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1/2)

王旦知临江县时,‘狱有合死囚,公一夜不寐,思以计活之。方五鼓,空中人喝直更速起,相公出厅,果斯须开堂门,升厅’

周必亦道‘起五更每日’

也就是在凌晨四点时做冠带出厅。

每日午休一时,到秋天后减半。

‘至暮’就结束工作了。不过有些勤勉的官员,会一直忙到漏下十刻(晚上10点)。

不过也有地方官因为公务很少,所以比较清闲,早早地就回家了。(《宋代地方政治研究》p6263)

2.设厅:州府长官听证处理政务的场所。也是每旬招待州府将校的场所。

3.便厅:在设厅之后,是长官日常处理政务和接待宾客的场所。设厅的使用频率比便厅低。

4.签厅:州府幕职属官会商政事、办公处理政务的场所。

5.州院/府院:是诸曹官共同议事的地方

6.谯楼:为一州宣布政令之场所

26皆出自《宋代地方政府行政成本问题研究》

第一百二十章

见狄青俨然一副乐傻了的呆样,陆辞忍俊不禁地揉了把他的脑袋,感叹道:“小小岁数便能这般自律自觉,求知若渴的,我除了你以外,也就见过一个朱弟是如此的了。”

换作是他,处于这岁数时,印象里就没干过几件好事。

——朱弟?

狄青缓缓地抬起下颌来,微微蹙眉。

因光线昏暗,陆辞并未察觉他细微的眼神变化,只道:“为了送我蟹子,你特意等到这时候?也不知你是怎么混进来的。”

话虽如此,陆辞因清楚眼前这狸奴,其实是只表面老实的机灵鬼,于是对他能在休衙后混进并无特意派吏人戒备的马厩来,并不奇怪。

被问到如何进来时,狄青目光游移了一瞬,犹豫着是否要扯谎,陆辞就已善解人意地错开了话题了:“你是趁同屋的学子睡着后,再翻墙出来的吧?”

狄青老老实实地点头承认了。

“亏你没被巡夜的发现,也没被人贩子拐去。”陆辞无奈地摇了摇头,随手提提沉甸甸的竹篓子,莞尔道:“看在蟹子的份上,我便帮你一回吧。下不为例。”

话一说完,他就极其自然地将蟹子篓挂在马背上,然后一手牵住狄青的。

狄青猝不及防地被握住手,反应过来后,心猛然漏跳数拍。

接着又似挨了鞭子的烈马般,一下蹦得老快。

陆辞没看到他赤红的耳根,只一手牵着他,另一手将马牵出了马厩,顺道把歇篓子挂在了它身侧。

它不安地挪动了一下,想将那古怪东西挣开,就被自家主人安抚性地揉了揉耳朵。

它鼻子里哼哧地喷出一口气来,也就消停了。

狄青亲眼目睹了陆辞安抚马儿的举动后,不知为何,只觉这一幕有些似曾相识……

陆辞暂时松了缰绳,好腾出一手来,就想捉住狄青腰,将人抱到马背上去。

结果却忘了几个月前就发现了的那茬——狄青瞧着瘦,却全是山上跑来跑去时锻炼出的肌肉,骨架子也不小,他又不是力气拔群的大力士,一口气自然是提不动的。

陆辞不动声色地将使力后、再次证明抱起失败的手回,问道:“你可骑过马?或是驴也行。”

他这马儿温驯,鲜少对外人展示出攻击性。

现在还正安逸地啃着从枝条上伸下来的一簇野果子,根本没看狄青这小豆丁。

狄青用力点头。

马太过名贵,狄家庄只得一大户有,根本轮不到他碰。

但驴车的话,还是帮爹驾过几回的。

陆辞满意了:“那我抱你起来,你好自己上马去?”

狄青瞪大了眼,猛然后退几步:“公、公祖。”

对上陆辞探询的目光,他不禁艰难地咽下一口唾沫,诚惶诚恐道:“不用抱的。”

陆辞默默地对比了下狄青和马背的高度,摇了摇头:“还是——”

话刚起头,狄青就双手搭在马鞍上,略微一使劲儿,整个人就腾空跃起,似一尾游鱼般在空中划开一道漂亮的弧度。

这矫健身影一闪而过,陆辞再眨了眨眼,就见到狄青稳稳当当地落在马背上了。

陆辞挑了挑眉。

这矫健身手,当初怕都能跟鸭王们一起捉蝗虫了吧?

陆辞天马行空的思绪,狄青自是无从得知的。

他虽是头一回跨坐在对他而言过于高大的马背上,能清晰感受到这匹马不耐烦的跺脚和甩尾,却一点也不慌乱。

……唯一能让他感到束手无策的,目前为止还只有陆知州。

就在狄青局促不安地瞎想时,陆辞也踩着脚踏,熟练地翻上了马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