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_分节阅读_17(1/2)

夏阳没他那么多花花肠子,迟疑了一下就把自己那碗还没动过筷子的推给蒋东升,道:“我不小心做少了,你先吃我的,我再去煮点。”

蒋东升喜滋滋的接过夏阳的碗,慢条斯理的吃着,一抬眼就能瞧见夏阳在厨房里忙活。就那么点面粉,放在夏阳手里揉一会就成了劲道的面团,旁边的锅里已经煮好了水,带起些白雾似的水蒸气,蒋东升心里都暖了几分。

这几位昨天大鱼大肉的吃了一顿,这会儿吃点清淡的胃里也舒服不少。

霍明把碗筷放下,还跟蒋东升开了一句玩笑,“你算是捡着大便宜了,认的这个弟弟又能做衣服又能做饭的,真不赖。”

蒋东升面上挺得意,几口把碗里的面条吃干净了,又回头嘱咐胖子,“顾辛,今儿下午有空就给你姨妈打个电话,咱们赶紧去趟纺织厂,我记得北城区就有一个吧?。”

胖子顾辛答应了一声,笑呵呵道:“东哥你放心吧,你不说我也忘不了,我这还惦记着穿新衣服呢。”

顾辛办事利落,一个电话就搞定了。顾辛姨妈是京城计委的,跟北城区打了个招呼就让他们过去了。霍明他们有事要忙,也没再跟过去,把弄布料的事儿全部交给顾辛来处理。顾辛拍着胸脯保证了,甭管夏阳要什么布料辅料的,他都包了。

估计是在电话里没说清楚,等顾辛他们到了之后,北城区二轻局的局长,国营化纤毛纺织厂的党委书记、厂长都在那等着了,还以为是上头派下来的大笔买卖。

二轻局的局长认识顾辛,走上去跟他打了招呼,顾辛笑呵呵的喊了一声李叔叔,让局长脸上也带了笑意。他的职位跟顾家那几位可没法比,他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官,人顾家少爷能喊他一声叔叔,甭管怎么样,这都是卖他一个面子了。

顾辛跟他介绍了后面的几个人,李局长笑着一一上去握手,他在京城混了大半辈子,自然知道顾辛带来的这几个都是世界子弟。虽然其中那个最小的叫夏阳的男孩他没听说过,但是也看得出跟普通小孩不一样,也就额外多瞧了几眼。

“李叔叔真对不住,我没想到惊动了这么多人,我们就是自己进去转转,瞧瞧就成了。”顾辛给李局长解释了下,“用不了多少布料,弄点黑呢子料就够了。”

李局长想了想,道:“那好,我找个人陪你们一起进去,你们慢慢看。”

国营化纤毛纺织厂的厂长给找了一位技术人员,还有一位熟悉厂子情况的主任,让他们陪着一起进去。那几位也不知道前面走着的这几个男孩什么身份,不过厂长都再三叮嘱了要好好招待好,他们也不敢小看。

厂区很大,化纤厂区和毛纺织厂区是分开的,十几排的宽大厂房整齐分布,占了不小的面积。夏阳看了一会,觉得这里挺眼熟,最后还是看到院中那一棵粗壮的古槐,这才想起来。这片厂区几年后就拆迁了,搬到了郊区,这块地先是批给学校做校区,后来不知怎么又拖延下来,又改建成了商业区。

那时候蒋东升事业刚有几分起色,非要带着他去买字画,不知怎么的又跑来这里买了十几身的衣服,还差点被陈书青看到。他那时候年轻脸皮薄,不愿被陈书青瞧见,匆匆跑到外面去了。蒋东升找到天黑才从那棵古槐下面找到他,气得火冒三丈,一脚踢翻了所有的购物袋,还往树上踹了两脚,他也倔,梗着脖子不躲,落了一头一肩膀的树叶子……

随行的主任瞧见他们站在厂房的门口,一时也不知道是不是还要进去参观一下,从口袋里拿出几个口罩递给他们,道:“里面灰尘大,戴着这个吧。”

胖子顾辛听着里面的机器轰隆隆作响,一时也有点疑惑了,一边接过口罩,一边问夏阳,“我们还要进这里面看?”

夏阳摇了摇头,他现在对生产车间兴趣不大,便要求去存放面料的库房瞧一瞧。主任和技术人员有求必应,带着他们去了库房,连开了几间,让他们挨个进去参观,技术人员还在后边跟他们具体说了面料的特点,用的是多少股线的。

蒋东升拿过夏阳手里的口罩给他戴上,又顺了一把小孩的头发,道:“戴好了,库房里面灰尘也多。”

夏阳大半张脸遮在口罩下面,也看不出什么表情,又去跟技术人员提问去了。

这排最后两个库房里放着的是积压了的面料,清一色的都是的确良。技术人员给解释了一下,说这批的确良布料原本是8月份按指标赶工出来的,但是机器出了问题,大半的的确良布料印染的花色出了偏差,“我们又紧赶慢赶的弄了一批的确良出来,唉,就是这些可惜了,目前还没想好解决的办法,正跟上面领导汇报呢。”

技术人员说完叹了口气,连一路跟着的主任脸色也有些发愁。那个时候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大家普遍的都没什么私心,觉得让国家受到损失有些内疚。

夏阳过去仔细看了那些布料,白色的确良布料上带着少数黄褐色的斑点,而花色和条纹的布料摞放在一起,能明显看出印染的问题,他伸过手在上面摸了下,面料本身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库房里的布料都是放在木架子上保存,防潮隔湿,两个仓库的分量可是不少,这让夏阳心动了一下。

蒋东升看不出什么门道,在他眼里这些布料都差不多一个样,也没什么可看的,不过夏阳要看,他就在一边等着,难得的好脾气。

蒋东升不吭声,顾辛也不说话,笑呵呵的等夏阳看过一遍,然后才去找他们要用的那些黑呢子布料。这里的黑呢子面料明显要比外面供应的好一些,夏阳试了试手感,“这个做大衣挺不错。”

他这话一说就算是拍板了,顾辛顿时也瞅着那匹乌黑的料子顺眼起来,笑道:“那就它了!”

