大半个月,期间他一直未发表任何意见。

朝中如今大抵分了三派,一派是抱着伦理纲常说事的老迂腐老顽固们,似乎不封萧皇后为母后皇太后,天下便再也没有纲常,世道就会一片大乱。还有一派似乎在与景帝辩驳,他们的主要言论是为三纲五常,大抵意思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先帝即是君,又是父,还是夫。既然如此,为何不听先帝的呢?新君是想尽孝道,但他不能有违君命与父命,你们又何必拿着伦常来指责皇上。

甚至上纲上线扯到萧皇后,说她若是不听先帝遗诏,硬是要当了这个母后皇太后,便是有违夫命。

总而言之天天扯皮,不得不说这群大臣们个个战斗力十足。

还有一派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派了,一直不发声不发言,看着这两派闹腾。

再大的事,下面人吵翻了天,上面人不发表意见,久了也会没意思的。

见此,景帝终于说话了,大抵的意思就是既然你们吵不出个所以然,那么就照着先帝遗命办吧。

一锤定音!

由此众人才明白,新皇哪里是没主见啊,明明是有主见。

等你们吵得不吵了,他再说话,又拿着先皇压人,谁还敢说个不字?敢再有提出异议者,一句话便堵回来了,你们争了这么久,都没有个所以然,就不要说我刚即位便专断独行了,更不要说我不讲孝道,连你们都争论不下,作为事情的中心点,我的为难也是可想而知。

见了新皇的态度,再联想到萧家那边的情况——

萧家势大,出了个前皇后,再来个皇太后,新皇的即将册封的皇后也是萧家的,估计任何一个皇帝都不愿自己后宫有两个位高权重的萧家女人吧。

其实不光皇帝不愿意,很多大臣也不愿意。

稍微有点政治嗅觉的大臣,都不敢再发声。是时被人扣上一顶居心叵测动摇国之社稷的大帽子,谁也担不起这个。再加上景帝态度坚决,连萧家人都不敢在此时冒大不韪了。

事情一定,便好办了。

册封前皇后的圣旨立马传下来。

萧皇后被封为太妃,因身份特殊特加了一个‘皇’字。可再怎么加,皇太妃与太妃又有何区别,区别就是皇太妃听着比太妃好听一些。

与母后皇太后更是不能比了,皇太后是皇帝的母后,是需敬着的,是可以住慈宁宫享受整个后宫乃至皇帝皇后参拜的,是举凡国有大典,位置在皇帝其上的……

萧皇太妃与萧家的各种怨念自是不必提,萧皇太妃一夕之间便老了不少。

前皇后册封诏书一下,之后便是陪孝纯帝而去的许贵妃之事了。

先皇的遗诏是贵妃追封为后,并以皇后的身份同葬。可自己却没有下这封后的遗诏,而是让新皇来做,也不知道是何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