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骄妃_分节阅读_54(1/2)

等到上灯时分,郭氏也没有回来,倒是有婆子回来送消息,因沈氏是头胎,生的难艰难些,郭氏只怕晚上要歇在王府了。

消息一出,整个杨家都紧张起来,王氏都忍不住跑到小佛堂里上了柱香,这女人生孩子如同进鬼门关,不论你是什么王孙公主,这命都交到了老天手里,万一有个闪失,一旁照顾的郭氏,就算是不会被问罪,也落不着好去,何况顾贵妃那性子,若是有个闪失,只怕第一个迁怒的就是杨家。

因为有前世的记忆,杨骄反而没有其他人那么紧张,这次沈骊君会顺利生下个小皇孙,郭氏也会带着宫里的大笔赏赐平安回来。

直到第二天天色微明,郭氏才有王府侍卫护送着回了侯府。

看着喜气洋洋全无一点儿倦色的祖母跟母亲,不说杨骄了,连王氏都不讶异,等颐寿院里的人都退去,王氏亲自挽了袖子服侍郭氏换洗,小声道,“太后娘娘得了曾孙,想来是高兴坏了。”

郭氏自然知道王氏想问什么,“噗嗤”一笑,“可不是么,不过啊,还有更高兴的事呢!”

“更高兴的事?这个王氏就猜不出来了,这顾贵妃得金孙,可是件有人气有人笑的事,于自家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喜讯,“母亲快说来听听。”

“骄娘,你可猜得到,昨儿个还有什么事?”郭氏有心考一考杨骄,向她笑道。

昨天昌王妃临产,郑皇后能表示下关心就不错了,顾贵妃又不出得宫,亲自过去坐镇的想来是太子妃了,杨骄脑中灵光一闪,“可是太子妃娘娘有喜事了?”

自己这个孙女儿,这脑子,郭氏呵呵笑道,“可不是么?太子妃娘娘原本要进产房陪着呢,可里头血气太重,我看着不对,帮着请了个脉息,没想到竟然得了这么个大喜事!”

多年未再开怀的太子妃有了喜,对于两宫来说,其他人生再多都要靠边儿站一站,而对于杨家来说,这个喜讯等于是给了和郑皇后修好的机会,省去了因为沈骊君诞下皇孙,郑皇后对杨家的迁怒,郭氏再累,浑身也是轻松的,“这自来孕妇是不见面的,我如何肯再叫娘娘在王府呆着?好在德阳公主也在,便做主叫人将娘娘送回去了,想来德阳公主立时往宫里送了信儿,听说大晚上的慈宁宫跟坤德宫都遣人往太子府去了。”

短短一日,皇家连添两桩喜事,而这两桩喜事的经手人都是郭氏,一时长兴侯府外的大街上各宫的小太监川流不息,从慈宁宫,坤德宫,再到长春宫,之后太子府,昌王府,各种赏赐如流水般涌向长兴侯府,将京城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长兴侯府。

“这太子府的赏赐也太厚了些,”一天的忙碌结束,王氏跟郭氏疲倦的坐在颐寿院里,细看那些礼单。

“你将这些,送到晴芳院去吧,”郭氏从太子府那摞厚厚的礼单中,挑出一张来。

王氏也注意到了这张单子,与通常的衣料,金银不同,这张单子上,全是些小玩意儿,甚至连什么蝈蝈笼子,泥人面塑风车都有,看到最后,居然还有一册宫藏的绣册?“娘娘真是太细心了,连骄娘的东西都想到了。”

“你真的以为这是娘娘的意思?”郭氏比王氏知道的多一些,看的自然更明白,她指了指那礼单上的字迹,“你看这字?”

“母亲您的意思?”王氏骇然的看着那张洒金礼单,太子府的赏赐,应该是一并准备的,礼单上的字迹估计是太子妃娘娘身边人所书,端正中透着股阴柔,而这张则不然,粗通文墨的王氏还是看出来这张礼单是男人写的!