胖子手脚利落,蒋东升带着夏阳前脚刚到家,他后脚就给送布料来了。一整捆没拆开的黑呢子布料,就是刚才夏阳选中的那个,这料子也比蒋东升那件用的好,带着点光泽,手感也柔软些。

顾辛留下布料就走了,说不耽误夏阳开工,就是再三叮嘱夏阳把他那件做得显瘦点,胖子说的时候还有点腼腆,两只手来回搓着:“那什么,年前大礼堂参加舞会的人里,可有不少小姑娘呢!哥也想玉树临风一把……”

玉树临风可不是全凭衣服就能衬托出来的,夏阳勉强点头答应给他做得显瘦点,这就让顾辛很高兴了。

小楼里就剩下夏阳和蒋东升,空荡荡的房子走路都带回声儿。蒋东升百无聊赖地趴在沙发上瞧夏阳忙活,看着小孩一趟趟的来回跑,又拿剪刀又拆布料的,踏踏踏的脚步声让屋里显得不那么冷清了,一时嘴角也跟着向上翘了下。

屋里热,夏阳的棉鞋早就脱了放门口了,这会儿正穿着蒋东升的单鞋。这鞋子太大,夏阳走路都不利索,半拖半扛着那捆布料走的时候都差点被绊倒。

蒋东升过去给他扛起来放到一楼那个有缝纫机的房间去,别说,这么一捆布料还真的挺沉。

夏阳脖子上挂着米尺跟在他后面走,见蒋东升给他摆好了布料,便专心裁布去了。

他刚才已经按照那几个人的身材打好了纸板,这会儿布料多,用粉笔比着在布料上画出形状,一丝不苟的开始剪裁。冬天的衣服没那么贴身,霍明他们几个人身高又差不多,就是胖子的需要尺寸放宽,他手头归纳出的两个纸板足够用了。

夏阳上一世的时候为了哄夏妈妈高兴,跟着她学习过一段时间家传手艺。医生说心脏病人要哄着,说话也要细声慢气的,最重要的是不能伤心。夏阳便想尽了一切法子让他妈高兴,自己做什么都无所谓。

也正是最后学的这一门手艺,现在帮了大忙。夏阳在心里叹了口气,人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个时候,他那满腹诗书还真顶不了一个白面馒头。

蒋东升自己在客厅里呆着没意思,就搬了椅子过来瞧夏阳干活。他知道夏阳会针线,但是没想到夏阳还会用缝纫机,等瞧见夏阳似模似样的踩了几下缝纫机的时候,才笑着问了一句,“你还会这个?我还以为你要邮寄回去让阿姨给你做呢!”

“来回邮寄就得一个月,太耽误时间了。”夏阳把线调整好,因为布料是黑色的,一卷黑线也就足够用了。“而且我妈身体不好,不能让她太累了。”

蒋东升点了点头,他前段日子在夏阳家也瞧出夏阳有多照顾他妈妈,难怪他这么小就会这么多活计。“那要不去请个人来做吧?”

夏阳摆好了布料,头也没抬,“请人要花钱。”

蒋东升哦了一声,趴在椅子背上跟夏阳说话,“你以前常做?看着挺熟练的。”

“以前常看着我妈做,看多了,就学会了。”夏阳认真的对齐两片布料,沿着之前用粉笔画出的缝合线认真缝制。“做这个也没什么难的,背几个公式套用上去就行了。”

蒋东升一张脸都皱起来,“做个衣服还背公式啊?”他不爱学习,听见什么公式啊语法的就头疼。

夏阳看了他一眼,嘴角带了点笑意,也没回他。蒋东升琢磨过味来,凑近了点道:“你唬我的吧?”

“没有,真是这样,要做衬衣的话,领子和袖子都得仔细地打版,还得画图呢!其实跟数学差不多……”夏阳说话功夫已经将衣服的前片做好了,又拿过一只袖笼放在一边,准备链接起来。“这又不是做旗袍,没什么难的。这样的衣服打出版来,多做几件就熟练了,谁都能做好。”

蒋东升瞥了一眼那一捆布料,这回弄的可有点多了,四个人一人一身,也得不小的功夫,“那这些你别做了,你不是有版么?咱们花钱雇人做完得了。我瞧着这些布料还能做不少,到时候多做几件,卖出去,连人工都能赚回来。”

夏阳踩缝纫机的动作停了一下,他又想起了国营纺织厂库房里放着的那些半废的布料。如果那些布料能弄到手,赚的可比这多多了。

现在的确良是国内最火的面料,买布又还要凭票购买,能弄到点的确良绝对能赚钱。虽说那些布料染色出了问题,但也有办法处理,在制版上多下点功夫,拼凑好了便能遮掩过去。而且最主要的是,的确良现在是拿钱也买不到的东西,没指标,国营大厂根本不对外提供,但是今天看到的这些因为一些原因,恰恰就是“指标之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