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花开_分节阅读_104(1/2)

枇杷笑道:“石三,阿敦,你们刚从岗上下来?怎么不去歇一会儿?”

“先来练一会,吃过飧食再歇着。”

枇杷虽小,但在军中时间亦不短了,与怀远军将士相当熟悉,特别是这些随着玉进忠入京的,每一个都能叫出名字,大家亦与她相当亲近,在家中并不以玉小姐称之,而习惯叫她玉小将军。

而玉家所带军士平日的训练、防卫等事务玉枇杷也参与其间的,因此便笑问:“这些日子加了岗,大家累不累?”

“不累。”

“小将军放心,大家都懂得现在家里有事,自然更用心。”

枇杷笑道:“我自是放心的,只是现在人手少,担心大家太累。”

“这哪里算累,我们都是跟着将军和小将军守过营州城的,那时几天不睡觉不也将突厥人挡住了!”

提到守卫营州,枇杷也会心地笑了起来,当时突厥人围城时根本顾不上睡觉,只要鼓声一响大家就要上城墙。所以突厥人一撤,她回到家里就睡着了。同时她心中又升起了一股豪情,突厥人都不怕,难道还会怕一个宦官吗?将手中的□□一挥,“我们比试一回!”

军中人最常在一起切蹉,枇杷之邀自是寻常,便有人拿起武器笑应“来!”

好在,枇杷并没有忘记王淳,又向他道:“你向后退一些看看,回去正好向老夫人说说我家练武场的情形。”然后才挽起裙子与那军士战到了一起。

接着又有练刀练剑的,枇杷或在场上,或在下面观看,并与王淳点评,“我们家虽然没有深宅大院,但是安全防卫上却最有信心,也最不怕田令攸暗地里下黑手。”

王淳当然知道,先前玉伯父军械库丢失军械祖父遇刺时,玉家就加强了防卫,即使真有人想对偷偷玉家人不利,以玉家的防卫完全能够应付,除非调动大军,但在京城中如果能调动大军便不是小事了,田令攸也不能有此权力。

非但如此,祖父和祖母也必然会接玉家进自家的。

如果那样,自己就与枇杷朝夕共处了,也许就会有机会把心里话对她说出来。可是,王淳懊恼地想到,其实他是有与枇杷朝夕共处的机会的,但那时他并没有珍惜,以至于他们的关系慢慢走到了现在这一步。

甚至,就是自己现在将自己的真实心意向枇杷全部坦白,恐怕枇杷也不会信的,她一定以为是自己是出于内疚之心或者祖父祖母之命。

王淳轻轻叹了一口气,便回道:“我见王家的防卫其实都不及你家,只是王家府第高大深远,具备先天的地利。”

“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枇杷说着又指指在练武场上的军士们笑道:“但地利又不如人和嘛!”

就这样王淳果然按祖母的吩咐在玉家的练武场看了许久。

与此同时,屋子里的几个大人正在商量他们的事情。听到杨夫人决定把枇杷送到道观,而永平公主不但赞成,还让玉真观下枇杷,老大人和老夫人沉默了许久才说:“毕竟是出家修行,恐怕枇杷会受些苦。都是十六娘鬼迷心窍、节外生枝,才出了这样的事情。”

杨夫人拉住老夫人道:“事已如此,不必再多想。现在永平公主已经派人与我们家说,要送枇杷到玉真观,还说过两年一定让枇杷还俗回家,我想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老大人和老夫人便坚定地说:“待一两年后,我们把枇杷接回来,两家再定亲。”

☆、第124章 王泽来访

玉小姐将要出家修行的消息一经公布出去,田家的媒人果然不能再上门了。

毕竟永平公主已经在皇上面前告了田家一状,田家要强娶大臣之女,竟然将女孩子逼得出家修行。舆论风评对田家也非常不利,他们只能就此罢了手。

枇杷穿上娘帮她新缝的道袍,天青色的棉布袍子边上镶了宽宽的绉纱白边,将头发简单地盘成一个髻,只插一根青玉簪,脸上一点脂米分也不用,拿着镜子照了照,不由得笑道:“娘,我觉得我穿道袍似乎更好看呢。”

可不是,枇杷本长得清新大气,脱了红妆,换上简单的道袍,举手投足间落落大方,越发显得风清月朗,竟有几分似传说中超凡脱俗的小道童。

一家人不由得哑然失笑,但是真到了将枇杷送到了玉真观的时候,又恋恋不舍起来。

玉真观的现任知观原本亦是京城一介贵女,因有永平公主的嘱托亲自见了玉家人,又在大殿内为枇杷主持了简单的出家修行仪式,在为她取道号时沉吟了一下,亦知她不可能真正永远留在道观修道,便道:“不如依旧就用你的小字枇杷就好。”

枇杷赶紧点头,“是。”她很喜欢自己的名字,如果硬是要改成什么清虚真悟之类的,想来自己听起来不会太适应。

知观见她面带笑容,双眼黑白分明,纯正干静,似乎对于将要在道观的生活并无确切多少愁容,心中暗道“还真是个小女孩!”便又说了些观里的规矩,枇杷又一一应了。

知观因受了永平公主的吩咐,对玉家格外客气,将他们请到了侧殿的会客室,又吩咐了小道姑为枇杷单独安排一个小院,日常杂事也一一关照到,然后单独留玉家人离开了,“你们先说说话,再让孩子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