见一向沉稳的儿媳都变了神色,郭氏心下多少有些得意,“你慌什么?只你知道就好,这次太子妃娘娘是服了我的固元丸,靖国公随份礼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关键是靖国公这份“随礼”只有杨骄一人的!王氏以手抚胸,“那咱们骄娘……”这两个月她们训练杨骄,也不过是希望她在最后的角逐中多一份胜算,可现在,有这份礼单,那杨骄等于比其他女子,先行了一大步了,“妾身这就亲自将东西送到骄娘院子里去!”

送走王氏,杨骄被眼前的一堆东西气个够呛!这算什么?当她是小孩子?看到什么泥人风车还会欢喜?这是真的将自己当成“师兄”了?啊呸,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凭什么在自己面前装大人?

“姑娘,您看,这风车的把子还是玉的,这风叶居然是银子打的,亏他们能打成这么薄,”青梅已经被手里的银风车给晃花了眼,小孩子玩意儿都能做成这样,也就太子府里才能玩得起!

其实杨骄的眼睛也被那套栩栩如生的百戏面人给吸引了去,可只要一想到若是自己表露出喜欢的样子,便中了周承辉的计,她就不得不板起脸,“小孩子东西,有什么好看的?你喜欢,拿去玩好了!”

“奴婢看看就好,”这可是太子府赏出来的,青梅哪里敢要,忙将那风车小心翼翼的放在博古架上,又悄悄看了一眼,才道,“奴婢将这套面人给您摆在西间去?”西侧间是杨骄平日读书写字的地方,青梅服侍杨骄久了,自然不会错过她的神色,心知杨骄嘴上不说,却是极喜那套面人儿的。

“你将面人儿跟绣样册子留下,其他的挑一挑,给遥哥他们送过去,对了,五嫂那里也送上一件,给将来的小侄子玩,”面人儿自己就当摆设了,绣册,几个嫂子现在也没功夫弄这个了,自己也就勉强留下了,至于其他?

杨骄瞟了一眼案上的玉制九连环,紫檀的鲁班锁,华容道,心里呸了一声,这分明就是把自己当小孩子笑话呢!

盛京人一生最讲究的就是两件大事:一是新生儿“洗三”,一是死去三天时的“接三”,而宫里最得宠爱的顾贵妃有了孙子,这“洗三”之记,自然是要大办特办的。

昌王府已经不像其他府邸,“洗三”这日多来亲朋,在顾贵妃的要求下,京城中泰半勋亲跟大臣都请到了。文臣们耽于颜面,何况又有亲王不得结交大臣的规矩在,真正到王府来贺喜的,也就跟顾贵妃“沾”亲的顾培正一系,当然,有愿意巴结皇宠不在乎什么声名气节的,也会遣了夫人带着女儿,过来攀个交情。

而勋贵圈子里除了家里有孝的,几乎都最倾巢出动,整个昌王府真真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般,昌王府门前的王府大街,几乎都被压断了。

“郭老夫人来了,”挂着长兴侯府辛夷花徽饰的马车一拐进王府大街,就有穿着体面的管事迎了过来,先隔着车帘给郭氏见了礼,“我家王妃特意吩咐小的,来给老夫人开路,”说罢上去亲执鞍辔,领着长兴侯府的车驾往王府侧门儿而去,而此时原在长兴侯府之前的马车,全部都避到一侧,给郭氏一行让路。

“这真是太过了,外人会怎么看咱们啊,”杨骄跟郭氏同坐一车,从帘缝里看到此景,不由皱眉道。

郭氏已经落了脸,冷哼一声道,“若是沈氏有一点儿念旧情,今天就不会把咱们架在火上烤了!”

看不懂的,会说昌王府知恩图报,看得懂的,会怎么想?杨家投靠了昌王?还是自己成了生婆子?抑或是,长兴侯府男人没用,全靠一个会生的女人支持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