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节(1/2)

将门出身的曹玮将军,多年来战功赫赫,是公认的深有谋略,也无法做到真正下场与那些个满口‘之乎者也’的文人一道作文,最后还得个魁首呀!

人有所长,必有所短。似狄青这般武艺逸群的,真正读懂背诵几本兵书,写得一些还算入目的文章,这就顶天去了,怎正儿八经去考科举,还考出个名堂来了!

一想到曾跟这么一位不得了的人物同起同居,一道训练多年,他们心里油然生出几分与有荣焉,比起不切实际的羡慕,更多还是感到骄傲、觉十足长脸。

万胜营的兵士们,相比之下见识要多上不少,加上曾与狄青近上许多,总体没那么惊讶。

他们多是武官家族子弟,打小不论是受父母逼迫也好,耳濡目染也罢,总归是念过一些书的。

家中子弟,也有弃武从文、下场赴考者,尽管远不及狄青摘得魁首来得亮眼,但偶也有雀屏中选者,并非那般罕见。

令别人津津乐道的狄青出身为寻常农家、这下可蜕变成了凤凰这点,更让他们不以为然。

出身归出身,但也不看看,狄青打小就被带在哪个身边,受的是谁的指点?

要论天下才气,怕还真没几个能比得上连夺三元,身边常伴知己无数的陆辞的!

更有说酸话者,忍不住私下嘀咕:陆辞曾任两回主考,又深得帝心,加上狄青前些年攒下未报的战绩,如此得天独厚……陆辞固然不敢在众目睽睽下做出徇私透题之举,然人心都是肉长的,何况是素来宠信陆辞的官家,不可避地会对其有所倾斜。

这些,可全是他们羡慕不来的了。

明眼人亦能看出,单是狄青自当年入军营来,每到夜里都雷打不动地捧书夜读,勤而不懈地练习作文的毅力……就注定了他定能把握时运。

狄青对投注在他身上的复杂目光,全然称不上在意。

不招人妒是庸才。而如今文武之间泾渭分明,朝中又盛行以文制武……

只要不是愚不可及的莽夫,看在前程的份上,都不可能公然与他作对。

他的满腹心思,都飞到前日到的诏令上了。

诏令发出时,那一万被临时编入禁军行列的兵马已然出发,如此算来,最多再要个十天左右,便将抵达。

想到马上要对这么一支未曾见过鲜血杀伐,倒是养尊处优惯了,浑身透着散漫傲气的花架子军……

狄青微微眯起了眼,露出个与陆辞极相似的神色来。

领这支禁军前来的将领,他还刚巧认识:正是不甘只承叔父种放庇荫、在制举初开时毅然下场,最后位列榜眼,仅次于他名下的种世衡。

不过,他全部心思历来都放在公祖身上,并未对种世衡有旁的关注。只依稀记得那人身量不高,但颇为壮实,模样生得粗犷,还是个大嗓门……

应不会太难相处才是。

狄青漫不经心地想着,有条不紊地做着接这么一批烫手山芋的准备。

十天功夫一晃而过。

当他得到城门卫兵的报信,道人已携诏令赶至时,对种世衡的印象就又好上了几分。

由京师行军至此,只用了短短十余日,可想而知的是中途不曾有多的逗留,单看态度,就摆得很是端正了。

狄青略一整装,风风火火地骑马去迎。

真正与种世衡重新打过照面后,对方果真是他印象中的模样,谈吐则是客客气气,一丝不苟。

狄青也投桃报李,将秦州大致局势做了简单介绍后,便把人领到刚刚扩建的营房里,之后除了派去几名心腹帮着安置外,就未多做干涉了。

他大致地看了眼因辛苦赶路、而一个个显得人倦马疲的这支禁军,未找到显眼的毛病,对种世衡的能力就又肯定几分。

旁的姑且不论,狄青决定先回衙署,派人着手筹备夜里设宴,为其接风洗尘之事了。

就在他跨入官署门槛的那一瞬,后头忽有一道被刻意压得低沉嗓音传来,隐约带笑:“狄通判请留步,这有新的信件,可要一读?”

狄青听得耳廓莫名一麻,在脑海略过‘颇耳熟’这一念头前,身体已先一步做出反应,骤然止步,旋即转过身来。

唤住他那人头戴帷帽,身形修长,举手抬足具是优雅,且因身着素袍,身上少了些许威严与锐气,却添了几分温润与亲和。

这——

狄青双目睁大,嘴愣愣地张开了,脑子里却一片空白,只眼睁睁地看着对方走近,一时半会竟说不出任何话来。

陆辞不疾不徐地摘下帷帽,露出一张笑盈盈的、似会发光的漂亮面孔来,手上还很是正经地将那封薄薄的信递了过去:“信件在此,狄通判快下罢。”

直到粗糙的纸张被塞入掌心,狄青出窍的神魂才缓缓回归,头个反应,却是先狠狠拧了自己一下。

会疼,不是在做梦。

陆辞将他傻愣愣的可爱反应尽眼底,登时忍俊不禁,却不好在善意微笑着看戏的其他官吏面前表现出来,于是轻咳一声,正色提醒道:“刚分别不久,你莫不是就将我给忘了吧?”

狄青彻底回过神来,眼眸因惊喜而被点亮的同时,脸颊也一下变得绯红。

公祖怎来了!

一向冷静稳重的狄通判一下露出无措神色,误会了他面上沾染那抹绯色缘由的众官吏因看足了瘾,为避招来‘报复’,便嘻嘻哈哈地散去各忙各事了。

到底顾忌身处大庭广众之下,狄青劲全身的定力,才克制住将心上人紧紧涌入怀中的冲动,磕磕绊绊道:“公、公祖是如何来的?”

“这还需问?”陆辞正欣赏他的激动模样,故意曲解他的问题,答非所问道:“自是骑马来的,天气不好时,还换乘了车。”

狄青一时语塞,半晌才压低了声音,直接换了问题:“……这回,能留几日?”

陆辞笑了,正儿八经道:“承蒙陛下看重,我将再往吐蕃一趟,商议结盟细约。且因这回的副使将由范弟兼任,加上筹备贺礼等事宜,少说也需半个月吧。”

狄青听到‘半个月’这三字,已是心法怒放,嘴角抑制不住地往边上咧:“好。”

陆辞微笑点头,再次催促道:“狄通判还不读读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