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花开_分节阅读_127(1/2)

枇杷让阿鲁那持勺给每人分下一份鱼和干粮,大家也都默不作声地吃了下去,准备出发。可就在这时,王夫人却向为她盛鱼的阿鲁那道:“多盛一点!”

阿鲁那却根本不理她,已经转身向下一个人走了过去。

王夫人声音高了起来,“我让你多盛一点!”

枇杷急忙赶了过去,“王夫人,大家都不够吃饱,没有多的了。”

王淳也从老夫人身边过来,“娘,你不够吃我的吧,我不饿!”

“我饿点没什么,”王夫人委屈地说:“我是给你多要一点,你是读书人,去探路走了两天没歇着,多吃点有什么不对吗?这鱼还是你抓回来的呢,又背着走这么远的路,脸也擦伤了,你可是出身琅琊王氏……”

谁都心疼儿女,娘就是自己没舍得吃鱼却都喂给了守礼,还是自己硬把自己的一块鱼塞进她的嘴里。可是枇杷还是听懂了王夫人潜在意思,她不只是觉得王淳与自己去探路很辛苦,更觉得他是名门世家的公子,身份就比大家高,所以什么也不应该一样。

经历过王泽对自己的轻视,枇杷对于这种自视颇高的门第之见非常反感,所以并没有客气,“我们玉家军的规矩就是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就是我爹和我哥哥们出征时也与大家同吃同住。今天既然大家与我们玉家军在一起,就要按我们玉家军的规矩办事!”

王夫人本就为自家人竟然与这些最下等的兵卒们一样的待遇非常不高兴,现在听枇杷这席话更是气噎,王淳赶紧拉住王夫人,“娘,祖母恐怕不舒服,我们过去服侍她吧。”说着扶了她走了。

老夫人又说了王夫人两句,只是没有太大声,而杨夫人也叫了枇杷回去,悄悄说她,“那是长辈,你怎么能在大家面前给她没脸?她又不是为了自己,心疼儿子也是常情。”

“既然是长辈怎么能去逼阿鲁那?我才不管她有脸没脸。”枇杷又低声给娘讲道理,“现在,我带着大家去找老大人和爹,一路上事情肯定少不了,如今不立下规矩,将来怎么能令行禁止?是以一碗鱼汤是小,规矩是大。”

道理自然是女儿有道理,但是将来女儿是要嫁到王家的,那时王夫人可就是她的婆婆,从来只听过婆婆给儿媳立规矩的,就没听过儿媳给婆婆立规矩的。

杨夫人叹了一口气,只得说:“枇杷,淳哥正是长身子的男孩子,肯定吃不饱的,你把这碗汤给他送去吧。”

“不行,这碗汤你怎么也得喝了!”枇杷向娘立起了眼睛,“我自然会照顾王家,可是先得看着你喝了汤。”

看着娘吃了点东西,枇杷就开始布置如何出去:谁走在前面,谁走在后面,抬伤者和老夫人的兵士怎么过岩缝,还有行装要再减,只要是太长太重的东西都要扔掉,大家最首要的任务是走出玉华山。

一切都安排好后,枇杷告诉王淳:“你在前面带着大家走,我和阿鲁那断后,估计着时间去追你们。”她要多留下一段时间布下疑阵,以期拦住王泽,给大家更多逃出去的机会。

“也好,我先带大家向外走,你随后就追上来。”

既然说好了,大家就要出发,枇杷伸手去拉王淳的手,她要将手里的一块干粮悄悄塞给王淳。就像娘说的,王淳正是长身子的时候,他跟着自己走了差不多两天,在这期间还一直主动承担着最累最辛苦的任务,一定很累很饿,自己非常感谢他,于是她把自己的干粮节约下来一块分给他。

可是王淳的手与枇杷的手相握时,却也想将手里的一块干粮塞给枇杷,两个人就这样怔住了。

“你!”

“你!”

在大家面前,很多话并没法说出来,枇杷便用力一推王淳,让他将两块干粮起来,可是王淳却用力将枇杷的手握住,那两块干粮也正留在她的手里。毕竟是男子,王淳的手要比枇杷大上一圈儿,于是枇杷便握住两块干粮被他留在原处。

看着大家都走了,枇杷与阿鲁那重新回到了石隙下转转,特别让上面的人看到他们,又检查了挡在路上那块巨石是不是还很稳固……

阿鲁那见要做的事都完了,就笑着把刚刚的铁锅端了过来,“枇杷,这是我的鱼,我一点也不饿,你吃吧。”

枇杷一笑,“我这里也有两块干粮,我们一起吃了吧。”

这时,就听王泽在岩洞另一边道:“枇杷,你们进来时带的粮食不多,现在是不是已经不够了?只要你同意,我立即就让人从岩洞上将干粮给你们送过去。”

阿鲁那告诉枇杷,“这两天他每隔半天就会来问一问,想来是算准了我们出不去了。”

是啊,如果自己真的出不去了,那么就算不屈服,到了最后饿得没劲了也只能被王泽抓回去吧。

但是,她已经找到了出去的路!枇杷心中充满了喜悦!而且大家已经悄悄地走了!再过一会儿,她也会离开这里的!

当然,这样的事一定要瞒过王泽的。而且枇杷是知道王泽的本事的,她想了想便过去道:“魏国公,你大约不知道,岩洞里有很多鱼,我们现在吃都吃不完。”说着便向阿鲁那大声说:“给我端一碗鱼肉来。”

阿鲁那与枇杷相互眨着眼睛笑道:“我也吃一碗。”

两人就在假想的几碗鱼肉中将手里可怜的那点东西吃了进去,然后又猛喝了几碗水,真就觉得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